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艳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患者予以三苯氧胺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乳癖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蒲艳
- 关键词:乳腺增生三苯氧胺
- 不同治疗方法在中晚期贲门癌中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单纯手术、单纯胃左动脉介入化疗和综合治疗方法在中晚期贲门癌中的治疗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38例中晚期贲门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手术组(46例)、单纯胃左动脉介入化疗组(46例)和综合治疗组(46例)。结果:在1、2、3年生存率上组间比较,单纯胃左动脉介入化疗组患者的生存率均最低,综合治疗组均最高,且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综合临床治疗方法临床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中晚期贲门癌的可靠选择。
- 邹庆伟蒲艳蒲敏
- 关键词:单纯手术中晚期贲门癌
- 胃小弯全切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的效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与传统根治术相对比,分析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至2009年10月本院收诊的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则进行胃小弯全切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化疗。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比较两组间淋巴结清除情况差异;统计两组间1、2、3年生存率及复发率差异;统计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淋巴结清除数和平均每例清除数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67%、70%和60.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62.50%和54.17%;观察组复发率为19.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83%(P<0.05)。观察组营养吸收障碍的发生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小弯全切术治疗远端胃癌淋巴清除效果好,生存率高,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优于传统根治术。
- 邹庆伟蒲艳蒲敏
- 关键词:远端胃癌复发率生存率淋巴结
- 胆管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邹庆伟蒲艳蒲敏穆东李波
- 关键词:胆管病发病机制
- 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神阙穴、双侧足三里穴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腹胀程度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腹胀程度均有所减轻,以治疗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促进腹腔镜胆囊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
- 蒲敏蒲艳马艳萍
- 关键词:胃肠功能穴位贴敷疗法神阙足三里
- 腹腔镜下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和开腹TME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81例行2种不同手术的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P<0.05);但前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P<0.05);2组患者在切除淋巴数、保肛率以及环切缘受累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邹庆伟蒲艳蒲敏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治疗
-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临床有效治疗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可靠手术方法 ,从而为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共计136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了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患者6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实施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在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等三项指标上,组间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的优于开腹手术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2在总并发症发生率上,组间比较,腹腔镜手术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开腹手术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且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7813,P=0.0288)。结论在临床针对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局部进展期结肠癌实施治疗的理想选择。
- 邹庆伟蒲艳蒲敏
-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 缬沙坦分散片与雷公藤多甙在治疗78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缬沙坦分散片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糖尿病患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伴肾病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服用缬沙坦分散片,观察组加载服用雷公藤多甙。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检测疗前及疗后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含量。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与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肾病,改善蛋白尿症状。
- 蒲艳邹庆伟蒲敏
- 关键词:缬沙坦分散片雷公藤多甙糖尿病肾病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