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丽英
- 作品数:22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厌氧环境中硫代亚砷在水--矿物界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 年,砷污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中砷的形态直接影响砷的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效应.在地下热泉等含硫水环境中硫代亚砷酸盐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砷形态,硫代砷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在水—矿物界面的吸附反应过程及其相关机理一直...
- 王莹许丽英贾永锋
- 关键词:水环境吸附动力学
- 一株发酵产氢细菌对戊糖的氢气转换及产氢机理
- 发酵法生物制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发产氢细菌利用戊糖生产氢气,对于扩大生物制氢系统底物利用范围十分有意义.利用制氢活性污泥分离培养的一株厌生物氢杆菌属菌株,进行了阿拉伯糖、核糖醇和木糖苷等戊糖产氢发酵试验,发现菌株B...
- 李永峰许丽英宫曼丽任南琪
- 关键词:生物制氢戊糖产氢细菌
- 文献传递
- 硫酸盐还原作用调控下砷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
- 环境中砷的形态转化与环境的化学条件和生物条件密切关联,铁与硫是影响砷环境行为的重要元素,尤其微生物硫酸还原作用对砷的形态转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以淹水土壤为例研究了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砷,铁,硫元素的环境行为,及次生产...
- 许丽英吴锡杨明
- 关键词:砷元素环境行为硫酸盐还原
- 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其分配被引量:10
- 2013年
- 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及分配比例对砷的环境行为与归趋具有重要影响。实验利用张士污灌区土壤负载低浓度砷,研究了厌氧微生物作用下砷的形态转化过程,并通过磷酸盐及盐酸提取土壤中的砷、铁和硫,探讨了砷在土壤中结合形态的变化及土壤矿物结构转化与砷环境行为的关联。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作用下土壤负载的砷被迅速还原为As(III)并释放进入液相,培养24h后液相累积的As(T)量达到16.9μmol·L-1,其中As(III)占液相总砷含量的91%以上;48h后释放的砷被再次固持,液相残留的As(III)浓度仅为1.5μmol·L-1。尽管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土壤中铁氧化物的活化,但固相中磷酸盐提取态与盐酸提取态砷所占的比例分别从载砷量的45.3%和49.8%降低到22.0%与0.22%,而体系中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离子的量与砷的释放量保持负相关。可见微生物还原作用下砷发生了活化,释放和再固定的过程,土壤负载的砷从溶解态、吸附态及铁氧化物结合态逐渐被转化为更稳定的硫化物结合态。此研究对于预测土壤中砷的行为与归趋及污染土壤修复具有一定意义。
- 杨明许丽英宋雨王新贾永锋
- 关键词:土壤砷微生物还原
- 一种砷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
- 本发明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砷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向待处理的砷污染土壤中加入液体培养基,使待处理的砷污染土壤处于还原环境,刺激土壤微生物生长,将砷从土壤固相分配至土壤液相中,并随后迁移至耕作层以下...
