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压
  • 2篇高血压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钠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物质
  • 1篇血压监测
  • 1篇炎症
  • 1篇炎症介质
  • 1篇隐蔽性
  • 1篇隐蔽性高血压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机构

  • 2篇济宁医学院附...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解放军医学图...
  • 1篇嘉祥县人民医...

作者

  • 3篇赵开林
  • 2篇李令华
  • 1篇王天明
  • 1篇张缤
  • 1篇肖立运
  • 1篇周亚
  • 1篇宋昌稳
  • 1篇杨成悌
  • 1篇马元辉
  • 1篇程瑾
  • 1篇邵性兰
  • 1篇黄莉娟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脑钠肽的检测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检测外周血脑钠肽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60例CHD患者,根据造影及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9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8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0例。另外选择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血浆脑钠肽浓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程度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量化。结果UAP组和AMI组外周血脑钠肽平均浓度分别为(498.00±87.00)ng/L和(936.00±102.25)ng/L,均明显高于SAP组的(213.46±98.35)ng/L和对照组的(97.63±20.07)ng/L(t=8.78、12.01、6.26、2.38,均P〈0.05)。Gensini积分≥20分患者外周血脑钠肽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20分的患者(P〈0.05)。结论CHD患者外周血脑钠肽浓度高低与冠脉斑块稳定型和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赵开林肖立运邵性兰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钠素心肌梗死
炎性因素对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探讨炎症介质对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90例分为A型行为高血压组(A组,n=30)、非A型行为高血压组(B组,n=30)及健康对照组(C组,n=30),检测、比较各组间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A组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尿β2微球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B组(P均〈0.05);B组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组(P均〈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尿β2微球蛋白与血CRP、IL-1β、IL-6、TNF-α水平直线相关(P〈0.05~0.01);尿微量白蛋白与血IL-1β、IL6水平直线相关(P<0.05~0.001)。而且血浆CRP、IL-1β、IL-6和TNF-α含量亦互相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 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较非A型行为高血压者严重,A型行为是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炎症介质可能在A型行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脏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李令华程瑾赵开林马元辉王天明
关键词:高血压炎症介质肾脏损害
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神经肽Y(NP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并评价其对隐蔽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研究对象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n=30),隐蔽性高血压组(B组,n=18)及原发性高血压组(C组,n=30)。检测各组血浆中TXA2、PGI2、NPY、CGRP水平并作比较。结果B组患者血浆中TXA2(1151.0±144.0)ng/L和NPY(138.1±16.1)ng/L水平高于A组[TXA2:(940.5±172.5)ng/L;NPY:(99.6±19.7)ng/L;P均<0.01],但是低于C组患者[TXA2:(1416.6±145.2)ng/L;NPY(169.8±26.2)ng/L;P均<0.01];而B组患者血浆中PGI2和CGRP水平低于A组[PGI2:(171.4±44.0)vsA组:(244.4±51.2)ng/L;CGRP:(56.2±15.6)vsA组:(79.8±17.9)ng/L;P均<0.01],高于C组患者[PGI2:(171.4±44.0)vsC组:(108.3±41.9)ng/L;CGRP:(56.2±15.6)vsC组:(39.2±16.6)ng/L;P<0.05或P<0.0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B组患者白昼SBP水平与TXA2、NPY水平直线相关(P均<0.01);白昼DBP水平与TXA2、CGRP水平直线相关(P<0.05~0.01)。结论隐蔽性高血压病人血管活性物质如TXA2、PGI2、NPY、CGRP较正常血压的人不同,表现为收缩性血管活性因子增多,舒张性血管因子减少,提示这些血管活性物质可能参与了隐蔽性高血压的发病。
李令华宋昌稳黄莉娟周亚赵开林杨成悌张缤
关键词:血管活性物质隐蔽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