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树厚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企业
  • 5篇劳动力
  • 3篇市场经济
  • 3篇经济结合
  • 3篇劳动力商品
  • 3篇国有企业
  • 2篇人力资本
  • 2篇资本
  • 1篇担保
  • 1篇道德风险
  • 1篇隐性知识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帐户
  • 1篇职称
  • 1篇职称评聘
  • 1篇融资
  • 1篇商品论
  • 1篇社会保障
  • 1篇社会保障问题
  • 1篇社会劳动

机构

  • 10篇聊城师范学院
  • 7篇聊城大学

作者

  • 17篇苏树厚
  • 6篇张福明
  • 4篇徐刘芬

传媒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1篇中国流通经济
  • 1篇江汉论坛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经济科学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科学.经济....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聊城师范学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89
  • 1篇198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价格、工资、政策选择
1989年
世界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经了十年,现在已到了进行价格和工资改革的攻坚阶段。这种带有风险但又不能回避的改革,虽然不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最终总体目标,却也会影响中国经济改革的全局,维系中国改革的成败。因此,围绕价格、工资的有关问题作些理论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苏树厚
关键词:零售物价指数物价补贴价格改革工资改革
论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形式被引量:2
2000年
本文认为劳动力买卖就是人身买卖,只存在于奴隶社会或封建社会中。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形式是租赁而不是买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劳动力租赁理论付诸实践,能够激励劳动者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能够使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企业主人地位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张福明苏树厚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
一部全面透视社会保障问题的佳作——《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评介
2002年
苏树厚
关键词:社会保障
新时期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重新审视
2010年
我国农村原贫困标准确定方法中存在非食物支出偏低等问题,结果导致了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的低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贫困缓解的幅度。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农村新贫困标准虽然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具有合理性,但仍然存在没有考虑地区价格差异等缺陷。因此应以生活水平基本一致为原则,探索地区可比的贫困标准;在提高农村贫困标准的同时,也应大力贯彻落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苏树厚徐刘芬
关键词:食物支出长期贫困
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三个基本特征
1996年
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三个基本特征苏树厚,张福明,常洪金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是建立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因此,两者结合的基本特征也就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前,理论界对如何改革国有企业发生分歧,就是基于国有企业与市场...
苏树厚张福明常洪金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所有权约束市场经济原则所有制形式经营者
论马克思的企业性质和起源理论——马克思主义企业理论研究之一被引量:8
2001年
目前 ,研究者热衷于现代化企业理论的分析 ,而忽略了对马克思的企业理论的吸收、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来研究企业问题的。从生产力角度看 ,企业是协作的组织形式、价格机制的替代物、用劳动力市场取代产品市场的产物 ;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 ,企业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体现形式 ,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 ;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性质是资本雇佣劳动。企业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产生的直接原因在于其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企业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组织形式。
苏树厚张福明
重新认识雇佣劳动制
1995年
雇佣劳动制是社会生产的人力因素,通过劳动力商品交换实现与生产的物质要素相结合的劳动组织形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商品属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劳动组织形式仍然是雇佣劳动制。在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条件下的杜会生产主体不充分占有生产要素,是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广义条件。雇佣劳动制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交换不是劳动力买卖,而是劳动力租赁。雇佣劳动制本身并非天然具有剥削性。剩余劳动的剥削性占有根源于该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而不是雇佣劳动形式本身。
苏树厚
关键词:劳动力
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三个基本特征
1996年
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的三个基本特征苏树厚,张福明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是建立富有效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因此,要使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卓有成效,必须首先探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挤相结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特征。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并非所有...
苏树厚张福明
关键词:国有企业市场经济企业经济
个人退休金储蓄帐户担保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制模式。本文对社会保障个人帐户担保的成本、道德风险、融资问题进行了分析,不仅对我国是否应该实施个人帐户担保作出了回答,而且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苏树厚徐刘芬
关键词:个人帐户担保道德风险融资
劳动力商品论
1994年
劳动力商品论山东聊城师范学院苏树厚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为了揭露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第一次卓有建树地确立起劳动力商品范畴,并对它作过精辟地论述。无疑,这是经济学说史上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突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问世及其实践,特别我国近年改革开放不断...
苏树厚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论劳动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