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卫国

作品数:429 被引量:1,814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3篇医药卫生
  • 21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63篇结肠
  • 57篇肠病
  • 55篇细胞
  • 54篇炎症
  • 53篇蛋白
  • 49篇炎症性
  • 49篇炎症性肠病
  • 48篇肿瘤
  • 43篇胃癌
  • 41篇结肠炎
  • 40篇免疫
  • 39篇溃疡
  • 32篇溃疡性
  • 32篇溃疡性结肠炎
  • 32篇肠癌
  • 27篇直肠
  • 26篇基因
  • 26篇癌组织
  • 25篇结直肠
  • 25篇META分析

机构

  • 423篇武汉大学
  • 14篇黄石市中心医...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武汉大学医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咸宁学院
  • 3篇厦门大学
  • 3篇湖北理工学院
  • 3篇长江大学附属...
  • 3篇深圳市南山区...
  • 2篇长江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黄石市第五人...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426篇董卫国
  • 54篇张吉翔
  • 53篇罗和生
  • 41篇田山
  • 36篇刘少平
  • 34篇余保平
  • 25篇于皆平
  • 23篇吕晓光
  • 22篇廖斐
  • 22篇方春华
  • 20篇马静静
  • 19篇季梦遥
  • 18篇柳舟
  • 17篇朱俊勇
  • 17篇雷晓斐
  • 16篇李娇
  • 15篇郭绪峰
  • 14篇杨子荣
  • 13篇王静
  • 12篇孙晓敏

传媒

  • 56篇胃肠病学和肝...
  • 40篇临床内科杂志
  • 26篇中华消化杂志
  • 17篇疑难病杂志
  • 16篇中华医学教育...
  • 14篇武汉大学学报...
  • 13篇世界华人消化...
  • 13篇中国临床医生...
  • 11篇中国循证医学...
  • 8篇临床消化病杂...
  • 8篇中国全科医学
  • 8篇中国高等医学...
  • 7篇中国医师杂志
  • 6篇医学研究杂志
  • 5篇中华内科杂志
  • 5篇中华全科医师...
  • 5篇中华炎性肠病...
  • 4篇山东医药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4篇肿瘤防治研究

