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永存

作品数:101 被引量:1,795H指数:2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农业科学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3篇土壤
  • 23篇土壤有机
  • 21篇有机碳
  • 18篇土壤有机碳
  • 11篇重金
  • 11篇重金属
  • 9篇有机质
  • 9篇农田
  • 8篇水稻
  • 8篇污染
  • 8篇黑土
  • 7篇有机碳密度
  • 7篇碳密度
  • 7篇土壤有机碳密...
  • 6篇克里格
  • 5篇典型区
  • 5篇影响因素
  • 5篇土壤有机质
  • 5篇农田土壤
  • 5篇不确定性

机构

  • 95篇中国科学院
  • 25篇中国科学院大...
  • 2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1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江苏省地质调...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湖北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瑞典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滁州学院
  • 1篇长江科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01篇赵永存
  • 55篇孙维侠
  • 50篇史学正
  • 45篇黄标
  • 36篇于东升
  • 24篇王洪杰
  • 16篇胡文友
  • 11篇徐胜祥
  • 8篇汪景宽
  • 8篇王志刚
  • 8篇王美艳
  • 7篇王秋兵
  • 7篇张晓光
  • 6篇邵学新
  • 5篇齐雁冰
  • 5篇田康
  • 5篇陆访仪
  • 5篇王铁宇
  • 5篇张贝尔
  • 4篇高鹏

