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武
-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后患者执行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执行功能减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新发脑梗死非痴呆74例住院患者在发病前3个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评定发病14 d、1个月、3个月执行功能状况进而分组,完善辅助检查,并采集血压、血糖、年龄等病历资料。结果头颅MR I之双侧、多发、隐匿性、皮层、基底节梗死病灶、重度脑白质疏松、侧脑室扩大、皮质萎缩,女性、发病年龄、日常血压、空腹血糖、受教育年限、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伴高血压、吸烟、饮酒在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侧、多发、隐匿性、皮层、基底节梗死、重度脑白质疏松、侧脑室扩大、皮质萎缩、年龄、性别、高血压、空腹血糖、受教育年限、高脂血症很可能与脑梗死后执行功能损害相关。
- 赵振武谢颖桢杜延军
- 关键词:脑梗死
- 缺血性卒中后认知功能减退的神经心理学特征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认知功能减退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方法:对脑梗死非痴呆74例住院患者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MoCA量表)在Jorms Korten(IQCODE)问卷筛查后于发病第14天、1个月、3个月时间点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发病1个月内由评价结果表明MoCA量表敏感性优于MMSE量表。于发病3个月视空间试验、交替连线试验、画钟试验合并缺损的人数最多,在发病3个月内持续高水平且较其他项目改善偏慢。结论:脑梗死发病初期即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很可能以执行功能、视空间结构技能及图形描画能力、逻辑能力受损为主要特征。
- 赵振武谢颖桢
- 关键词:卒中神经心理学
- 化痰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痰热腑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常见证候,化痰通腑法是其的主要治法,通过解析痰热腑实证的病机特点与临床表现及转归,探讨治疗时机的把握与内在机理、临床的常规应用及注意事项,叙述目前机理研究现状。
- 赵振武谢颖桢曹克刚
- 关键词:中风化痰通腑法痰热腑实证
- 基于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减退神经心理特征的证候要素动态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依据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减退的神经心理特征分析证候要素的演变特点。方法对新发脑梗死非痴呆入院患者筛选后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动态多时点评定认知功能把握特征后分组,比较组间各时点诊断成立的证候要素频数。结果与卒中后认知功能减退密切相关的时点与证候要素为发病第3天(火、阴虚)、第7天(阴虚)、第1月(火、痰、瘀)和第3月(火、痰、瘀、气虚、阴虚)。结论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减退的神经心理特征与证候要素及其演变组合密切相关。
- 赵振武谢颖桢孟繁兴马洪明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神经心理学
- 急性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减退的证候要素特征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后认知功能减退证候要素及演变的特征。方法:对新发脑梗死非痴呆入院患者筛选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动态多时点评定认知功能把握特征后分组,并进行组间证候要素比较。结果:组间比较火、痰、气虚、阴虚、肾虚出现显著差异。中风急性期火证突出,恢复期痰证、气虚证、阴虚证明显,肾虚贯穿始终。结论:火、痰、气虚、阴虚、肾虚很可能为中风后认知功能减退的主要证候要素。
- 赵振武谢颖桢马洪明孟繁兴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
-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不同OCSP分型证候要素的特征被引量:18
- 2008年
- 谢颖桢马洪明程平荣赵振武徐俊峰李焕芹邹忆怀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OCSP分型证候要素病证结合
- 祛痰化瘀补肾益气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补肾益气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个月内认知功能改善作用。方法:新发脑梗死非痴呆80例住院患者筛选后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给予吡拉西坦与祛痰化瘀补肾益气法方药,应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北京版)在发病14天、1个月、3个月评定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与MoCA积分较发病14天时均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痰化瘀补肾益气法对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减退经有改善作用。
- 赵振武谢颖桢孟繁兴陈志刚
- 关键词:卒中
- 中风病急性期中经络和中脏腑证候要素的动态比较被引量:20
- 2006年
- 目的:研究证候要素及组合动态演变与急性中风病病情轻重、演变的关系。方法:采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对发病72h内入院的中经络与中脏腑患者进行证候的动态多时点回顾性评价。结果:风、火、痰、瘀为中风急性期主要证候要素。在中风病始发态风象突出,中经络兼瘀、中脏腑兼痰兼火3d^7d之内达到高峰。风证在3d^7d、痰火证在7d^14d逐渐减少。第7~14天痰瘀证为主,中经络者瘀证明显。结论: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组合及演变与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密切相关。
- 谢颖桢邹忆怀马洪明程平荣徐俊峰李焕芹赵振武金贺
- 关键词:中风中经络中脏腑证候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