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伟峰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结石性胆管炎的治疗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管炎的治疗。方法:选取122例结石性急性胆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和对照组(n=59),观察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乳头切开取石术(EST),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次治疗成功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结石性急性胆管炎具有单次治疗成功率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促进了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 钟志辉莫伟峰叶雪莲稽腾飞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
- 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修补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201例次)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03例次)和对照组(98例次),实验组在内环结扎的基础上缝合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对照组仅行腹腔镜内环结扎术。随访半年,对比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阴囊积液血肿、复发、睾丸萎缩、腹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情况。结果:180例(201例次)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复发率降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阴囊积液血肿、睾丸萎缩、腹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增加。结论:髂耻束及凹间韧带是腹股沟管后壁的重要结构,在疝修补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小儿斜疝,特别是内环口直径≥1.5 cm及年长患儿,其内环口周围腹横筋膜同样存在缺损,髂耻束及凹间韧带的缝合可修复或缩小内环口周围缺损的腹横筋膜。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在结扎内环口的基础上缝合髂耻束和凹间韧带更牢靠,可减少复发。
- 张子通赵曦莫伟峰万德培
- 关键词:腹股沟腹腔镜检查髂耻束
- 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髂耻束和凹间韧带在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内环结扎术,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缝合凹间韧带以及髂耻束,观察两组治疗情况与复发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P<0.05)。结论:小儿斜疝内环口周围腹膜横筋出现缺损,而缝合凹间韧带以及髂耻束则有利于缩小缺损部分腹膜横筋,在内环口结扎方案上应用此法更为牢固,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 钟志辉莫伟峰梁健涛叶雪莲
- 关键词:小儿斜疝髂耻束复发率
- 开腹手术与腹腔镜微创治疗急腹症的临床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将80例急腹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处理,观察组则给予腹腔镜微创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更早(P<0.05)。观察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为15%,并发症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25%(P<0.05)。腹腔镜微创治疗急腹症效果确切,创伤较小,且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钟志辉莫伟峰叶雪莲梁健涛
- 关键词:急腹症手术治疗开腹手术腹腔镜术式
- 23例胰腺损伤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6年收治的23例胰腺损伤患者资料。结果:Ⅰ级损伤6例,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3例,Ⅴ级1例;单纯胰腺损伤5例(21.7%),合并其它脏器损伤18例(78.3%),合并休克7例(30.4%)。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仅5例(21.7%);治愈20例(87%),死亡3例(13%)。结论:胰腺损伤早期诊断困难,剖腹探查仍是早期诊断胰腺损伤的最可靠方法;对怀疑或已明确诊断者宜尽早手术探查。根据损伤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并重视处理并发症,以提高治疗效果。
- 陈旭生莫伟峰钟志辉牛靖志周明德
- 关键词:胰腺损伤
- 生长抑素在腹膜炎术后的早期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促进胃肠功能及预防炎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将术前有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及术中发现肠管扩张、肠壁水肿的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12例)和对照组(199例),试验组术后使用生长抑素(奥曲肽)0.1 mg皮下注射,每8小时1次。对照组不用生长抑素。两组在基础治疗方面均相同,分析对比两组术后腹胀情况及平均肛门排气、禁食、住院时间。结果 411例患者均顺利恢复,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腹胀减少,平均肛门排气、禁食、住院时间均缩短,试验组未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对照组出现2例。结论生长抑素在腹膜炎术后应用可以减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和禁食时间,有利于快速康复。
- 张子通赵曦莫伟峰
- 关键词:生长抑素腹膜炎快速康复
- 腹横筋膜修补在开放TEP疝修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内环口腹横筋膜修补在开放TEP疝修补中的应用。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7例次)和对照组(106例次),试验组手术方法为分离出腹膜前间隙后修补内疝环口缺损腹横筋膜,再放置强生VYPROvyproII补片覆盖耻骨肌孔,对照组分离出腹膜前间隙后直接放置强生VYPROvyproII补片覆盖耻骨肌孔。随访1年,分析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及阴囊积液血肿、复发、睾丸萎缩、损伤腹壁神经等并发症。结果:185例(203例次)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复发率减少,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平均下床时间及阴囊积液血肿、睾丸萎缩、损伤腹壁神经等并发症并无增加。结论:腹横筋膜是腹股沟管后壁的重要结构,在疝修补中有重要作用,在开放腹膜后置网疝修补术中修补缺损腹横筋膜后可以减少疝复发。
- 张子通赵曦陈旭生牛靖志莫伟峰
- 关键词:髂耻束腹股沟疝腹横筋膜TEP
- 5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术式选择与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术式选择。方法:对5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A组,26例),肿瘤局部切除术(B组,14例)和旁路手术(C组,16例),观察三组患者的1、3、5年的生存率,并进行对比。结果:A组26例患者1年生存者22例,占84.6%,3年生存者16例,占61.5%,5年生存者9例,占34.6%;B组14例患者1年生存者8例,占57.1%,3年生存者5例,占35.7%,5年生存者2例,占14.3%;C组16例患者1年生存者2例,占12.5%,无3、5年生存者。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27、4.23、3.92,P<0.01);A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35、8.24、6.81,P<0.01);B组术后1、3、5年生存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5.02、13.42、4.23,P<0.01)。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的首选术式是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次为肿瘤局部切除术,而对于晚期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患者来说,使用旁路手术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
- 万德培梁健涛莫伟峰张子通赵曦
- 关键词: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肿瘤局部切除术旁路手术
- 腹腔镜治疗外伤性脾破裂51例报告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手术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为51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行脾切除术(其中13例于脾脏切除后脾片自体移植),2例行脾部分切除并脾蒂血管选择性结扎,13例行脾脏修补术,5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26±32)min,其中腹腔镜脾切除术平均(94±21)min,脾修补术平均(150±13)min。术中探查腹腔积血量平均(560±457)ml,脾脏修补合并肝脏破裂的患者于术后2周下床,脾切除未合并肝肾挫伤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平均(1.5±0.2)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2.0±1.3)d。2例脾切除患者术后当天出血,剖腹探查发现胃壁胃短动脉出血,缝扎后止血;1例脾静脉血栓经抗凝等治疗后缓解。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1年,未发现爆发性感染病例。结论:腹腔镜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但需要术前评估脾脏破裂及患者全身情况,并进行个体化治疗,必要时应果断中转开放手术。
- 张子通赵曦莫伟峰
-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保留脾脏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