传媒

  • 31篇土壤学报
  • 14篇土壤
  • 7篇土壤通报
  • 4篇生态学报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11篇2008
  • 1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样数量与空间插值方法对华北平原典型区土壤质量评价空间预测精度的影响被引量:23
2013年
空间插值方法的差异以及采样数量不同对土壤质量评价空间分布的预测精度会产生影响。本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山东省禹城市的土壤质量指数为例,从359个土壤采样点中抽取了340,170,90,50,30五个样本子集,通过普通克里格、简单克里格、反距离加权法和样条函数法4种插值方法,分别对其空间变异和布局进行了解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不同插值方法对预测精度影响不显著,而采样点数量则显著影响了土壤质量指数空间分布预测的精度。本文提出在华北平原县域尺度上,以土壤质量评价作为调查目的的土壤采样中,90个样点是比较适宜的采样数量。同时,将我们的结果与Cochran最佳采样数量计算公式获取的最佳采样量比较后发现,Cochran方法获取的最佳采样数量明显偏低,若不考虑实际的空间变异情况,仅仅使用Cochran公式可能会导致土壤质量空间预测不准确。
张贝尔黄标赵永存张晓光孙维侠胡文友杨劲松
关键词:土壤质量评价空间插值方法华北平原
一种整段剖面土柱野外采集框架与取样套组及采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段剖面土柱野外采集框架与取样套组及采样方法,采用固定尺寸的单向锋利的钢制土壤整段土柱框架嵌入土体,而后对框架边缘进行修型,防止土柱整体塌陷或局部断裂,保持土柱的完整性,而后结合固定尺寸的切割套件,对土柱...
樊亚男胡文友韩光中徐胜祥杨飞黄标赵永存
东北黑土质量时空变异规律研究及其应用
汪景宽王秋兵张旭东张玉龙李双异迟凤琴赵永存王铁宇史文娇朱平关连珠刘慧屿颜丽
该课题组通过在研究区域内采集土壤样品、分析数据、绘制各类图件,研究了黑土地区主要土壤肥力质量单项因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较,目前黑土地区87.82%以上土壤有机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种...
关键词:
关键词:土壤质量
长三角平原区县域土壤磷素流失风险及其空间不确定性的快速评估被引量:3
2019年
磷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限制因子,其中从农田土壤中流失的磷往往是水体磷素的主要来源。然而,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不仅与土壤磷素水平直接相关,其他环境因子,如距受纳水体距离、磷肥施用量、地表径流潜力等也强烈影响其流失风险。同时,基于有限样本预测得到的流失风险必然具有一定的空间不确定性。以长三角典型县域金坛区为研究案例,首先结合多个环境因子构建快速磷指数(RPI)评估模型,再利用稳健地统计学方法识别土壤全磷的空间离群值,并利用序贯高斯模型(SGS)模拟土壤全磷可能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后将其多个可能的模拟结果及上述主要因子输入到RPI模型,用以快速评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及其空间不确定性。结果显示,金坛区土壤磷素流失的高风险区和土壤全磷高值区分布格局在研究区北部、中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在中西部的旱地区两者出现差异性。高风险区主要沿着河流呈现条带状及斑块状分布,较高及以上风险区(快速磷指数值大于0.93)的面积占金坛区面积的65.88%。概率阈值分别设定为0.50、0.75、0.85、0.95时,其超标面积占金坛区总面积分别达到16.71%、5.74%、2.84%、1.04%。引入多个相关环境因子并结合经稳健处理的SGS进行流失风险指数的空间模拟和不确定性评估,可以快速评估区域农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及不确定性,进而为区域土壤磷素调控提供必要的空间决策支持。
陈剑瞿明凯王燕万梦雪黄标赵永存
关键词:土壤磷素不确定性
GIS支持下海伦县黑土中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该文通过选取黑龙江省海伦县中部的典型黑土地区为研究区域,兼顾土壤类型和采样点相对均匀的条件下采和GPS定位的方法采集土壤样品,在GIS支持下研究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和空间分布规律,以及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基本性...
赵永存
关键词:黑土地统计学土地利用环境质量
文献传递
工业型城乡交错区农业土壤Cu、Zn、Pb和Cd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4
2007年
在江苏省无锡市工业型城乡交错区,选择8 km2区域,采集119个土壤样品,对土壤Cu、Zn、Pb、Cd及其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区土壤Cu、Zn、Pb、Cd含量和变异系数都明显增加,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与相应的全量重金属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土壤Cu、Zn、Cd空间变异主要受到工业影响,但由于该区工业类型的多样性和工厂分布的分散性,Cu、Zn、Cd空间分布模式并不相同。本区土壤Pb的分布与工厂分布的相关性不大,但随与城市距离增加而降低。公路和土地利用与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关系表现不明显。该区工业污染对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的影响可能掩盖了公路和土地利用等的影响,建议在城乡交错区合理安排工业布局以控制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的范围。
赵彦锋史学正于东升黄标王洪杰孙志英赵永存Ingrid bornKarin Blombck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城乡交错区
中国土壤数据的集成与拓展研究
<正>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在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上解决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问题,有必要集成土壤信息,建立中国土壤信息系统(SISChina:Soil Informa...
史学正王洪杰于东升孙维侠赵永存
文献传递
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土壤类型与土地利用比较被引量:36
2013年
基于河北省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比了河北省土壤类型和一级土地利用类型对0~20 cm深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探讨了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是河北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子。其中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的影响与土壤分类级别相关,土壤分类级别越低,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反映能力越大。与土壤类型相比,土地利用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异的解释能力要大于土类,但小于亚类和土属。为此,在省域尺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区域预测和估算时应将土地利用和土壤类型结合起来作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控因子,优先考虑土地利用后,在相同土地利用类型内再尽量以低级土壤分类进行空间预测或估算。
顾成军史学正于东升徐胜祥孙维侠赵永存
关键词: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
中国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速率研究——基于长期试验点的Meta分析被引量:26
2013年
保护性耕作对于培肥地力、保障粮食安全、缓解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搜集了1980~2012年8月有关中国农田保护性耕作的157个试验点的303对田间定位试验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保护性耕作下我国农田耕层土壤(旱地0~20cm,水田0~15cm)有机碳(SOC)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CT)相比,传统耕作+秸秆还田(CTS)、免耕(NT)和免耕+秸秆还田(NTS)三种保护性耕作均能显著提高SOC含量,变化速率分别为NTS(0.52 g kg-1a-1)>NT(0.35 g kg-1a-1)>CTS(0.22 g kg-1a-1);三种保护性耕作下SOC变化速率为水田>旱地,一年两熟制>一年一熟制;保护性耕作下,SOC积累与否及其幅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初始有机碳含量,短期试验(≤5a)SOC增加速率是长期试验(>5a)的1.75倍,如果仅采用短期试验结果可能高估保护性耕作的固碳潜力。
田康赵永存邢喆孙维侠黄标胡文友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META分析
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演变模拟研究
赵永存史学正徐胜祥王世航秦发侣刘晓宇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