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京
- 作品数: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森林和沼泽对溪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6年
- 以小兴安岭北部公别拉河上游为研究区,于2004年7~9月对森林溪流和沼泽溪流水样进行水化学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和沼泽溪流水化学类型均为重碳酸盐类钙组Ⅰ型水(CCaⅠ).森林溪流水的pH、矿化度、总硬度、HCO3^-、SO4^2-、Ca^2+、Mg^2+、Fe均低于沼泽溪流,而总氮、总磷、Cl^-、K^+、Na^+则高于沼泽溪流.森林溪流和沼泽溪流中重金属元素Fe、Mn、Cu、Zn、Cd、Hg和Pb含量较低,均未超过我国Ⅰ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森林溪流中总氮含量为(0.27±0.04) mg·L^-1、总磷含量为(0.040±0.005) mg·L^-1,明显高于沼泽溪流中总氮含量((0.21±0.02) mg·L^-1)和总磷含量((0.025±0.004) mg·L^-1),沼泽湿地对N、P有较强的储存和吸附能力,且对NH4^+ -N的吸附作用远大于对NO3^- -N的吸附.沼泽溪流中Fe含量为(0.26±0.05) mg·L^-1,显著高于森林溪流Fe含量,沼泽湿地对Fe起到还原释放作用.
- 满秀玲范金凤谭晓京蔡体久
- 关键词:沼泽溪流水化学特征
- 栽针保阔对天然次生白桦林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在东北东部山区,选择对天然白桦次生林进行"栽针保阔"人为干扰后形成的人工红松白桦混交林和天然白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统计学,研究分析两林型内表层土壤各养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养分指标在两林型内(除有效磷外),均有显著性差异;除全钾含量在天然次生白桦林比人工混交林的含量稍低,(全钾含量8.07gkg-1小于9.26gkg-1),其他所测的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天然次生白桦比人工红松白桦混交林要高。
- 任晓旭蔡体久谭晓京王笑峰
- 关键词:土壤养分次生白桦林
-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9
- 2007年
- 该文采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对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测度凉水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林下物种多样性,都反映出基本一致的趋势.其总体多样性顺序为:原始红松林>人工落叶松林>槭树红松林>阔叶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人工红松林>椴树红松林>白桦林.各群落林下总的丰富度主要受草本层丰富度的影响.云冷杉红松林和人工红松林的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草本层,其他6种不同林型中,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都低于草本层.各林型的灌木层与草本层间的均匀度差异不大.通过群落主成分分析,得出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即物种丰富度指数S和物种多样性指数D的累积贡献率达98.945%,基本上反映了原来6个变量的信息.
- 李俊涛谭晓京蔡体久罗传文马玉心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红松林灌木层草本层凉水自然保护区
- 帽儿山次生林植被区系成分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自然保护区次生林植被区系成分分析表明,帽儿山次生林植被主要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1种,其中包括裸子植物1科4属7种,被子植物86科324属744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69科249属572种,单子叶植物17科75属172种.对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表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较为丰富,在科级水平上有6个分布类型5个变型,在属级水平上有13个分布类型9个变型.天然次生林植物区系呈温带性质,各类温带分布类型194属,占整个帽儿山天然次生林总属数328属的59.15%,帽儿山次生林区系特有现象明显,与东亚及日本植物区系联系比较密切.
- 贾洪纪姚余君崔大练马玉心蔡体久谭晓京
- 关键词:植物区系群落
- 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种子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探讨了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自然保护区区系特点.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属于长白植物区系,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种子植物80科243属444种.最大的科是菊科,共有植物48种;植物种类超过20种的科有杨柳科、毛茛科、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等.属于这些科的植物共有152种,占凉水种子植物种类总数的34.23%.裸子植物1科4属6种;被子植物79科239属438种,其中双子叶植物63科188属352种,单子叶植物16科51属86种.植物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凉水原始红松阔叶林内种子植物可分为4大类性质的区系成分,共有16个分布型16个变型,种类成分较复杂,区系性质为温带性质,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区系古老,区系来源为温带区系成分.
- 马玉心蔡体久谭晓京宋丽萍喻晓丽
- 关键词:凉水植物区系种子植物
- 凉水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通过凉水红松阔叶次生林与帽儿山红松阔叶次生林的区系成分对比分析,阐明了凉水自然保护区与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的区系成分的差异及其影响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纬度差异是两个自然保护区区系成分差异的重要因素,凉水自然保护区纬度偏高,温带成分占有很大比例,而帽儿山自然保护区纬度偏低,增加了许多华北植物区系成分及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成分。凉水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0科243属441种,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87科328属750种。在特有成分上,两个保护区也有差异,帽儿山自然保护区含有更多的中国特有种。
- 马玉心蔡体久谭晓京
- 关键词:凉水自然保护区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