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东佩

作品数:67 被引量:437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脑梗
  • 15篇脑梗死
  • 15篇梗死
  • 11篇卒中
  • 11篇脑卒中
  • 10篇蛋白
  • 10篇急性
  • 9篇血管
  • 8篇血清
  • 8篇缺血
  • 7篇疗效
  • 7篇出血
  • 6篇细胞
  • 6篇脑出血
  • 5篇血性
  • 5篇康复
  • 4篇蛋白酶
  • 4篇卒中患者
  • 4篇脑卒中患者
  • 4篇胶质

机构

  • 66篇南阳市中心医...
  • 3篇南阳师范学院
  • 3篇郑州大学
  • 3篇广州市红十字...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开封市中心医...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南阳市第二人...
  • 1篇南阳市第一人...
  • 1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无锡市第二人...

作者

  • 67篇贾东佩
  • 23篇胡科
  • 21篇任应国
  • 20篇张保朝
  • 11篇李尽义
  • 10篇李春雷
  • 9篇朱风俊
  • 8篇徐明超
  • 5篇张宝朝
  • 5篇吴红举
  • 4篇魏艳霞
  • 4篇樊书领
  • 3篇郑新杰
  • 2篇付莉萍
  • 2篇陈宝田
  • 2篇张小林
  • 1篇刘洪波
  • 1篇付国惠
  • 1篇张建党
  • 1篇杨朴

