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海光
作品数:
5
被引量:15
H指数:1
供职机构:
百色市气象局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唐毓勇
百色市气象局
曾小团
百色市气象局
岑瀚
百色市气象局
农孟松
广西气象局
张和稳
百色市气象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5篇
天文地球
1篇
农业科学
主题
3篇
降雪
3篇
降雪天气
2篇
孟加拉湾
1篇
数值模拟
1篇
强降雨
1篇
强降雨过程
1篇
物理量
1篇
物理量场
1篇
环流
1篇
环流背景
1篇
降水
1篇
降水模拟
1篇
降雨
1篇
降雨过程
1篇
暴雨
1篇
MM5
1篇
大暴雨
1篇
值模拟
机构
5篇
百色市气象局
1篇
广西气象局
1篇
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5篇
邓海光
3篇
唐毓勇
2篇
曾小团
1篇
农孟松
1篇
张和稳
1篇
岑瀚
传媒
2篇
广西气象
1篇
云南地理环境...
1篇
贵州气象
1篇
2004年滇...
年份
2篇
2006
1篇
2005
2篇
2004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桂西两次强降雨过程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2006年
对2005年8月20日和2006年6月13日发生在桂西的两次强降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场和FY-2C红外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桂西两次强降雨都是在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强烈的上升运动条件下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强降雨过程发生在强烈的不稳定层结区域和K指数高值区。
曾小团
农孟松
岑瀚
邓海光
关键词:
强降雨
环流背景
物理量场
孟湾槽在百色市异常降雪天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05年
通过对1983年12月28日、2002年12月26日百色市两次异常降雪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冬季孟加拉湾槽的发展东移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孟加拉湾槽前暖湿气流异常强盛;这种异常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在低空冷空气堆(冷锋)上发生异常强烈的系统性上升运动,从而导致百色市及其邻近地区出现异常的雨雪天气。
邓海光
唐毓勇
孟湾槽在百色市异常降雪天气中的作用
2004年
通过对1983年12月28日、2002年12月26日百色市两次异常降雪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冬季孟加拉湾槽的发展东移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孟加拉湾槽前暖湿气流强盛,这种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在低空冷空气堆(冷锋)上发生强烈的系统性上升运动,从而导致百色市及其邻近地区出现异常的雨雪天气。
邓海光
唐毓勇
桂西“2005-08-21”大暴雨天气分析与降水模拟
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常规、红外云图、雷达资料对2005年8月21日发生在桂西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发现造成强降雨主要直接影响系统来自低层切变线、高空低槽和地面静止锋。低层切变线是引发强降水的主要系统。低层低涡是在桂西强降水发生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大暴雨过程进行初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的模拟出引发强降水的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系统;对雨带的分布、暴雨中心及其位置的模拟也与实况较为接近。
曾小团
邓海光
农孟松
张和稳
关键词:
大暴雨
MM5
数值模拟
孟湾槽在百色市异常降雪天气中的作用
通过对1983年12月28日、2002年12月26日百色市两次异常降雪天气过程的对比分析,发现冬季孟加拉湾槽的发展东移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于孟加拉湾槽前暖湿气流强盛,这种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在低空冷空气堆(冷锋)上...
邓海光
唐毓勇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