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文
- 作品数:31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乡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浅谈曹禺的人生经验对《雷雨》的影响
- 2013年
- 《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其人生经验对《雷雨》的创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文章从童年经验、求学经验、社会经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 谢建文
- 关键词:童年经验社会经验
- 存在的价值——《活着》的主人公富贵解读被引量:2
- 2010年
- 余华的《活着》是一部关注人生苦难及苦难中生命个体生存意义的写实力作。小说的价值已从文学的层面延伸到整个人类生存意义的深刻的哲学命题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福贵生存的方式、意义和境界三方面,对其在困境与抉择的生存边缘的存在价值予以解读。
- 谢建文
- 关键词:活着忍耐超然
- 家园的异质化书写:浅议王安忆小说
- 2013年
- 家园情结是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当代女作家王安忆对家园进行了异质化的书写,表达了强烈的孤独、漂泊的无根感。
- 谢建文
- 关键词:家园情结异质化
-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一种尝试
- 2010年
-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那么作为普通高校的教师,该怎样面对这一问题呢?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观点,并总结具体的实施方法和教学经验。
- 谢建文
- 关键词:现代文学教学大学生做人
- 论曹禺戏剧的人性化特征
- 2010年
- 曹禺戏剧在讲究情节的复杂性和外在冲突尖锐性的同时,十分注重开掘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体现了作者对人性执着的探求。在作家的早期戏剧创作中,对此有充分的体现。
- 谢建文
- 关键词:戏剧人性化
- 试论刘震云乡土小说中的多重意蕴被引量:1
- 2014年
- 乡土是人类最初始情感与最深刻理性集合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刘震云以现实主义的方式集中地对故乡的人的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入挖掘,冷静客观地剖析了乡土之下遭受摧残的变形的灵魂,着力发掘平淡表相下的人性悲剧。以故乡为题的几部长篇则将故乡、历史、历史观等各种因素杂糅在一起,传达出作者独特的叙述姿态和声音。新作《我不是潘金莲》表达了对乡村女性命运的思考,即在男权社会"第二性"的标签下,乡村女性的悲剧命运始终难以逃脱。
- 谢建文
- 关键词:人性拷问历史视域乡村女性
- 《人生》中的两难抉择
- 2014年
- 生活在“城乡交叉地带”的高加林,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原因,他在跻身城市、回归土地时经历了痛苦艰难的选择,探求和剖析高加林的人生选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谢建文
- 关键词:城市
- 浅析《玫瑰门》中独特的叙述视角及女性形象的塑造被引量:1
- 2009年
- 《玫瑰门》是铁凝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作者以第三性的叙述视角展现了一个特定时空下的女性生活世界,以独特的小说结构表达出极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关注着女性本体的精神走向,在文化和生命的双维度上,展开女性的自我审判,向人的灵魂挺进,暗示女性解放的希望在于女性自身的觉醒和成长。
- 谢建文
- 关键词:女性女性觉醒
- 以“忏悔”与“救赎”的方式重返“梁庄”——《梁光正的光》文本分析
- 2018年
- 梁鸿以"梁庄"为中心构建了自己精神返乡的"文学场"。《梁光正的光》是继作者一系列"非虚构"作品之后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风格由非虚构的写实走向虚构与想象,作品通过叙述梁光正"知罪""忏悔""救赎"的个人历史,勾连起梁庄的当代史,完成了作者本人"由外向内",从对社会和时代的外在审视向人物内心的灵魂拷问的转化。在对梁光正的身份进行悖论式的审视后,拆解了当代历史的合法性,开拓了独属于梁鸿的文学空间。
- 谢建文
- 关键词:忏悔救赎返乡
- 浅析《水浒传》招安问题
- 2014年
- 《水浒传》的招安问题历来都是人们争议的关键。招安导致梁山英雄的悲剧结局,既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本性,也反映了农民自身的弱点。文章从人物形象分析、接受招安的原因、悲剧结局三个方面对招安问题做了简要分析。
- 谢建文
- 关键词:《水浒传》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