- 贾永锋宋雨许丽英王少峰
- 文献传递
- 砷还原菌群对砷的还原作用及菌群的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从砷污染土壤中富集砷抗性细菌,在厌氧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其对砷的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在21h之内,As(V)就被完全还原为As(Ⅲ);培养72h后,培养基中出现黄色沉淀,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技术对沉淀进行分析表明,沉淀主要是以3种晶型存在的硫化砷(AsS);培养150h后,大约有65%的As以上述沉淀的方式从溶液中移除。此外,本文还采用了构建16SrDNA文库的方式对该体系中的微生物种群进行分析,利用RFLP技术对16SrDNA片段进行分型,共得到72个操作单元类型(OTU),其中6个OTU占了库容的51%,从这6个OTU中各选取1个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富集到的砷还原细菌属于喜热菌属(Caloramator)、梭菌属(Clostridium)和杆菌属(Bacillus)。
- 张雪霞贾永锋陈亮王新许丽英张旭东
- 关键词:砷微生物
- 缺氧条件下土壤砷的形态转化与环境行为研究被引量:15
- 2012年
- 采集张士污灌区0~100 cm深的土壤并在实验室里负载低浓度的砷,采用不加硫和加硫对比研究了厌氧条件下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中砷的形态转化、环境行为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外加硫酸盐条件下厌氧培养8 d后,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砷的大量还原和释放,释放的砷70%以上是以As(Ⅲ)形式存在,尤其20~40 cm深度土壤砷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其它层土壤,As(Ⅲ)和As(T)分别达到892.8μg.L-1和1 240.6μg.L-1.与非生物对照相比每层土中盐酸可提取的砷总量都大大降低,且盐酸提取的As(T)几乎全部转化为As(Ⅲ).伴随砷的释放,铁发生还原和释放,溶解态的亚铁基本都在40 mg.L-1以上,不同土层固相中亚铁离子的量都在9.0~13.4 g.kg-1范围内,固相盐酸可提取态总铁中亚铁离子所占的比例基本都在50%以上,说明微生物还原作用造成固相中铁氧化物发生还原性溶解和矿物结构转化.当体系中添加10 mmol.L-1的硫酸盐时,每层土的生物培养体系中铁的释放几乎完全被抑制,砷和铁浓度也减少了50%.与不加硫生物培养体系相比,固相中盐酸可提取的砷量减少了50%,一部分砷被转化为稳定的硫化物As2S3而固定.可见在硫酸盐不足条件下微生物还原作用可造成砷被还原、活化和释放,而补充土壤中硫酸盐的量可促使微生物还原/活化的砷转化成更加稳定的形态,稳定的硫化物矿物As2S3是土壤微生物固定砷的重要途径.
- 吴锡许丽英张雪霞宋雨王新贾永锋
- 关键词:土壤砷微生物还原环境行为
- 产氢新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seB49产氢代谢途径解析
- 提出混合菌群乙醇型发酵产氢体系至今已经十几年的时间,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的E.harbinense B49第一次证实了产氢反应器中乙醇型发酵菌群的客观存在。哈尔滨产乙醇杆菌是乙醇型产酸反应器的特征菌,因此从代谢角度对E.h...
- 许丽英
- 关键词:活性污泥
- 文献传递
- 产氢新菌Ethanoligenens sp.B49发酵糖蜜制氢条件被引量:2
- 2007年
- 研究1株产氢细菌Ethanoligenens sp.B49利用废糖蜜为基本原料进行生物制氢的条件,及外加氮素营养物对废糖蜜生物制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20.6g·L-1的化学需氧量(COD)范围内,经过驯化的Ethanoligenens sp.B49细胞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能力,细胞生长量和产氢能力随着废糖蜜COD的提高而增加。当废糖蜜COD超过20.6g·L-1时Ethanoligenens sp.B49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同时产氢能力下降,COD超过41.2g·L-1时细胞基本不具有生长和产氢能力。Ethanoligenens sp.B49利用废糖蜜产氢的最佳COD为20.6g·L-1。在20.6g·L-1COD条件下外加有机氮源可以促进Ethanoligenens sp.B49利用废糖蜜制氢的能力,促进作用顺序为酵母粉>牛肉膏>蛋白胨>脲素。添加4g·L-1的酵母粉时,Ethanoligenens sp.B49细胞具有最好的生长活性和产氢能力。优化营养条件后,单位体积产氢量从44.82mmol·L-1提高到78.97mmol·L-1,提高了76.2%。
- 许丽英任南琪王爱杰王兴祖贾永锋
- 关键词:糖蜜生物制氢酵母粉
- 一种砷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
- 本发明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砷土壤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向待处理的砷污染土壤中加入液体培养基,使待处理的砷污染土壤处于还原环境,刺激土壤微生物生长,将砷从土壤固相分配至土壤液相中,并随后迁移至耕作层以下...
- 贾永锋宋雨许丽英王少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