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东 作品数:29 被引量:205 H指数:7 供职机构: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厦门市2001-2005年1~14岁儿童意外溺死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2007年 溺水死亡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位死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福建省厦门市为海滨城市,鉴于儿童溺水的危害性,我们对该市2001-2005年1~14岁儿童溺死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了解厦门市儿童溺死特征及危险因素,以加强对儿童溺水的有效干预。 陈小旋 戴龙 向惠云 谭东 方亚关键词:溺水 儿童 流行病学 厦门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了解碘缺乏病防治现状,探讨今后防治措施与策略。[方法]采用容量比例概率法抽查学生甲状腺大小、尿碘、盐碘,开展加工厂盐、居民户盐及盐民自用盐的盐碘含量监测。[结果]查2525名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为3.72%(触诊法),自1995年以来呈逐年下降趋势,合格碘盐食用率89.66%,碘盐覆盖率90.72%,尿碘中位数为246.40μg/L;加工厂盐合格率为99.15%,居民户碘盐覆盖率为95.25%、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10%,盐民自供盐10月份后合格碘盐食用率已达到90%以上。[结论]我市继续保持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今后应坚持开展病情监测和坚持防制措施不松懈。 伍啸青 戴龙 张燕峰 谭东 王明斋 苏惠健 林水春 施红 王玉兰关键词:碘缺乏病 碘盐 甲状腺肿 2008年福建省厦门市水源性高碘村及相邻村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了解福建省厦门市水源性高碘村及相邻村水碘、学生碘营养状况及家中食用盐含碘量,为制订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在厦门市选择水源性高碘村翔安区洪前行政村前边村及相邻的东莲村、东山村、大中村共4个自然村为调查点,4个自然村每村各采集1份自来水厂末梢水样和村民家中的所有井水水样.测定水碘,按统一设计的登记表在采水样时同时记录采样点基本情况;对4个村7~13岁所有在校学生进行甲状腺触诊检查,并采集尿样和家中盐样,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碘,采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结果 在4个调查村,共采集4份自来水厂末梢水,水碘均为1.5μg/L;共有水井237 口,水碘范围为0.1~506.0μg/L;水碘〈10μg/L的井占18.6%(44/237);水碘在10~150μg/L的井占73.4%(174/237);水碘〉150μg/L的井占8%(19/237).共检测学生尿样79份,尿碘中位数为153.3μg/L.尿碘〉200~〈300 μg/L 的占11.4%(9/79),300~〈500μg/L的占12.7%(10/79),500~〈800μg/L的占7.6%(6/79).触诊法检查学生79名,甲状腺肿大率为11.4%(9/79);检测学生家中盐样71份,碘盐覆盖率为77.5%(55/71).结论 调查村井水水碘分布范围大;要针对不同人群分别采取宣传高碘危害和碘缺乏危害的知识,不断提高其健康意识. 伍啸青 戴龙 康天偿 张亚平 柯金炼 张燕峰 洪清祺 谭东关键词:碘 流行病学 厦门市医疗机构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发病报告质量评价 被引量:7 2007年 厦门市于1994年开始实行恶性肿瘤发病报告,2004年6月开始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展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卒中监测工作。为了解厦门市新病例登记报告制度实施以来,各报告单位的具体运作情况,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规范报告制度,以确保对全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2006年5月笔者对病例报告医院开展了抽样检查,对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卒中新病例登记报告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价。 戴龙 陈宗评 张兰 谭东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发病报告 厦门市城乡居民糖尿病死亡趋势比较和随机性检验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2002-2009年厦门市城乡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2002-2009年厦门市糖尿病死亡登记资料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率、年均增长率等指标,进行随机性检验和趋势性检验。结果 2002-2009年厦门市城乡居民糖尿病平均粗死亡率分别为11.99/10万和6.54/10万,标化率为6.47/10万和3.93/10万。城市居民死亡率高于农村,女性死亡率高于男性。农村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率较稳定。结论厦门市农村居民糖尿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陈忠龙 陈上清 谭东 伍啸青 戴龙关键词:糖尿病 死亡率 厦门市2004-2009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31 2010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居民2004-2009年恶性肿瘤死亡的原因和分布特征,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及潜在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结果恶性肿瘤年平均死亡率为148.07/10万,PYLL率为21.68‰,均居全死因的首位。在恶性肿瘤中,肝癌死亡率35.24/10万,居第1位,其次是肺癌、食管癌、胃癌、肠癌。