舒彬
- 作品数:1 被引量:21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786例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1
- 2013年
- 本研究旨在观察及分析临床血小板输注的疗效。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786例患者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20-24 h静脉血中血小板数,计算血小板回收率(PPR),结合输注血小板后出血表现判断输注疗效,并根据病因、输注次数、输注的血小板种类及是否一次性足量输注对血小板输注有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786例患者总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52.5%。按不同病因分组的组间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白血病组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最低,与其余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组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最高。按血小板输注次数分组的组间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随着输注次数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逐步降低。按输注的血小板种类分组,浓缩血小板组(一次足量输注)和单采血小板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浓缩血小板输注按是否一次性足量输注分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病因和输注次数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密切相关;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可能性越高;单采血小板疗效明显优于浓缩血小板;浓缩血小板血小板是否足量输注与输注有效率无显著性相关。
- 杨眉罗洪舒彬安邦权夏世勤王茂玲
-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无效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