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得志
- 作品数:6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Returned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State Education Ministry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CV核心蛋白与HBV X蛋白协同反式激活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3年
- 目的 探讨HCV核心蛋白与HBVX蛋白的协同反式激活作用。方法 构建表达HCV核心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 .1( )core和表达HBVX蛋白的重组质粒pcDNA3 .1( )X ;转染HepG2 细胞 ,从转录和翻译水平鉴定病毒基因的瞬时表达 ;与报告质粒pSV lacZ共转染HepG2 细胞 ,检测 β 半乳糖苷酶表达活性 ,酶的活性反映了表达的肝炎病毒蛋白对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 增强子功能的影响。结果 构建成HCV核心蛋白及HBVX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pcDNA3 .1( )core、pcDNA3 .1( )X ;在HepG2 细胞均能瞬时表达相应的肝炎病毒蛋白 ;单独共转染试验中pcDNA3 .1( )core、pcDNA3 .1( )X组的 β 半乳糖苷酶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的 4.9、3 .5倍 ,两种质粒共同转染时酶的表达是对照的 9倍 ;表达质粒对 β 半乳糖苷酶表达的激活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结论 HepG2 细胞中表达的HCV核心蛋白和HBVX蛋白均具有反式激活SV40早期启动子 增强子的功能 ,并且两种蛋白的反式激活功能具有协同特性。本试验有助于解释HCV、HBV感染 ,尤其是共同感染的致病
- 刘妍成军邵得志王琳钟彦伟董菁李克李莉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反式激活启动区
-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克隆大鼠肝再生调控相关基因
-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至少承担着5000种以上的生理机能,同时肝脏也是研究生长调节的极好的组织,因为肝脏在受到部分切除或毒性损伤后具有很强的代偿性增生能力.肝脏独有的再生能力在古代就已发现,对肝脏再生机制的研究也已...
- 邵得志
- 关键词:肝部分切除术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肝再生多聚酶链反应表达序列标签
- 文献传递
- 乙型肝炎病毒囊膜中蛋白与白细胞介素18联合基因免疫被引量:20
- 2002年
- 目的 构建HBV囊膜中蛋白核酸疫苗表达载体并免疫小鼠 ,观察白细胞介素 18(IL 18)对基因免疫的辅助作用。方法 构建质粒 pVR10 12 M、pcDNA 3 .1- IL 18,肌内注射法免疫 2 5只Balb/c小鼠 ,3组小鼠分别注射 10 0 μgpVR10 12 ,pVR10 12 M ,pVR10 12 M和 pcDNA 3 .1- IL 18质粒 ,每 2周 1次 ,共 3次。每次免疫 2周后眼眶采血 ,检测血清抗 HBs,第 3次免疫后 2周应用乳酸脱氢酶检测法验证特异性细胞杀伤率。结果 经注射上述质粒后 ,可观察到注射 pVR10 12 M组的小鼠随免疫次数的增加 ,抗 HBs阳性率、抗体滴度均逐步增高 ;同时联用质粒 pcDNA 3 .1- IL 18的小鼠抗 HBs阳性率、抗体滴度均较单独应用 pVR10 12 M组为低 (第 3次免疫后抗 HBs阳性率、抗体滴度两组比较P <0 .0 5 )。细胞毒性实验证实联用组的细胞杀伤率为 (89.0 2± 15 .5 4) % ,较单独应用pVR10 12 M组 (83 .0 8± 14 .0 2 ) %为高 ,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注射质粒 pVR10 12 M可诱导小鼠产生足量的抗 HBs ,并可检测出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联合应用IL 18对特异性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 。
- 董菁成军王勤环刘妍王刚施双双李克邵得志斯崇文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囊膜白细胞介素18基因免疫动物实验
-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激活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增强子的研究被引量:3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的反式激活作用。方法 :以重组质粒pcDNA3 core(含有HCV核心蛋白编码基因 )转染HepG2细胞 ,从转录和翻译水平鉴定核心蛋白的瞬时表达 ;与报告质粒pSV lacZ共转染HepG2细胞 ,检测 β 半乳糖苷酶表达活性 ,酶的活性反映了表达的核心蛋白对SV40病毒早期启动子 /增强子功能的影响。结果 :质粒pcDNA3 core在HepG2细胞瞬时表达核心蛋白 ,共转染实验中pcDNA3 core组 β 半乳糖苷酶的表达是空质粒对照的 5 4倍。结论 :HepG2细胞中表达的核心蛋白具有反式激活SV40早期启动子 /增强子的特性 。
- 刘妍成军邵得志王琳钟彦伟夏小兵
- 关键词:反式激活多瘤病毒猕猴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丙型肝炎HCV
- 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克隆化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差异表达基因的cDNA文库,并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全长序列.方法:分别提取肝脏部分切除术后24h以及对照大鼠肝脏mRNA,以之为模板合成cDNA,称为测试和驱动.酶切消化后将测试分成两组,分别与不同的接头连接,分别与驱动进行杂交,然后混合两份杂交液,加入过量的驱动不经变性进行第二次杂交即消减杂交.之后进行两次PCR扩增,将产物克隆入质粒载体,构建差显文库,测序后以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基因全序列,并用软件分析其蛋白结构.结果:成功构建大鼠肝脏部分切除术后的cDNA差显文库,消减效果良好.将所得的部分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择一个未知序列,通过同源引物反转录PCR的方法克隆到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全长序列,并初步分析了其蛋白结构.结论:确定了大鼠肝再生相关蛋白LRRP1的基因序列,并证明其在大鼠肝再生过程中高度表达.
- 王刚刘妍牟劲松洪源邵得志张耀新李莉成军
- 关键词:肝再生肝切除术PCR技术
- 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人同源基因是一种新型琥珀酸脱氢酶的亚单位编码基因
- 2004年
- 目的: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克隆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LRRP1的人的同源基因,阐明LRRP1 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为研究肝脏再生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建立的核苷酸数据库(GenBank)以及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搜索分析软件(BLASTN),以大鼠的LRRP1的cDNA序列作为参照,对于人的同源性cDNA序列进行搜索分析,寻找人的LRRP1 的同源基因序列.利用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的势据库以及相应的同源蛋白序列的搜索分析,阐明人LRRP1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已知蛋白序列的同源性,从而根据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相似性,对于新克隆基因进行功能方面的预测分析.应用在线软件的分析,对于人LRRP1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进行分析预测,分析其氨基末端序列是否具有信号肽序列,以判断人LRRP1蛋白是否是一种可以分泌表达的蛋白;同样对人LRRP1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进行在线软件的分析,对于人LRRP1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以及其他类型的修饰位点进行预测. 结果:人的LRRP1的编码基因由480 nt组成,编码产物由159 aa组成.人LRRP1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序列与人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D、牛琥珀酸脱氢酶亚单位D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为79%(126/159),78%(123/156).人LRRP1是一种分泌蛋白,在其分子结构中具有N-糖基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豆蔻脂化修饰位点. 结论:人LRRP1蛋白是一种新型的琥珀酸脱氢酶的亚单位编码基因.
- 成军王刚刘妍邵得志张玲霞陈菊梅
- 关键词:肝再生相关基因琥珀酸脱氢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