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甲川
- 作品数:26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原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浅谈美术的审美本质被引量:1
- 2010年
- 美术的审美属性是其本质属性,美术的审美关系是实现其目的、功能和作用的重要途径,当前的绘画创作中,审美性也同样制约并影响着美术的形式、形态的发展与创新。怎样来评鉴美术的美和审美,怎样建立美术正确的审美观和创作观,在当代建构和谐社会的宏观的审美进程里,值得重新审视、思考。
- 芦甲川
- 关键词:美术审美本质审美关系
- 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审美观念及其在当代绘画中的价值体现被引量:3
- 2015年
- 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的本体是一种观念形态,其所有的笔墨造型不过是通向审美终极的一个过程。中国艺术的审美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体的,其在审美本体、审美目的等方面与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美学同源共根,也可以说,中国历代的人物绘画都是一定社会审美思想的体现。但是,自近代以来,中国的哲学、美学与艺术渐行渐远,诸多画家与理论家多是居于画科之内来就画论画,研究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的审美观念及其在当代绘画中的价值性,无疑是对传统人物绘画理论的一个补遗。
- 芦甲川
- 关键词:人物绘画审美观念当代绘画审美价值
- 中国当代油画的创作形式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中国当代油画处在一个多元审美的创作体系之中,其形式观念变得越来越突出并成为一种亚风格化的审美倾向。长期以来,中国的油画家们不喜欢谈论形式,人们普遍认为创作形式是一种内容组构方式,属于技法范畴而非表现语言,忽视了其作为创作观念与思想的表现形态。系统分析中国油画的形式构成,必将对中国油画的发展与创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芦甲川蒋耀辉
- 关键词:当代油画
- 论“神、妙、能、逸”在唐代画评中的应用及对后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神、妙、能、逸"是唐代画评中提出的四个品第,是继"六法"后品评绘画的又一大法。自唐代始,传统绘画在画论中开始有了明晰的高下之别,使观者能一目了然。"神、妙、能、逸"的提出开蒙了后世评画论画的心法和规范,自唐至今仍被视为论画祖法,尽管现在的画界论评已脉象万千,但皆不出祖法之左右。
- 芦甲川
- 中西艺术对比下中国当代油画的风格构成被引量:2
- 2014年
- 中国当代油画实践已呈现为多样化的创作趋势,但并没有形成与之相关的多样化风格理论形态,严格地说,中国还没有系统化且明细界定的风格体系。中国油画一方面汲取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一方面又暗合着西方的风格理论,处在一个多元并蓄、各取所长的演进之中。在中国油画全面发展的今天,明细每一风格及风格下画家群体构成尤为重要,这既是当代油画学科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其理论、实践辩证发展的现实依据。
- 芦甲川
- 关键词:中西艺术当代油画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
- 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的“以形写神”再考
- 2015年
- 历代以来,"以形写神"论在中国传统人物绘画审美之中影响深远,其本是顾恺之在《论画》一文中所述的摹写要法,但后世绘画多将其奉为创作之法来释读引注,令其原意过度消隐。在发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对于影响甚广的史论,仍需要去正本清源,明其根由。
- 芦甲川
- 关键词:人物绘画以形写神风骨
- 由审美本体到价值本体: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路径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当代的油画创作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体系之中,各种技法形式互为交织,但又无明晰的风格界定,诸多画家既求同于创作观念的共识,又各以自我的个性为主导,画家群体长期以来处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状态之中。多年以来,中国油画一直在强调自我的审美本体,过于关注题材内容和画面意义的创作倾向,导致中国油画实践繁盛而理论不足。怎样建构中国油画的风格体系以及理论形态,有待深思。
- 芦甲川
- 关键词:价值本体审美认知油画风格
- 观察、理解、表现与精神主体的表达——浅谈对油画写生的几点认识被引量:2
- 2004年
- 在油画写生中,观察、理解、表现是构成其艺术形式的最基本的方法与步骤,三者的有机结合产生出作者内心建构的精神主体,即美学意识的物化形态。观察体现为整体、全面、统一的观察方法——把握画面大的整体色调,形成一个内心的表象;辨别、思维的观察方法——寻找物体之间大的色调对比,发现其联系;能动的观察方法——能动地借鉴于艺术载体来思考所要表达的艺术语言。理解是画家心像的产生过程,既从客观现实性到主观创造性的精神建构,用创造性的理解力和思维方式来刻画对象,使之由自然客观物象上升为所要表达的精神主体。色彩的表现和个性的表现是画面的重要组合,把握不同的色彩感受,利用色彩的对比作用,采用突出自我的表现手法,寻找独立的艺术语言。观察、理解、表现在油画写生中的正确运用,相互浸溶,最终构成画家所要表达的精神主体,即呈示给观众的画面情感形式。
- 芦甲川
- 中国当代油画家的群体意识与油画创作风格演变被引量:9
- 2013年
- 当前,我国的油画家群体处在一个多种形式与结构的组合之中,既有地域性、观念性和审美性的共性特征,也有着独立的创作情感定位和个性化的精神诉求,不同画家群体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指向促生了当今油画风格的多样性格局。本质上说,画家的群体意识决定了作品的风格走向,群体意识的分化是风格创新的基础,从画家的群体意识、创作观念出发来研究当前油画风格的多样性构成,将对中国当代油画风格的发展与演变起到积极的推助作用。
- 芦甲川
- 关键词:审美认知
- 浅谈中国艺术的文化渊源
- 2006年
- 中国文化有其伟大的渊源,可上溯为“儒学、道学、禅学”。而艺术同样受三种文化的影响,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与诸文化相系相生,延续千年。文化渊源的至上性在艺术体系中形成自我的美学价值——儒学、道学、禅学美学价值,同样,这三种美学价值和美学思想又建构和指导着艺术的形成和发展。
- 芦甲川
- 关键词:文化艺术儒学道学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