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书会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青岛岩礁海藻附植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季节动态被引量:3
- 2011年
- 于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对青岛太平角岩石潮间带鼠尾藻附植动物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逐月采样调查,并根据蜈蚣藻、角叉菜、扇形叉枝藻、海蒿子和叉节藻等海藻生长期的不同而在不同月份对其分别进行了采样,研究了附植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所有海藻样品共鉴定出附植动物16个类群。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606ind/gdwtalgae,优势类群为线虫和桡足类,其次是腹足类和多毛类。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平均丰度最高值出现在4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282×103μg/g dwt algae,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低值为2月。其他海藻附植动物的类群数、丰度、生物量均低于鼠尾藻。海藻附植动物的优势类群及其丰度和生物量在不同月份和不同海藻之间均显著不同。相对于海水理化因子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同海藻生长型形态的复杂性及同一种海藻随生长周期而发生的形态变化对附植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季节动态的影响可能占居更主要地位。
- 陈海燕周红张志南丛冰清王家宁许书会
- 关键词:丰度生物量
- 夏冬两季舟山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4
- 2013年
- 于2010年7月(夏季)和2011年1月(冬季)对舟山朱家尖东沙砂质潮间带进行调查,分析了东沙砂质潮间带的环境因子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小型底栖生物夏、冬两季平均丰度为(495±250)ind.10cm-2,夏、冬两季平均生物量为(948±443)μg dwt.10cm-2。共鉴定出12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按丰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49%,其次为涡虫(29%)和底栖桡足类(12%);按生物量依次是涡虫(54%)、腹毛虫(16%)和线虫(15%)。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存在潮带差异,高潮带大于中潮带;生物量无潮带差异。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在夏季表层(0~4cm)分布最多(43%),向深层呈现递减趋势;冬季在各层分布较为均匀,次表层(4~8cm)分布最多(29%)。小型底栖生物及主要类群的丰度受环境因子影响显著,总丰度与气温、间隙水温度、盐度和沉积物初级生产水平密切相关。
- 许书会周红华尔雷莹张凯孙昕雨
-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
- 人为干扰对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
- 2011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2年1月(冬季)对青岛仰口海水浴场、第一海水浴场和第三海水浴场的沉积环境及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生物量及类群组成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该研究潮间带沉积物类型为砂质,...
- 许书会
- 关键词:小型底栖生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