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倩

作品数:9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血压
  • 3篇衰竭
  • 3篇慢性
  • 3篇高血压
  • 2篇端脑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心脏
  • 2篇血瘀
  • 2篇血瘀证
  • 2篇气虚
  • 2篇气虚血瘀
  • 2篇气虚血瘀证
  • 2篇瘀证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末端脑钠肽前...
  • 2篇脑钠肽
  • 2篇脑钠肽前体
  • 2篇老年
  • 2篇老年慢性

机构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三中...
  • 1篇北京昌平区中...

作者

  • 9篇范倩
  • 6篇鲁卫星
  • 5篇李秀珍
  • 4篇张秀静
  • 3篇邱明峰
  • 3篇杨承芝
  • 3篇刘暐
  • 1篇于欣
  • 1篇刘子旺
  • 1篇姜荣环
  • 1篇李蕾
  • 1篇赵海滨
  • 1篇金凤财
  • 1篇张福春
  • 1篇许立刚
  • 1篇胡大一
  • 1篇王威
  • 1篇刘梅颜
  • 1篇娄序笙
  • 1篇李冬梅

传媒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4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潜降颗粒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方药潜降颗粒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组加用潜降颗粒,疗程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行动态血压监测,观察2组BPV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2组BPV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对BPV各项指标的下降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2组均能在降压的同时保持原有的昼夜节律,均能显著降低清晨高峰期(6∶00-12∶00)血压;治疗组经潜降颗粒治疗后获24 h全程平稳降压,但夜间降幅较白天略低,对夜间血压降低较对照组小,因而治疗后夜间的血压谷相对变浅。【结论】潜降颗粒不仅有助于降压达标,亦能有效减少血压变异性。
张秀静赵海滨刘子旺范倩王威王帅
关键词: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血压变异性
丹红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规范化抗心衰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规范化抗心衰西药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d-1)治疗,疗程为28 d。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舒末内径[LVEDD(mm)]及射血分数(EF%)的结果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1)。治疗组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NT-proBNP浓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等多方面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在改善慢性心衰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上具有优越性。
范倩鲁卫星杨承芝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
N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CHF患者为观察组,另选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3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小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规范治疗,共28d。比较治疗前后NT-proBNP浓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各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NT-proBNP为(87±23)ng/L,观察组NYHAⅡ、Ⅲ、Ⅳ级患者(分别为27.40、13例)治疗后NT-proBNP浓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913±707)ng/L比(2657±368)ng/L,(3403±1003)ng/L比(6037±1742)ng/L,(6429±1348)ng/L比(8324±679)ng/L,均P〈0.01],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观察组治疗后LVEDD、LVESD和LVEF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9±9)mm比(53±8)mm,(33±9)mln比(39±10)min,(58±9)%比(53±10)%,均P〈0.01];③NT-proBNP与LVEDD及LVESD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40、0.694,均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52,P〈0.01)。结论NT-pro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DD、LVESD等有良好的相关性,NT-proBNP可用于CHF患者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
范倩李秀珍邱明峰刘暐娄序笙李冬梅张秀静鲁卫星
关键词:心力衰竭超声心动描记术
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抗心衰西药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等),疗程为4周。对比心衰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T-proBNP浓度以及超声心动图左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收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6.31%,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浓度、LVEDD、LVESD、LVEF%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范倩杨承芝李秀珍刘暐鲁卫星
关键词: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法
潜降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39例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潜降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高血压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抗心力衰竭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潜降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末端B型钠酸肽(NT-proBNP)浓度以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比值(E/A)]。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EDD、IVSD、LVPWD及治疗组LAD明显降低、E/A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LAD降低更显著(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收缩压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潜降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范倩张秀静李秀珍邱明峰鲁卫星
关键词:高血压病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合并心理问题现状分析被引量:41
2009年
目的心脏急症患者、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者合并心理疾患的比较。方法对298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128例、稳定性冠心病组108例、阴性对照组62例。分别在入院冠状动脉造影前、冠状动脉造影后3d、出院前1d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RSD)进行评估。结果ACS组患者人院时有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患者分别占65.6%(84/128),78.9%(101/128);随着治疗的进行,抑郁和焦虑的比例明显下降,出院时分别占45.3%(58/128)和64.8%(83/128,P〈0.05)。入院时,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比例分别为18.5%(20/108)和26.9%(29/108),对照组分别为32.3%(20/62)和25.8%(16/62),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比例在治疗过程中并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心理问题和冠心病共存在心内科常见,在ACS中更为突出。对于稳定性冠心病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应注意心理因素的影响。
刘梅颜姜荣环胡大一于欣范倩郑敏茹许立刚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抑郁焦虑
载脂蛋白B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载脂蛋白B(ApoB)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07例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ApoB是否大于980mg/L,分成ApoB升高组(n=44例)和ApoB正常组(n=6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临床随访,记录代谢指标,治疗依从性及心脏不良事件(再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死亡,缺血性卒中)发生情况。结果:ApoB升高组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高于ApoB正常组(40.9%与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入院时心功能分级,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冠心病治疗药物和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发现,ApoB升高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ApoB正常组(52.3%与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其中,ApoB升高组心绞痛发生率显著高于ApoB正常组(45.5%与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高载脂蛋白B水平是AMI患者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素,提示积极控制ApoB可能改善AMI患者预后。
刘暐李秀珍范倩金凤财李蕾张福春
关键词:载脂蛋白B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不良事件预后
老年慢性心衰证候分型与NT-proBNP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证侯分型与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亏(25例)、气虚血瘀(60例)、阳虚水泛(15例)3组。另取老年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比较慢性心衰各组及健康者NT-proBNP有无差异。结果:NT-proBNP数值在慢性心衰各组中按照阳虚水泛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亏证递减,慢性心衰各组间NT-proBNP较健康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T-proBNP与慢性心衰各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结合临床参考辨证。
范倩杨承芝鲁卫星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
潜降颗粒治疗新发高血压肝火亢盛证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潜降颗粒治疗新发高血压肝火亢盛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新发高血压辨证为肝火亢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压氏达)降压治疗,潜降颗粒组(40例)在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压氏达)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潜降颗粒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降压疗效以及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潜降颗粒组在中医证候积分、降压疗效以及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等多方面改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潜降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新发高血压肝火亢盛证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范倩张秀静邱明峰李秀珍鲁卫星
关键词:高血压肝火亢盛证动态血压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