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稷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共中央编译局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6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文化
  • 6篇主义
  • 4篇意识形态
  • 4篇威廉斯
  • 3篇大众
  • 3篇大众文化
  • 3篇伊格尔顿
  • 3篇文化危机
  • 3篇文化唯物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代文
  • 2篇新马克思主义
  • 2篇英国新马克思...
  • 2篇斯图亚特·霍...
  • 2篇唯物
  • 2篇唯物主义
  • 2篇文本
  • 2篇文化观
  • 2篇文化研究
  • 2篇现代文

机构

  • 17篇山西大学
  • 1篇约克大学
  • 1篇英国开放大学

作者

  • 17篇薛稷
  • 3篇乔瑞金
  • 1篇师文兵

传媒

  • 3篇马克思主义与...
  • 2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晋阳学刊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 1篇文化与传播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斯图亚特·霍尔:一位米字旗上的“游牧者”
2024年
斯图亚特·霍尔是一位活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文化研究”闻名,在传播研究、社会学、左翼政治批评、身份政治学等多个领域亦有建树,发挥出了长久而深远的理论影响力。受益于学界既有的霍尔译介和研究成果,基于对霍尔多元的思想和理论生涯较为整体的把握,遴选这一系列文章迻译为中文,以期对霍尔的中国研究作出补充。《尼科斯·普兰查斯:〈国家、权力、社会主义〉》,霍尔通过对普兰查斯各时期著作的梳理揭示了其前后思想的演变,认为普兰查斯早期著作的理论具有更强的正统性、完整性、前后一致性,但到了《国家、权力、社会主义》时期,普兰查斯的立场有了很大转变,思想产生了很大转折。《为理论辩护》,霍尔建构文化范式的理论工作深受阿尔都塞与汤普森的影响,已经与结构主义研究范式展开了批判性对话,从中我们可以窥见霍尔通过葛兰西来整合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范式的关键概念,也是霍尔试图创造性地介入后现代思潮的一个抓手——“接合”的萌芽。《文化鸿沟》,霍尔深入探讨了大众文化与政治、社会变革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英国社会在撒切尔主义背景下的文化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对左派政治变革和危机的影响,强调了在复杂的社会与政治情境中文化维度的重要性。《与危机共存》,分析1972—1976年英国面临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指出撒切尔上台后,通过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打压工会力量以及强调国家的权威性,试图解决工党政府留下的“治理危机”,从而重塑了英国的政治经济格局。《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词汇表》,记录了100多年来英国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组织的发展变化,从四个阶段划分这段历史,涵盖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众多组织,对本系列译文的相关历史背景作为补充。
斯图亚特·霍尔侯子然(译)岳忆宁(译)赵晋如(译)刘馨雅(译)约翰·莫尔豪斯刘博文(译)薛稷
关键词: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文化
审思G.A.科恩社会主义平等理论的逻辑、原则及价值
2023年
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创立者,科恩用反向批判与正面阐述的方法建构社会主义平等理论,在批判诺奇克“自我所有权”基础上驳斥了自由与平等的不兼容性论断,阐明在资源联合占有形式下自由与平等的相容性;科恩批评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解读中存在的“分娩式”主旨的理解方式,认为其遮蔽了平等的积极性功能,应当肯定平等对于社会主义的动力功能。科恩提出“优势获取平等”概念,阐述了社会主义平等的内涵并界定了社会主义平等的共同互惠原则、共享原则与道德风尚原则。科恩的社会主义平等观本意是证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但因其在理论建构中拒绝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导致这种平等理论脱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为马克思主义所作的“辩护”也就显得苍白无力。
薛稷郝晨玮
走出文化危机的困境——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方法论思考被引量:2
2014年
面对当代文化危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结合英国的本土哲学和文化研究传统,对西方现代社会文化危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变化,运用"从下到上"的分析方法和改造文化主体的致思理路,形成了一条与法兰克福学派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分析路线。
薛稷
关键词:文化现代文化文化危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探析
从20世纪中期开始,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的研究更加贴近社会现实,英国伯明翰学派的代表人物雷蒙德·威廉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一反书斋里的学者形象,批判了英国的精英文化理论传统,对“文化”、“大众”等观念进行历史审视和重新建...
薛稷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危机文化唯物主义
文献传递
从“表现主义论争”看卢卡奇及其现实主义文艺理论
2024年
卢卡奇在1930—1944年居留莫斯科期间卷入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著名的“表现主义论争”,这场论争的核心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文章试图从历史和文本两个维度还原“表现主义论争”的基本史实,在此基础上对论争中的代表性人物卢卡奇所发挥的作用进行梳理与重估,进而在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流变过程中考察卢卡奇对表现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对文学艺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深层次追问,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构,以期实现对真正的、完整的卢卡奇的认识,为建构具有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提供借鉴。
薛稷岳忆宁
关键词:卢卡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现实主义
异化劳动与人的本质的复归——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几点认识
2010年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入手,目的是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从经济上为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作出说明,但在写作思路中马克思开始转向关注共产主义问题,通过批判黑格尔思想,依据劳动实践观论述了私有财产的产生与扬弃。对黑格尔的劳动实践以及费尔巴哈的异化的理解来阐述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
薛稷
关键词:自我意识对象化异化异化劳动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人道主义思想探析被引量:3
2011年
英国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以一种开放和包容性的视野,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的种种新问题和新现象进行了独特的分析和研究。其中,作为文化马克思主义旗帜的雷蒙德.威廉斯在对文化以及文化主体的思考中,深入考察并提出了有代表意义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其文化人道主义思想的探析,力图表明"文化唯物主义"思想的本质就是对人的能力的发扬,对人性理解的认识,阐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特质。
薛稷
关键词:文化文化唯物主义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
英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释义
2017年
意识形态是现代性批判理论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一个盛久不衰的学术热点问题。英国马克思主义将文化问题与意识形态问题内在地整合起来,在考察与分析意识形态内涵的过程中凸显其文化维度,认为意识形态是现代文化的核心内涵,现代文化载体成为意识形态生产的重要工具,现代意识形态批判的方向即反抗资本主义文化霸权,争取人类的解放。英国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与建构对于丰富和深化意识形态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因其忽视对经济维度的考察并在某种程度上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导致该理论批判力度的软弱化。
薛稷
关键词:英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现代文化文化载体
雷蒙德·威廉斯文化观念思想探析被引量:4
2007年
雷蒙德.威廉斯在考察了阿诺德和利维斯关于"文化"的思想后,另辟蹊径进行"文化"研究,他把文化归纳为理想型、文献式和生活类三种形式。在雷蒙德那里,文化不再单纯是一种文本式的概念,不仅仅反映社会实践,而且使社会实践合法化,使之理想化给与其形而上的支持,文化将逐渐成为对工业资本主义批判的一样武器,它开始对人的能力的整体性、均匀性,创造性和全面发展做出肯定。
乔瑞金薛稷
关键词:文化文化研究大众文化文化危机
伊格尔顿文化批判思想研究
伊格尔顿将文化视为人类整体的生活方式,认为文化的核心是意识形态,文化批判就是对文化以及文化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进行分析和探究,以促进人们对于文化本质的理解并以此作为寻求人类的革命进程与人类的自由解放的途径。 本论文通过对特...
薛稷
关键词:伊格尔顿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意识形态修辞学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