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先坤

作品数:19 被引量:27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太湖
  • 4篇鱼类
  • 4篇声学
  • 4篇水声学
  • 3篇营养盐
  • 3篇鱼探仪
  • 3篇水平杆
  • 3篇人工湿地
  • 3篇资源量
  • 3篇污水
  • 3篇换能器
  • 3篇固定器
  • 3篇船舷
  • 3篇船只
  • 2篇底泥
  • 2篇底泥疏浚
  • 2篇生活污水
  • 2篇生物接触
  • 2篇生物接触氧化
  • 2篇疏浚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江苏省淡水水...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9篇谷先坤
  • 15篇曾庆飞
  • 15篇毛志刚
  • 14篇谷孝鸿
  • 9篇孙明波
  • 9篇王银平
  • 5篇李旭光
  • 3篇王国祥
  • 2篇刘波
  • 2篇杜旭
  • 2篇王文侠
  • 1篇王立志
  • 1篇葛绪广
  • 1篇陈秋敏
  • 1篇孔繁翔
  • 1篇宋瑞峰
  • 1篇张利民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湖泊科学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控(微囊)藻鲢、鳙排泄物光能与生长活性被引量:11
2014年
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通过原位培养滤食性鱼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摄食微囊藻(Microcysis)后的排泄物,研究鲢、鳙滤食对藻类光能及生长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囊藻经鲢、鳙滤食后,排泄当天,其叶绿素荧光参数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合活性(Fv/Fo)、PSⅡ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ield)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光化学猝灭(qP)和非光化学猝灭(NPQ)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微囊藻的光合活性逐渐恢复,鲢、鳙组的Fv/Fm、Fv/Fo、Yield和qP分别在第3天和第5天开始呈上升趋势,至实验结束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鲢组高于鳙组。而NPQ呈下降趋势,第13 d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原位培养期间,鲢、鳙组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Chl a)浓度呈增长趋势,且鲢组明显高于鳙组;鳙组藻类游离胞外多糖含量增长幅度高于鲢组。实验结束时,鲢、鳙组浮游藻类总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组7.78、6.55倍,绿藻(Chlorophyta)和硅藻(Bacillariophyta)相对生物量增加,但微囊藻贡献率达93%以上。相关性分析显示,鲢组藻细胞密度、Chl a浓度和胞外多糖含量与Fv/Fm、Fv/Fo、Yield、ETR、qP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NPQ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鳙组藻细胞密度、Chl a浓度和胞外多糖含量仅与ET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NPQ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可见,鲢、鳙单次滤食未对微囊藻造成生理上的致命损伤,藻类由于超补偿生长,其光合及生长活性在短期恢复并显著增强,有潜在加速水体富营养化可能,鲢、鳙增殖放流以控制蓝藻水华的措施值得商榷。
王银平谷孝鸿曾庆飞谷先坤毛志刚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微囊藻鲢鳙排泄物胞外多糖
固城湖及上下游河道富营养化和浮游藻类现状被引量:19
2012年
于2009年4月(枯水期)、7月(丰水期)在固城湖及芜申线高淳段航道选取19个调查站点采集水样,测定水体理化特征、细菌总数、浮游藻类种类、数量等指标,并采用富营养状态指数法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法对水质污染现状进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固城湖上游水阳江和固城湖湖区水质较好,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官溪河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附近和下游胥河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并且综合富营养化指数在下游逐渐增高.目前固城湖及其上下游河道水质主要为氮磷污染,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影响较小.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9门22科36属74种.4月份固城湖湖区蓝藻数量占优势,达56%,其次是绿藻;上下游河道以绿藻和隐藻占优势,比例在30%左右.而7月份所有采样点蓝藻数量占绝对优势,均在80%以上,湖区藻类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曾庆飞谷孝鸿毛志刚孙明波谷先坤
关键词:航道富营养化指数
固城湖及其出入湖河道水质时空分布差异与历年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采集固城湖及其出入湖河道水样,测定水体理化特征指标,探讨固城湖水质时空分布差异,并根据2001—2012年水质监测数据,利用PWQTrend 2010软件分析近年来固城湖及官溪河的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固城湖大湖区、港口河和漆桥河水质较好,丰水期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小湖区、养殖区排污口、官溪河和胥河受纳污染负荷较大,丰水期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而枯水期大、小湖区及出入湖河道都处于中营养状态。目前水质主要受氮磷污染的影响,主要污染源为水产养殖;2001—2012年官溪河和小湖区总体上属于Ⅲ~Ⅳ类水质,大湖区则属于Ⅲ类水质,受高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措施的影响,官溪河总氮、总磷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小湖区总氮浓度,大湖区总氮、总磷浓度都呈显著上升趋势,因此合理规划养殖业发展规模和模式,减少各类污染源排放量,是保证固城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谷先坤谷孝鸿曾庆飞毛志刚李旭光王银平王文侠
关键词:水质
不同渔业方式水库鱼类资源的水声学评估被引量:8
2013年
采用Biosonics DT-X回声探测仪(208kHz)在2011年的秋末冬初对大溪、沙河、金牛山3个不同渔业方式的中等营养化水库进行了水声学调查,并构建了水库中鱼类资源分布的GIS模型.结果表明:3个水库间鱼类平均大小无显著性差异,但鱼类目标强度(TS)分布曲线表明鱼类大小分布比例并不一致,受渔业方式影响明显.大溪水库鱼类密度(平均0.0183ind·m-3)与沙河水库鱼类密度(平均0.0124ind·m-3)差异不显著,金牛山水库鱼类密度(平均0.0085ind·m-3)显著小于大溪水库和沙河水库,3个水库中鱼类密度水平分布与水深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3个水库中鱼类均成群分布,对大溪水库和沙河水库调查时还发现鱼类聚群行为.3个水库的鱼类资源量分布均在下游最高,除沙河水库受赶鱼作业影响外,其他2个水库大坝前鱼类资源量分布明显偏高.基于鱼类分布GIS建模的栅格化数据、各个栅格的水面面积,对TS>-60dB鱼类资源总量进行估算,大溪水库约为48万尾,沙河水库约为61万尾,金牛山水库约为52万尾;对TS>-40dB的鱼类进行统计评估,大溪水库约为5.04万尾,沙河水库约为5.29万尾,金牛山水库约为9.07万尾.