年份

  • 7篇2024
  • 21篇2023
  • 29篇2022
  • 19篇2021
  • 25篇2020
  • 17篇2019
  • 26篇2018
  • 22篇2017
  • 18篇2016
  • 19篇2015
  • 22篇2014
  • 24篇2013
  • 26篇2012
  • 23篇2011
  • 22篇2010
  • 20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15篇2005
4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组织芯片检测Dickkopf-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Dickkopf-3(Dkk-3)是具有较高Wn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活性的分泌性糖蛋白Dickkopf(Dkk)家族中的一员,至今对其生物学功能仍然不十分清楚。近来有研究表明,Dkk-3与一些肿瘤生长和进展中血管生长密度的上调显著相关。本研究通过在胃癌组织芯片中检测Dkk-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探讨胃癌组织中Dkk-3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
杨子荣董卫国樊利芳张玉
关键词:胃癌组织芯片检测组织芯片WNT信号转导通路癌浸润转移
去卵巢应激大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受体3表达及意义的探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不同卵巢激素水平对束缚应激刺激大鼠动物模型结肠组织 5 羟色胺受体 3(5 HT3 R)的影响 .方法 :2 4只成年雌性SD大鼠 ,随机分为 3组 :假手术 (Sham)组、去卵巢 (OVX)组、去卵巢加雌二醇 (E2 )和黄体酮 (P) (OVX +E2+P)组 ,每组 8只 .4wk后均予以束缚 1h应激刺激 ,观察大鼠排便和玻璃小球排出情况 ;并采用RT PCR方法 ,检测 3组大鼠结肠组织 5 HT3 RmRNA的表达 .结果 :去卵巢组较假手术组、去卵巢 +雌二醇 +黄体酮组大鼠排便量增加 ,玻璃小球排出时间缩短 (P <0 .0 1 ) ;去卵巢组与假手术组及去卵巢 +雌二醇 +黄体酮组比较 ,5 HT3 R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P <0 .0 1 ) ;去卵巢 +雌二醇 +黄体酮组与假手术组比较 ,5 HT3 RmRNA的表达减少 (P <0 .0 1 ) .结论 :卵巢激素在肠易激综合征 (IBS)发病中对 5 HT3
李天津余保平董卫国徐龙
关键词:去卵巢应激肠易激综合征
检测腹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Ⅳ型胶原酶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检测腹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IV型胶原酶 ,为临床腹水定性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各种类型腹水 ,采用ELISA法检测VEGF含量 ,用明胶酶谱法检测IV型胶原酶活性。结果 恶性腹水中VEGF水平为 ( 64 0 .74± 2 64 .81)pg/ml ,明显高于肝硬化腹水和结核性腹水 (P值均 <0 .0 1)。肝硬化腹水和结核性腹水不能检出基质金属蛋白酶 2 , 9(MMP 2 , 9) ,而恶性腹水MMP 2检出率为 87.0 % ,MMP 9检出率为 78.3 % ,且MMP 2活性高于MMP 9活性 (P <0 .0 5 )。结论 恶性腹水VEGF水平显著升高且IV型胶原酶阳性。VEGF、IV型胶原酶对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孙晓敏董卫国余保平罗和生于皆平
关键词:腹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流性咽喉炎的循证治疗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为1例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慢性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确定治疗方案。方法在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后,提出临床问题,从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1990-2012年)进行检索,收集相关高质量证据进行评价,并结合医生经验及患者意愿制定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9篇,Meta分析或系统评价2篇,非随机对照研究15篇。结果显示咽喉镜、食管测压及pH的监测在诊断反流性咽喉炎时比内镜更有价值。治疗应结合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酒,餐后2~3小时禁止平躺。选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效果优于H2受体阻滞剂,同时应加用促胃动力药进行治疗,维持阶段应采用递减法,治疗6个月后反流相关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采用循证的方法,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季梦遥董卫国许昱吕晓光张吉翔
关键词:反流性咽喉炎循证治疗
术前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价值被引量:21
2021年
收集1474例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水平的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B)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HR=19.29,95%CI 10.14~36.71,P<0.01)和无进展生存期(HR=23.94,95%CI 12.58~45.55,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术前CRP/PAB预测患者术后1、3和5年总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811、0.842和0.855,预测术后1、3和5年无进展生存率的AUC值分别为0.793、0.799和0.814。上述结果表明术前CRP/PAB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望成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新型标志物。
田山曹英豪廖斐郭颖韵李娇董卫国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预后炎性指标
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FAPα)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结肠腺癌组织中FAPα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FAPα在结肠腺癌间质的成纤维细胞中表达,而在肿瘤细胞中无表达。69例结肠腺患者FAPα表达阳性率为71.0%,FAPα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但与结肠腺癌的分期、分化程度和侵袭程度密切相关(P〈0.01)。提示FAPα的表达与结肠腺癌的恶性表型有关,即随着结肠腺癌恶性程度的增强,FAPα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增多。结论FAPα的高表达与结肠腺癌恶性表型有关,可作为反映结肠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指标之一。
朱红霞董卫国梁列新廖斐
关键词:结肠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窄带成像下形态学与组织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内镜窄带成像(NBI)下形态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的比较,以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经内镜NBI形态学诊断的100例CA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CAG在内镜NBI下的形态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经病理组织学诊断94例,伴有轻度异型增生28例,中度异型增生8例,重度异型增生7例.内镜NBI模式下,胃小凹形态分为6种类型,异型增生主要表现为胃小凹Ⅳ型和Ⅴ1型,应警惕Ⅴ1型和Ⅵ型发生恶变的可能;7例重度异型增生,其中2例微血管形态尚规则,另外5例微血管形态不一,可见新生血管.结论 内镜NBI操作简单,放大后可清晰观察到胃小凹及微小血管形态,有助于提高CAG及异型增生的靶向活检准确率.
姜邵捷董卫国汤绍迁
关键词:组织学形态学窄带成像
饮食疗法在炎性肠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炎性肠病(IBD)是胃肠道的慢性疾病,作为最重要的环境因素,饮食可以通过改变肠道通透性、引起微生物生态失衡以及造成免疫系统失调促进肠道炎症,进而影响IBD的发病及严重程度。关于饮食治疗IBD的证据正在增加,一些饮食干预治疗发现可获得IBD缓解,包括全肠内营养(EEN)、克罗恩病的排除饮食(CDED)、地中海饮食(MD)、特定碳水化合物饮食(SCD)以及植物性饮食(PBD)。文章就饮食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目前常见的治疗IBD饮食策略进行综述。
高苑苑谢华兵刘传(综述)董卫国
关键词:炎性肠病肠道微生物饮食疗法营养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饮食被认为是影响IBD发病和进展的潜在可调控因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作为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如细胞膜的组成、炎症反应的调控、免疫系统的功能支持等。现对PUFA在IB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了解IBD的病理机制、制订IBD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线索。
魏钰萍李金婷刘传郭兴洲张吉翔董卫国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质代谢肠道菌群氧化性应激免疫
虚拟实验室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被引量:6
2014年
虚拟实验室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模拟仿真的实验环境,具有真实感和互动感的特点。我院于2009年首次将诊断学虚拟实验室用于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临床诊断学教学,使枯燥、乏味、难以掌握的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完成了很多在临床带教都不可能完成的训练任务,学生考试成绩平均分数为73.49±21.05,与对照组考试成绩67.04±23.04相比,差异显著(P<0.05),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邹莉萍黄从新董卫国朱俊勇王燕霞钟翠云
关键词:虚拟实验室临床诊断学
共4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