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台燕
- 作品数:15 被引量:105H指数:5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消痔灵注射内痔378例疗效观察
- 我们采用消痔灵硬化剂注射治疗378例内痔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78例中男244例,女134例。年龄18~82岁,平均42.8岁。2 治疗方法病人取右侧卧位,将肛门镜放入肛门内,用1%洗必泰消毒,...
- 全大祥邓台燕
- 文献传递
- TST联合小切口外剥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研究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联合小切口外剥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用TST联合小切口外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外剥内扎术联合直肠黏膜硬化剂注射术治疗,对比2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6h、术后1d及第一次排便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恢复时间快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外剥内扎点位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在住院时间、术后7d疼痛评分、复发率、满意度、术后出血、尿潴留、肛缘皮赘残留、肛门坠胀及非计划再次手术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查有4例吻合钉脱落不全,均于门诊肛门镜下以止血钳取出。均未发生肛门失禁、便秘、肛门直肠狭窄、直肠阴道漏及顽固性疼痛等。结论:TST联合小切口外剥治疗混合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可以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且无肛门及直肠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万里邓台燕曾国剑刘强武乃金黄林
- 关键词:混合痔直肠黏膜内脱垂TST
- “迈之灵”治疗血栓性外痔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迈之灵对血栓性外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迈之灵治疗50例血栓性外痔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50例血栓性外痔患者在迈之灵治疗后疼痛不同程度得到缓解,10d后充血、水肿明显好转或消失。结论迈之灵是治疗血栓性外痔简便、有效、可靠的药物治疗方法之一,为肛肠科临床医师提供了一个方法。
- 邓台燕全大祥武乃金吴彬
- 关键词:血栓性外痔迈之灵
- 两次肛周脓肿术后两次并发脑出血1例
- 本文介绍了一例两次肛周脓肿术后两次并发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探讨了治疗方法,提出了预后的防范措施,浅谈了治疗体会。
- 全大祥邓台燕全学秋
- 关键词: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脑出血
- 文献传递
- 直肠上段乙状结肠息肉诊断与手术治疗探讨
- 2012年
- 目的经肛门入路行直肠息肉、腺瘤切除术改变了传统经腹切除直肠息肉、腺瘤,减轻了患者的损伤和痛苦。方法在腰俞穴麻醉下将直肠息肉、腺瘤拖出肛门外,直视下切除。结果患者免去经腹手术的损伤,痛苦小。结论本手术方式简便、安全、易推广。
- 全大祥邓台燕武乃金吴彬
- 关键词:腺瘤
- 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对肛瘘患者创面愈合、肛肠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8
- 2021年
-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对肛瘘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表皮生长因子及肛肠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湿热下注型肛瘘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高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龙胆泻肝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7、15 d后创面面积、创面疼痛、创口愈合时间;评估临床疗效;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查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和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肠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创面疼痛、创面面积及创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EGF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 d后,血清EGF和VEGF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间及治疗前后AMCP和ALCT指标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RRP和ARP水平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RRP和A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RRP和A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坐浴联合低位全部切开高位挂线术可促进肛瘘患者创面愈合,保护肛门功能。
- 邓台燕王万里杜忠群
- 关键词:肛瘘龙胆泻肝汤肠道动力学血清表皮生长因子
- 复方黄柏液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及肠道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复方黄柏液灌肠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及血清炎症因子情况。治疗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粪便中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粪便中肠球菌、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含量高于对照组,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黄柏液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UC疗效可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轻微。
- 邓台燕全大祥吴彬
- 关键词:复方黄柏液灌肠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炎症因子
- 电脑红外光综合治疗肛肠疾病60例临床观察
- 203001型电脑红外光综合治疗系统是我院2003年6月新近引进的红外光治疗仪的升级更新产品,含有红外光治疗、高频电灼、红外光理疗等功能,达到一机多用的功能。总结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 年中对60例肛肠疾病治疗...
- 全大祥邓台燕
- 文献传递
- 2型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肛周脓肿患者脓液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呈阳性的40例T2DM患者(T2DM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率,以40例无T2DM肛周脓肿患者为对照(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脓肿培养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2组培养出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T2DM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67.50%)低于对照组(87.50%),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32.50%)高于对照组(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DM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T2DM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与无T2DM肛周脓肿患者具有明显差异,在T2DM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如果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应尽量避免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尽量选用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亚胺培南等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
- 邓台燕王万里吴彬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肛周脓肿病原菌耐药性
-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再思考被引量:4
- 2021年
-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为痔的治疗提供了新理念,至今已在临床运用20余年。PPH既有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显著优势,也伴发一些并发症,诸多评论不一。笔者就PPH治疗脱垂性痔的病理生理学再认识,结合近期远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技术改进等,了解PPH产生的过程,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近远期效果,以及国内外结直肠肛门外科医生做出的技术改进,并为以后继续服务于临床做依据。
- 王万里邓台燕樊文彬杜忠群
- 关键词:病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