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勇钢
- 作品数:221 被引量:957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免疫功能状态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患者免疫功能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4例RITP患者和34名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39项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其间的差异。结果:RITP患者的CD3+HLA-DR+、CD3+CD25+等免疫活化标志上调,Th1表达升高,Th极化向Th1漂移,γδT、NKT的CD4+和CD8+亚群有相反变化,CD4+γδT与CD8+NKT升高。结论:RITP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 杨晓红唐旭东许勇钢刘锋麻柔
- 关键词: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免疫功能
- 益气通阳汤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
- 观察益气通阳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巨核细胞数分类、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益气通阳汤为本科麻柔教授临床治疗CITP及RITP经验之所得,由太子参...
- 杨晓红许勇钢唐旭东王洪志胡晓梅麻柔
- 关键词:益气温阳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急性T-NK原始细胞白血病1例
- 2009年
- 徐述许勇钢杨晓红胡晓梅王洪志胡乃平刘锋麻柔
-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
- 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观察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从细胞层面探究气不摄血证ITP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就诊的ITP确诊患者42例,依据中医证候积分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同时纳入2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Th1、Th2、Th17、Treg、Breg细胞的表达比例变化情况,并对上述免疫细胞的表达与中医证候积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气不摄血证ITP患者Breg与Th17细胞的表达比例下降,Th1细胞的表达比例上升(P<0.05),Th1/Th2呈Th1型(P<0.05),Treg与Th2细胞的表达以及Th17/Treg比值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P<0.05)、中度组(P<0.05)、重度组(P<0.05)的Breg细胞的表达显著降低,Th1细胞的表达和Th1/Th2比值显著升高,Treg、Th2以及Th17细胞的表达、Th17/Treg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组与重度组Breg细胞的表达显著低于轻度组(P<0.05),其他免疫细胞的表达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组上述免疫细胞细胞的表达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e细胞的表达与中医证候积分具有负相关性(r=-0.488,P=0.001),其余免疫细胞无相关性。结论:气不摄血证ITP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表现为Th1细胞表达增加导致Th1/Th2失衡。Th17与Breg细胞表达水平下降。Breg细胞表达水平可能反映了气不摄血证患者的气虚严重程度。
- 王明镜胡晓梅丁晓庆许勇钢全日城谌海燕邓中阳赵攀范腾朱世荣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失衡
- 一种用于治疗MRD的中药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MRD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药物组成:党参6‑15g、桂枝6‑15g、芍药6‑15g、当归6‑15g、细辛1‑3g、通草2‑8g、炙甘草6‑12g、生姜6‑12g和大枣20‑40g。本...
- 麻柔杨秀鹏许勇钢付中学王德秀
- 转录因子T-bet和GATA-3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失衡的作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T-bet和GATA-3基因的表达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中发病机制及意义。方法选择23例AA患者为再障组,其中重型再障(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13例,轻型再障(mediate aplastic anemia,mAA)10例,再选择22例健康体检为对照组,对纳入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h1和Th2,同时运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因子T-bet和GATA-3 mRNA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再障组的lg(T-bet/β-actin)和Th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g(GATA-3/β-actin)和Th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其中SAA组的lg(T-bet/β-actin)、lg(GATA-3/β-actin)和Th1(%)、mAA组的lg(T-bet/β-actin)、Th1(%)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P<0.01、P<0.05、P<0.05);SAA组的Th2(%)、mAA组的lg(GATA-3/β-actin)和Th2(%)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P<0.05)。结论T-bet和GATA-3表达异常在AA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机制为增强Th1细胞功能,抑制Th2细胞功能,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异常,最终引起再障发生。
- 杨晓红唐旭东许勇钢张姗姗麻柔刘锋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T-BET/GATA-3RT-PCR
- 益髓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6例疗效观察
- 目的:观察益髓青黄散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给予益髓青黄散治疗:青黄胶囊0.8g/次,3次/天;红参胶囊0.6g/次,3次/天,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2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1)统计36例患...
- 刘锋郭小青胡晓梅王洪志许勇钢杨晓红麻柔
- 文献传递
- 青黄散联合健脾补肾中药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活化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青黄散联合健脾补肾中药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活化T细胞的影响。方法 24例MDS患者用青黄散联合健脾补肾中药治疗9个月前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CD3+CD28+、CD3+CD28+CD4+CD8-、CD3+CD28+CD8+CD4-、CD3+CD25+、CD3+CD25+CD4+CD8-、CD3+CD25+CD8+CD4-、CD3+DR+、CD3+DR+CD4+CD8-、CD3+DR+CD8+CD4-的百分数与绝对值,分析有效组及无效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变化。结果有效组(13例)治疗后CD3+CD28+、CD3+CD28+CD4+CD8-、CD3+CD28+CD8+CD4-绝对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无效组(11例)此3项指标百分数也明显下降(P<0.05)。有效组治疗后CD3+CD25+、CD3+CD25+CD4+CD8-百分数与绝对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无效组此2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黄散联合健脾补肾中药可通过降低MDS患者体内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引起T细胞第二信号缺失使T细胞处于失能状态,减少T细胞(特别是Th)细胞的活化,使MDS亢进的免疫状态得以抑制,避免正常造血细胞受到免疫攻击而致凋亡。
- 高飞麻柔杨晓红许勇钢
- 关键词:青黄散健脾补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活化T细胞
- 一种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药物制剂领域,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龙胆草1‑5份、柴胡3‑7份、赤芍4‑8份、莪术3‑6份、生地黄6‑9份、白花蛇舌草13‑17份。该组合物能够...
- 胡晓梅许勇钢朱世荣明静刘为易吕妍李芋锦杨二鹏王子卿
- 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对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efractory cytopenia of children,RCC)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被诊断为RCC,且首次接受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治疗3个月及以上的27例患儿资料。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12个月后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e granulocyte,AN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计数、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数的变化,分析患儿治疗反应及外周血三系细胞的改善情况,并记录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方案。结果: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治疗RCC患儿6、12个月时有效率分别为70.4%和81.5%(P>0.05)。治疗6个月时,总体外周血三系细胞的获效率HGB>PLT>ANC(P<0.05);治疗12个月时,三者获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内,HGB计数持续且显著升高(P<0.01),PLT、ANC计数仅在治疗前6个月时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治疗12个月内,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结论:小剂量青黄散及补肾健脾方联合雄激素可作为RCC患儿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方案治疗RCC患儿可使外周血HGB获效率更早,计数提升也更显著。
- 王德秀付中学麻柔李柳许勇钢杨秀鹏杜宇王洪志
- 关键词:青黄散补肾健脾方雄激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