1~14岁儿童、中青年、老年组的首位恶性肿瘤死因分别是白血病、肝癌、肺癌,恶性肿瘤的平均PYLL为0.13人年/人,全人群主要恶性肿瘤按PYLL率排序,依次为肝癌(0.590%)、肺癌(0.346%)、食管癌(0.334%)、胃癌(0.226%)、肠癌(0.129%)。结论恶性肿瘤是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死因,应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降低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伍啸青 戴龙 何志城 谭东 陈忠龙关键词:肿瘤 死亡率 厦门市卫生工作者对吸烟认识、态度、行为调查 2005年 目的 了解厦门市卫生工作者对吸烟的认识、态度、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控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4~5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厦门市十所三、二、一级医院和市、区两级疾病控制中心的业务人员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685人,卫生工作者总吸烟率20%,现在吸烟率16.2%,男性26,8%,女性0.8%,卫生工作者戒烟率3.8%。吸烟的卫生工作者认为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可以自我放松(42.4%),作为工作紧张的减压方式,其次是社交需要(38.2%)及吸烟已经成为生活习惯(35.6%)。在给病人看病时只有12.2%的医生总是会询问病人的吸烟情况。如果病人吸烟,有54.3%的医生常常会建议病人戒烟或少吸。只有10.1%的卫生工作者认为病人会听从医生的戒烟建议。卫生工作者的戒烟方法和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39.4%)和医学书刊(26.9%),而专业的培训班只占1,3%。结论 目前卫生工作者关注病人吸烟并帮助病人戒烟的意识、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有待加强,卫生工作者的戒烟技能培训和专项知识课程缺乏,应进行有针对性、系统的控烟专项培训。 张兰 戴龙 谭东关键词:卫生工作者 吸烟 控烟 厦门市城乡居民大肠癌死亡趋势比较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2002-2009年厦门市城乡居民大肠癌死亡率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2002-2009年厦门市大肠癌死亡登记资料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率和年均增长率等指标,进行随机性检验和趋势性检验。结果:2002-2009年厦门市城乡居民大肠癌平均粗死亡率分别为8.57/10万和6.00/10万,标化率为5.16/10万和3.61/10万,明显低于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大肠癌死亡水平。城市居民死亡率高于农村,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市居民和农村女性大肠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女性死亡率上升幅度和速度高于男性。结论:厦门市城乡居民大肠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女性人群更明显,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陈忠龙 谭东 戴龙 伍啸青 张燕峰关键词:死亡率 厦门市中小学生学校伤害现况调查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厦门市中小学生校园内伤害现状,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降低伤害发生率,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所有中小学中抽取24所学校48个班级共2 30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在过去1学年中在学校内伤害的发生情况。[结果]1学年内有1 059人发生伤害,累计3 584人次,人均3.38次,伤害总发生率45.9%,男生(52.5%)高于女生(37.0%),小学生(50.1%)高于初中生(39.3%)。伤害主要类型为摔伤(49.5%)、碰撞伤(37.5%)、扭伤(31.0%)和割伤(22.2%),地点在操场(31.9%)和教室(23.0%),跑得太快、被绊倒、上体育课和地板滑是导致伤害的主要原因;25.0%受伤学生因伤耽误学习,平均每例伤害影响其正常活动0.87d,家长为照顾受伤孩子耽误工作平均0.56 d。中小学生对伤害的知晓率为72.5%。[结论]伤害在中小学生中发生率高,对学校内各类伤害的特点,应采取相应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减少校园伤害的发生。 戴龙 施红 柯惠燕 张兰 谭东 张金华关键词:伤害流行病学 学校卫生 厦门市居民2002-2009年伤害死亡分析 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分析厦门市居民2002-2009年伤害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伤害预防和控制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厦门市居民2002-2009年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计算伤害的死亡率、人群分布特征和疾病负担等指标,分析导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2-2009年,厦门市伤害死亡率为43.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40/10万,居死因顺位的第5位。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为149 531年,PYLL率为11.85‰,平均PYLL为0.012人年/人。在伤害中,交通事故死亡率15.72/10万,居第1位,其他依次是自杀(11.04/10万)、意外跌落(7.45/10万)、溺水(2.24/10万)、意外中毒(1.32/10万)。少年儿童组首位伤害死因是溺水,中青年组为交通事故,老年组为意外跌落。结论伤害已成为厦门市居民第5位死因,不同年龄段人群伤害主要死因不同,应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其死亡率和疾病负担。 伍啸青 戴龙 魏云 陈忠龙 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