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艳玲

作品数:308 被引量:2,707H指数:31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1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 33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9篇医药卫生
  • 10篇天文地球
  • 5篇化学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1篇中药
  • 40篇肝炎
  • 30篇药性
  • 22篇细胞
  • 22篇板蓝根
  • 21篇乙型
  • 21篇热法
  • 21篇量热
  • 21篇量热法
  • 21篇肝损伤
  • 18篇乙型肝炎
  • 18篇活性
  • 17篇中医
  • 17篇寒热
  • 15篇药理
  • 14篇药物
  • 14篇药药
  • 14篇提取物
  • 13篇动物
  • 13篇毒性

机构

  • 244篇解放军第30...
  • 55篇成都中医药大...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9篇辽宁医学院
  • 18篇解放军302...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湖南中医药大...
  • 11篇解放军第三○...
  • 10篇昆明理工大学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9篇解放军第三〇...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6篇国防科技大学
  • 5篇武汉大学
  • 4篇湖南中医学院
  • 4篇重庆市中药研...
  • 4篇中国中医研究...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07篇赵艳玲
  • 202篇肖小河
  • 93篇王伽伯
  • 61篇山丽梅
  • 55篇袁海龙
  • 44篇金城
  • 39篇蔡光明
  • 37篇孔维军
  • 32篇贺承山
  • 24篇张萍
  • 24篇鄢丹
  • 21篇赵海平
  • 16篇刘峰群
  • 14篇郭伟英
  • 14篇张琳
  • 13篇张新全
  • 13篇马致洁
  • 13篇张璐
  • 12篇陆小华
  • 12篇周旭