传媒

  • 7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河南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新中医
  • 2篇陕西中医
  • 2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8篇2021
  • 9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的多中心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探究倍他司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blar artery insufficiency,VBI)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VBI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给予营养脑细胞、改善微循环、调脂、降压等对症常规治疗。对照组(n=6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20 mL,1天1次静滴,2周为1个疗程;实验组(n=60)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倍他司汀20 mg,1天1次静滴,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脑供血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44.2±6.5,55.6±6.4,53.1±5.9)与对照组(34.5±5.9,44.9±5.4,46.8±5.5)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但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能够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贾东佩杨朴赵晓玲马涛
关键词:倍他司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多中心
四甲基吡嗪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缓解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的肌无力症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究川芎嗪即四甲基吡嗪(TM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大鼠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Lewis大鼠模型,实验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EAMG模型组、10 mg/kg TMP处理组和20 mg/kg TMP处理组,每组10只;记录大鼠体质量,并采用Lennon EAMG评分标准评价大鼠肌无力症状;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AChR)、Ig G和C3含量;ELISA检测血清中R97-116抗体(Ig G1、Ig G2a和Ig G2b)的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 TMP能抑制EMAG大鼠体质量与肌无力评分下降,逆转肌肉接头处AChR含量的下降与Ig G和补体C3含量的上升;降低血清中R97-116抗体(Ig G1、Ig G2a)和TNF-α,增加IL-10含量,Ig G2b和IFN-γ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TMP能缓解肌无力的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和Ig G1和Ig G2a的水平实现的。
任应国张保朝贾东佩胡科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甘露醇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讨甘露醇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和血清S100B蛋白(S100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4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持续吸氧、控制惊厥、预防应激性溃疡、脱水降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露醇联合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根据CT扫描结果计算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面积及血肿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100B、IGF-1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SE水平。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标准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根据Barthel指数(BI)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依据简易精神状态表(MMSE)判断2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脑水肿面积、血肿体积、NIHSS、BI、MMSE评分及血清S100B、NSE、IGF-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面积、血肿体积、NIHSS评分均显著减小(P<0.05),血清S100B、NSE水平显著降低(P<0.05),BI、MMSE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血清IGF-1水平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面积、血肿体积、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小(P<0.05),BI、MMSE评分及血清IGF-1水平显著增高(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96%(31/47)、95.74%(45/4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3.468,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8%(3/47)、10.64%(5/47),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7,P>0
任应国张保朝贾东佩李尽义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甘露醇S100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联合血塞通静滴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6例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Lipo-PGE1)联合血塞通静滴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方法 138例ASO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6例,A组采用Lipo-PGE1联合血塞通治疗,B组采用Lipo-PGE1治疗,C组采用血塞通治疗,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足背动脉处的峰值血流速度、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动脉硬化指标[血管内径、中膜厚度(IMT)、踝臂指数(ABI)、动脉波传导速度(PWV)]、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B、C组的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减少;与B、C组比较,A组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减少。与治疗前比较,A、B、C组的血管内径、IMT、PWV减少,ABI增加;与B、C组比较,A组血管内径、IMT、PWV减少,ABI增加;与C组比较,B组IMT、PWV增加。与治疗前比较,A、B、C组的IL-6、TNF-α、CRP、ICAM-1水平降低;与C组比较,A、B组的TNF-α、CRP水平降低;与B组比较,A组的TNF-α、CRP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 Lipo-PGE1联合血塞通静滴可有效降低ASO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动脉硬化参数。
郑新杰郑丹丹张保朝贾东佩刘洪波王润润李尽义
关键词:血塞通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炎症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
黄岑苷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黄岑苷(baicalin)对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模型的作用,并研究其初步机制。方法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脊髓炎小鼠模型,免疫后第3天给予高低剂量黄岑苷灌胃,每天1次,共20 d。对小鼠活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UNEL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细胞凋亡情况,ATP水平检测试剂盒检测脊髓组织ATP含量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leaved cas-9和cleaved cas-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黄岑苷能够提高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小鼠神经功能,延后发病时间;黄岑苷干预后,Tunel染色结果显示脊髓组织凋亡细胞数下降,ATP水平下降,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Bcl-2的蛋白表达显著上升,Bax、cleaved cas-9和cleaved cas-3的蛋白表达显著下降。结论黄岑苷可通过抑制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线粒体,提高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小鼠神经功能,为预防疾病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
任应国张保朝贾东佩胡科
关键词:细胞凋亡线粒体多发性硬化
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心理干预与其患肢康复进程的关系探讨
2013年
目的了解偏瘫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心理干预与患肢康复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效能量表和Fugl-Meyer平衡量表对我院102例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进程进行调查,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统计分析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康复程度,探究二者之间关联性。结果偏瘫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较差的居多,占69%;统计学分析表明,偏瘫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其肢体运动功能康复呈显著相关;心理干预组患肢恢复明显优于非心理干预组;经过心理干预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较前提高。结论增强偏瘫患者的自我效能、加强心理干预,有助于促进其肢体功能康复。
贾东佩王润润
关键词:偏瘫自我效能康复心理干预
十宣穴点刺放血对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及对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十宣穴点刺放血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异常的干预效果及对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脑梗死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十宣穴点刺放血治疗,对比术...
贾东佩
关键词:点刺脑梗死
miR-130a对大鼠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0a对大鼠脑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basilar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BASM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BASMCs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miR-130a的表达水平。转染miR-130a inhibitor下调BASMCs中miR-130a的表达,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ASMCs活力、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调控因子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DK2)、p21、p-Rb、Bcl-2和cleaved caspase-3/caspase-3的蛋白水平。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检测生长阻滞特异性同源盒蛋白(Gax)的表达情况。结果:AngⅡ可促进BASMCs中miR-130a的表达,而抑制Gax的表达。miR-130a inhibitor可部分抑制AngⅡ增加BASMCs细胞活力的效应,并上调Gax的表达。此外,下调miR-130a后细胞早期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同时细胞中cyclin D1、CDK2、Bcl-2和p-Rb的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21及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沉默miR-130a可上调BASMCs中Gax的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活力,并促进其凋亡,提示miR-130a可作为高血压脑血管重构的一个潜在诊疗靶点。
任应国张保朝贾东佩胡科
关键词:细胞活力细胞凋亡
胶质瘤组织中Beclin1及Bcl-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2021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中Beclin1及Bcl-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2例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所有患者的术后病灶组织标本(病灶组)与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Beclin1及Bcl-2表达阳性率,随访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灶组的Beclin1及Bcl-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8%和70.7%,癌旁组分别为72.8%和29.3%,组间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92例患者术后都得到随访,复发32例(复发组),复发率为34.8%,平均复发时间为(12.01±2.17)个月。复发组的Beclin1、Bcl-2的表达阳性率与未复发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胶质瘤患者Beclin1、Bcl-2的表达阳性率与术后复发存在相关性(γ=-0.655、0.598,P=0.000)。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eclin1(OR=4.293)、Bcl-2(OR=2.821)是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术后容易复发,且伴随有Beclin1及Bcl-2异常表达。Beclin1、Bcl-2的表达水平与术后复发存在相关性,也是影响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
吴红举贾东佩胡科李春雷
关键词:胶质瘤BECLIN1BCL-2复发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与心房纤颤的相关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贾东佩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心房纤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