孙明波谷孝鸿曾庆飞毛志刚谷先坤
关键词:水声学水库鱼类资源量
一种角度可调的便携式鱼探仪换能器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便携式鱼探仪换能器固定器,包括水平杆和垂直杆;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到水平杆的多个不同位置上的固定端和用于紧固在船舷上的夹持端,夹持端连接在第一固定端的下方;第二固定架,第二...
孙明波谷孝鸿曾庆飞王银平毛志刚谷先坤
文献传递
生物接触氧化/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和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考察了对主要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曝气和连续曝气相比,在间歇曝气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和氮的去除率较高。在进水负荷为0.8 m3/(m2.d)、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曝气量为4.038m3/(m2.d)、曝气/停曝周期为20 min/60 min的条件下,组合工艺对COD、NH4+-N、TN的去除率分别为80.37%、98.32%、80.22%,出水COD、NH4+-N、TN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
杜旭刘波王国祥张利民谷先坤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城市生活污水曝气
食微囊藻干粉鱼类对水环境的影响及氮素迁移转化规律被引量:8
2015年
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摄食微囊藻(Microcystis)干粉后排泄氮在水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同时对营养盐浓度、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等进行测定.营养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罗非鱼组水体营养盐浓度后期急剧升高,而鲢鱼组营养盐浓度变化较小,后期部分浓度低于对照组.营养盐浓度变化主要是鱼类排泄和牧食等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鲢鱼组、罗非鱼组悬浮颗粒物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细胞密度总体高于对照组,罗非鱼组悬浮颗粒物浓度、叶绿素a浓度和细胞密度中期显著高于鲢鱼组和对照组.浮游生物统计数据显示,鲢鱼组、罗非鱼组藻类总生物量显著增加,各自最大总生物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5、7.4倍,且主要贡献藻类为蓝藻和绿藻.浮游动物密度随鱼类滤食显著降低,罗非鱼组浮游动物密度末期趋近零.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15N稳定同位素在鲢、罗非鱼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稍有差异,各物质δ15N比值第1 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δ15N(NH+4)、δ15N(浮游藻类)和δ15N(浮游动物)达到最大值,但鲢鱼组和罗非鱼组δ15N(沉积腐质)和δ15N(螺)值分别于第5 d和10 d达到最大.另外,鲢鱼、罗非鱼对微囊藻干粉吸收效率差别较大,鱼背部肌肉最大δ15N值分别为36.22‰、151.53‰,总体相差4.2倍.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得出干粉微囊藻经鱼摄食后,排泄物氮直接参与水体营养盐循环,为藻类增殖做出直接贡献的结论.
王银平谷孝鸿曾庆飞毛志刚谷先坤李旭光
关键词:微囊藻稳定同位素罗非鱼
一种角度可调的便携式鱼探仪换能器固定器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的便携式鱼探仪换能器固定器及使用方法,包括水平杆和垂直杆;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到水平杆的多个不同位置上的固定端和用于紧固在船舷上的夹持端,夹持端连接在第一固定端的下方;第二固定架...
孙明波谷孝鸿曾庆飞王银平毛志刚谷先坤
文献传递
生物接触氧化和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尾水研究
我国生活水危机事件越演越烈,提高现有的污染排放标准,加强对污水的深度处理和就地回用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研究污水的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和社会意义。   在中试模拟实验系统中,研究“生物...
谷先坤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池人工湿地
太湖东部不同类型湖区底泥疏浚的生态效应被引量:47
2014年
为研究底泥生态疏浚对太湖东部不同类型湖区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2012年8月于东太湖养殖湖区和胥口湾草型湖区采集沉积物和生物样品,分析疏浚对底泥污染控制、水质改善以及各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底泥疏浚能有效去除表层沉积物中的营养物质,降低底泥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风险,但底泥疏浚对不同类型湖区水质和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别.在富营养化较严重的东太湖养殖湖区,底泥疏浚达到了一定的改善水质的效果,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均不同程度降低,且群落中蓝藻所占比例下降;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群落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恢复;胥口湾草型湖区的底泥疏浚则破坏了原先良好的水生植物群落,造成湖区整体水质下降,各主要生物类群的恢复相对缓慢.
毛志刚谷孝鸿陆小明曾庆飞谷先坤李旭光
关键词:生态疏浚水生生物太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