传媒

  • 3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1篇中国中药杂志
  • 20篇中草药
  • 13篇解放军药学学...
  • 13篇中国实验方剂...
  • 12篇中药材
  • 9篇抗感染药学
  • 7篇药学学报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中医杂志
  • 5篇中成药
  • 5篇Journa...
  • 5篇中国新医药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第三届中医药...
  • 4篇化学学报
  • 4篇海洋学报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3篇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24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13篇2012
  • 14篇2011
  • 34篇2010
  • 27篇2009
  • 21篇2008
  • 15篇2007
  • 13篇2006
  • 11篇2005
  • 25篇2004
  • 16篇2003
3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左金丸及类方中5种生物碱的溶出率
目的:建立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同时测定左金丸及类方中5种生物碱的溶出率。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纽成为:A相为乙腈(1.7 g十二烷基硫酸钠/420 mL)-...
孔维军赵艳玲山丽梅肖小河郭伟英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碱溶出率
文献传递
新化合物哌芳安他抗大鼠和兔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在早期和晚期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上研究新化合物哌芳安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 大鼠或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哌芳安他给药组 ,其中模型对照和哌芳安他给药组动物给予高胆固醇饲料 ,检测的指标包括 :兔颈动脉HE染色 ;大鼠或兔血清TC ,LDL CHO ,HDL CHO ,IL 8,ET 1,PGI2 ,TXA2 和NO水平 ;兔颈动脉MCP 1和IL 8mRNA表达量。结果 哌芳安他能明显抑制早期和晚期动脉粥样硬化中TXA2 的过量表达 ,在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见哌芳安他给药组动物血清NO增加而IL 8含量减少 ;在兔晚期动脉粥样硬化中可见IL 8和MCP 1mRNA表达降低 ;哌芳安他对血脂水平、MDA和SOD无明显影响。结论 哌芳安他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与其升高血清NO水平 ,降低TXA2 含量及抑制IL 8和MCP 1过度表达相关。
山丽梅张锦超赵艳玲汪海
关键词:哌芳安他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细胞因子
炮制对大黄化学成分和肝肾毒性的影响及其典型相关分析被引量:74
2009年
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大黄炮制减毒和化学成分改变间的相关性。通过亚急性毒性试验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肝肾毒性的差异。蒽醌、鞣质类成分含量采用UV-Vis显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大黄最大给药量(76g·kg-1)给小鼠连续灌胃14d,可见肝肾损伤作用,而不同炮制品的毒性相对较小,表明炮制具有减毒作用。化学成分与肝肾功能生化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黄中所含大类成分与肝肾毒性的相关性顺序为总结合蒽醌>总鞣质>总游离蒽醌;游离态蒽醌肝肾毒性顺序为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结合态蒽醌肝肾毒性顺序为结合芦荟大黄素>结合大黄素甲醚>结合大黄酚>结合大黄素>结合大黄酸。实验结果提示炮制可降低大黄肝肾毒性,其机制与结合蒽醌和鞣质类成分的下降有关,其中游离和结合态的芦荟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与毒性相关性最强。肝肾生化功能指标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肌苷(CREA)反映肝肾毒性较敏感,提示可作为临床安全性监测指标。
王伽伯马永刚张萍金城孙玉琦肖小河赵艳玲周灿平
关键词:炮制减毒肝肾毒性蒽醌鞣质
七叶皂苷钠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本文旨在观察七叶皂苷钠能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七叶皂苷钠的保肝降酶作用效果,采用化学毒物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肝脏损伤,测定其ALT指标并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表明,七叶皂苷钠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具有明显...
魏振满赵艳玲胡琳山丽梅张新全袁海龙刘峰群贺承山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实验性肝损伤四氯化碳小鼠病理组织学
文献传递
大孔吸附树脂-HPLC法测定栀子金花丸中栀子甙的含量被引量:12
2000年
目的:为排除其他成分的干扰,准确、快速地测定复方中药制剂中的桅子甙。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A-101)吸附样品,以水洗脱除去干扰成分,以50%乙醇洗脱液用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桅子甙含量测定线性范围0.13-2.08μg,加样回收率98.15%,RSD 1.36%。结论:大孔吸附树脂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及效率较高的提取方法,可供HPLC测定桅子甙含量。
袁海龙李仙逸赵艳玲刘峰群肖小河蔡光明贺承山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栀子金花丸栀子甙HPLC
复方茵陈片对乙肝病毒HBsAg和HBeAg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复方茵陈片对HBsAg和HBeAg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含药培养基培养2.2.15细胞,运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e抗原。结果:复方茵陈片药液最大无毒浓度为600 g·mL-1。在此浓度基础上以培养基递减稀释药液,给药组的2.2.15细胞HBsAg和HBeAg cpm值明显低于细胞对照组。结论:复方茵陈片可以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
姚艳红赵艳玲山丽梅武健王玉肖小河
关键词:2.2.15细胞
大黄对大鼠肝组织的“双向”作用:基于病理毒理学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热大黄药效与毒性的关系,探索建立中药量-效关系的中药评价研究模式和方法,探讨熟大黄炮制减毒韵客观真实性及其保肝与损肝的“双向”作用.方法:同时采用正常和病理动物,在较大剂量范围(2.0,5.4,14.7,40....
王艳辉王伽伯赵海平赵艳玲肖小河
关键词:熟大黄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不同来源板蓝根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建立不同来源板蓝根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特征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ODS-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系统,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为10μl。实验测定了10批药材并记录了指纹图谱,不同样品之间的相似度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开发的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计算。结果建立了板蓝根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以峰形较好、峰面积较高的3号峰为参照峰,确立了板蓝根药材乙酸乙酯提取物指纹图谱的14个特征共有峰,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导致指纹概貌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有很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为深入研究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实验基础。
孔维军赵艳玲山丽梅肖小河郭伟英
关键词:板蓝根HPLC指纹图谱
失稳背景流下对称型海洋内波的生成演变
2020年
本文采用无海底地形但考虑海洋跃层和剪切背景流的二维非静力准不可压缩方程组的数值模式,开展失稳垂向剪切背景流下线性和非线性对称型海洋内波生成演变的数值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线性内波强度随积分时间始终呈指数增长,并有内波的对称不稳定;而非线性内波强度则在发展期呈准线性增长,最终进入稳定期。线性增长比非线性增长要快得多,非线性效应具有维稳作用。对该线性和非线性对称型内波,在跃层附近位密度扰动均有大值中心,即其为跃层所俘获,这与实际观测相一致;流函数与位密度扰动两者均有很好配合,位密度扰动的正、负中心分别相应于流函数的上升、下沉运动,表明有从海底向上的斜对流发生,且以跃层为顶盖。对线性内波来说,随积分时间增加,其波形大体不变,其正、负振幅也大体相同,并有符号相反原地增长的两个倾斜环流圈,而在它们之间则有较强倾斜上升流。非线性内波波形随积分时间改变,倾斜环流圈数目也在增加,最终形成负环流强于正环流的结果,并导致流函数、位密度扰动水平梯度剧增,其可视为间断。
赵艳玲卢姁黄泓刘赛赛张铭
关键词:海洋内波
微量热法考察“配伍-煎煮”顺序对左金丸与反左金药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从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煎煮"顺序对左金丸和反左金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热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在黄连和吴茱萸"配伍-合煎"组及"分煎-配伍"组的左金丸和反左金水煎液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获得相应的生物热动力学参数。根据热动力学模型,拟合药物的k^c和I%~c关系,定量计算药物的半抑制浓度(IC50)。结合本草文献报道,分析"配伍-煎煮"顺序对左金丸和反左金药性的影响。结果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煎煮"顺序对左金丸和反左金药性有一定影响。反左金对细菌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左金药液均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分煎-配伍"组左金丸水煎液的IC50(5.63 mg.mL-1)明显小于"配伍-合煎"组左金丸水煎液的IC50(7.40mg.mL-1)。表明"分煎-配伍"组的药物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配伍-合煎"组。结论微量热法可用于考察黄连和吴茱萸"配伍-煎煮"顺序对左金丸和反左金药性的影响。
孔维军赵艳玲山丽梅肖小河郭伟英刘军
关键词:左金丸药性微量热法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