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力 作品数:34 被引量:51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经济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品质提升背景下多方参与式既有住区规划实践和优化策略初探 被引量:1 2020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住宅建成环境品质逐渐向高质量、重参与的方向发展。城市中心区存在大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住区,目前来看其建筑使用功能及建成环境品质已经严重滞后,存在使用情况混乱、功能单一等实际问题。文章以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街道福寿社区为例,分析其现状存在的问题,把握品质提升这一改造重点,从多方参与的角度提出针对既有住区外环境品质提升的设计策略,寻求设计者、政府和居民三方共同参与的实践方式。 程磊 项文菁 苗力北方滨海丘陵地带古镇形态演变研究——以庄河市青堆子古镇为例 被引量:5 2018年 庄河市青堆子古镇是清末辽南黄海沿岸三大港口古镇之一,是北方滨海丘陵地带城镇的代表,其城镇形态的起源和丘陵地形及港口贸易紧密相关。本文以青堆子古镇为例,借鉴欧洲城市历史地图的分析方法,对青堆子古镇的历史地图进行当代转译,再结合当代地形图和卫星图,通过实地调研探究古镇的起源和历史演变过程,揭示北方滨海丘陵地带古城镇的人居环境特点,总结对当下历史城镇规划和更新的反思与启示。 李冰 耿钱政 杜楠华 苗力关键词:历史地图 营口城市形态演变研究 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是追溯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途径,是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梳理营口的历史文献和历史卫星影像图等信息,一方面总结营口在古代时期、近代时期、现代时期各主要历史阶段城市总体形态的演变历程:营口城市的形... 李彤 苗力关键词:城市形态演变 历史地图 “拉斯维加斯”和“新建筑实验室”——台湾省台中市新市中心发展中的两种空间现象 2002年 本文对台湾省台中市的历史和空间结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采用形态学的方法分析了新市中心的演变过程,着重讨论了台中新市中心区(七期重划区)过去10年中出现的两种特殊空间现象,并详细阐明这两种空间现象形成背后的社会因素,说明了城市形态是一个复杂、动态的演变过程。 Jyue-Huey Chen 苗力关键词:市中心 城市设计 容积率 住宅 基于社会调研的规划设计价值导向培养--以“商业空间认知与改造”课程为例 在城乡规划专业三年级的各类设计课程中,“商业空间认知与改造”题目可以使学生聚焦城市中心的商业区,认识城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很好地承担起学生从建筑学向城乡规划思维方式转变的过渡任务,因此该设计题目被我系长期沿用并不断改... 苗力 耿钱政 李冰关键词:高等教育 社会调研 城市空间失范素描 被引量:3 2001年 黄勇 苗力关键词:素描 城市规划 历史街区低碳更新研究现状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2025年 历史街区低碳更新为活化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新思路,也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基础,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低碳更新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更广,在内容方面更关注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强调公众参与,并以自下而上的更新方式为主;国内研究侧重对街区活力的提升,以政策导向、自上而下的更新方式为主。基于现有研究对历史街区低碳更新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探索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历史街区低碳更新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苗力 严桥 李冰关键词:历史街区 CITESPACE 法国里尔建筑与景观学校'历史城镇形态分析'课程教学及启示 uot;历史城镇形态分析及历史街区改造"课程设计是法国里尔建筑与景观学校五年级的专业设计工作坊之一.实地调研、分析研究、课程设计是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本文对这一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重点阐述了最具特色的实... 李冰 苗力关键词:教学实践 课程改革 连片成区模式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的应用--以井陉县中部传统村落片区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3 2017年 全国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区"于2016年落户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其独特之处在于以"连片成区"的模式开展保护规划。本文从井陉县传统村落区别其他传统村落的特殊性出发,就其特殊性论证了采用"连片成区"保护模型的必要性。结合保护规划,对"连片成区"模式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从资源立档、范围划定和保护措施三个方面完整展示了工作流程和工作要点。通过对井陉县传统村落的现场调研、访谈与考证,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提供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研究有助于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理论的研究,指导未来的保护性更新实践,并可作为其他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参考,具有示范性意义。 李娜 苗力 牛筝 崔寒辽宁省的明代卫城形态特征研究——以盖州古城、开原老城及兴城古城为例 被引量:3 2018年 作为明代边防"九边重镇"之首,辽宁地区在1371~1428年的57年间先后建造了12座卫城。文章在对明清及"中华民国"史料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对这些城市在明代的建设进程进行考察,并以保存较好的盖州古城、开原老城、兴城古城为具体案例,整体探究辽南、辽北、辽西3个不同区域在不同时期的卫城建造方式、空间形态、建筑特色之异同,总结出辽宁省的明代卫城的形态特点。 耿钱政 李冰 苗力关键词:卫城 城市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