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飞扬

作品数:8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烧伤
  • 2篇细菌
  • 2篇耐药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关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脓毒症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血清
  • 1篇血清APN
  • 1篇严重烧伤
  • 1篇药性分析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机构

  • 8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8篇邹飞扬
  • 4篇刘德贝
  • 4篇夏先考
  • 3篇曹艳林
  • 2篇吴建华
  • 2篇徐向荣
  • 2篇王进勇
  • 1篇王小兰
  • 1篇赵春林
  • 1篇雷鸣
  • 1篇张承德
  • 1篇林立中
  • 1篇朱志英
  • 1篇杨明明
  • 1篇龚海南
  • 1篇李莉莉

传媒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76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 T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Lp-PLA2、HCY水平,并行相关分析。[结果]①脑梗死组的Lp-PLA2、HCY、IM 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1)。②脑梗死组易损斑块的比例(39.2%)明显高于对照组(14.3%),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③易损斑块组血清Lp-PLA2、IM T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且两者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④稳定斑块组血清Lp-PLA2、HCY和IM T均高于无斑块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⑤血清Lp-PLA2辅助识别易损斑块特异性高于 HCY。[结论]与 HCY比较,血清Lp-PLA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相关性更好;血清Lp-PLA2能反映斑块的不稳定,可作为临床预测脑梗死的血清学指标。
曹艳林周韦霖刘德贝雷鸣邹飞扬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酶A
乌司他丁联合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谷氨酰胺对严重烧伤患者营养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等氮等热卡的肠外营养,给予38例对照组患者同时口服甘氨酸为安慰剂,42例观察组接受乌司他丁联合谷氨酰胺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创面脓毒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血清谷氨酰胺浓度、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期间创面脓毒症发生率分别为21.4%和57.9%,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0d观察组血清谷氨酰胺浓度、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IgG、IgM、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联合应用乌司他丁与谷氨酰胺,可显著提高谷氨酰胺水平,促进机体蛋白合成及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王进勇徐向荣邹飞扬
关键词:烧伤乌司他丁谷氨酰胺免疫
活体线索细胞分级法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价值
2007年
【目的】探讨活体线索细胞分级法在诊断细茼性阴道痛(BV)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功能超高倍显微镜分析仪(THMMDI-UP)查找线索细胞并计算其在上皮细胞中所占的百分比进行分级。【结果】BV病人与非BV病人中线索细胞为+的比例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线索细胞为++~++++所占比例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当线索细胞达到++以上时,对BV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5%。【结论】活体线索细胞分级可作为BV诊断的半定量指标,且操作简单,无需染色,优于传统的革兰染色分级法。
邹飞扬王小兰吴建华夏先考
CLSI新判断标准下肠杆菌的耐药监测与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新折点下的耐药监测,更好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双纸片增效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法(ESBL)筛选及确证试验。K-B法和琼脂稀释法进行直径和肉汤稀释法(MIC)值测定后计算耐药率。结果新规则下总体耐药率升高,其中头孢噻肟耐药率高达67.0%,但与ESBL阳性规则下的耐药率比较,头孢他啶,氨曲南的敏感率显著提高,头孢他啶耐药率55.2%,氨曲南耐药率50.2%。结论多重耐药模式确证以前的规则不可靠,一部分不能使用的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显著性提高,新规则下三代、四代头孢总体耐药率上升,使临床大量求助其他类型药物,给感染控制提出巨大挑战。
杨明明林立中邹飞扬夏先考
关键词: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药率
超敏CRP、IL-6及PCT对新生儿脓毒症早期诊断的意义被引量:30
2010年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CRP)、IL-6、降钙素原(PCT)及中性粒细胞杆状核/分叶核比值的测定在新生儿脓毒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患脓毒症的新生儿90例,采静脉血测定其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超敏CRP、IL-6及PCT,同时做血常规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其统计学意义。结果新生儿脓毒症时超敏CRP、IL-6、PCT、杆状核/分叶核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RP、IL-6、PCT、杆状核/分叶核比值及动态检测对新生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疗效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刘德贝曹艳林邹飞扬吴建华夏先考
关键词:脓毒症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
Chemclin600检测系统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分析灵敏度与功能灵敏度的验证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项目的检测低限和功能灵敏度进行验证。方法制备两组不同的样品,一组为HBsAg空白样品,对空白样品进行连续10d重复性实验,验证HBsAg的检测低限;另一组为系列低浓度的HBsAg样品,对其也进行连续10d重复性实验,验证其功能灵敏度。结果 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测定HBsAg的最低检测限为0.4ng/mL,与科美生物厂家产品说明书吻合,其最低检出量应不高于1.0ng/mL;功能灵敏度验证值为1.0ng/mL,与科美生物厂家产品说明书符合(<1.2ng/mL)。结论 Chemclin 600检测系统检测HBsAg的检测低限和功能灵敏度均符合厂商的声明。此系统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HBsAg检验结果,适合于临床应用。
曹艳林刘德贝邹飞扬夏先考
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分析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烧伤创面感染的防治提供相关研究基础。方法选取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 981例烧伤患者中310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对其早期创面病原菌进行检测,并分析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 2 981例患者共出现355例创面感染,感染率11.9%,其中45例合并其他器官感染;共分离出病原菌3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5株占53.2%,以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为主,革兰阳性菌147株占44.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2.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及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及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结论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且多数病原菌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中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行预防感染处理,并佐以相应支持治疗,避免病原菌产生交叉耐药性或变异,保证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王进勇邹飞扬李莉莉徐向荣张承德朱志英龚海南
关键词:烧伤创面感染耐药性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PN与NT—proBNP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N末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与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CHF患者63例,根据1994年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分为Ⅱ级17例,Ⅲ级28例,Ⅳ级1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身高、体重、血脂、APN、NT—proBNP,计算体重指数,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CHF患者血清APN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明显升高,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CHF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APN、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数转换的血清APN水平与血清NT—proBNP呈明显正相关(r=0.7u,P〈0.01)。【结论】联合监测血清APN和NT—proBNP水平对于判断CHF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德贝赵春林邹飞扬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A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