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邾根栩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病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早期肠内营养
  • 2篇腺炎
  • 2篇空肠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冠心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肠管
  • 2篇肠内
  • 2篇肠内营养
  • 1篇导丝
  • 1篇导丝法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造影术

机构

  • 4篇南京市浦口区...
  • 2篇南京市第一医...
  • 1篇淮安市第二人...

作者

  • 6篇邾根栩
  • 1篇王崇高
  • 1篇刘福生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临床分析冠心病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动态心电图与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效果。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漏诊率低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率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心病的特异度为94.34%,敏感度为92.23%,准确度为93.34%。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用于冠心病诊断中,有较高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可提高诊断率,降低漏诊率,且具有较高安全系数,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刘福生邾根栩闻源
关键词: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心病
冠状动脉CTA成像检查前沟通的价值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患者进行检查,取得满意的效果。像(以下简称冠脉cta)技术的出现为冠心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易于普及的诊断方法,目前这种无创伤性的血管造影越来越被临床医生和广大患者所接...
邾根栩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
CT冠状动脉成像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评价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临床症状表现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术,对冠状动脉各节段采用目测法判断冠脉狭窄程度,两周内再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定性诊断,观察64排螺旋CT在大于50%冠状动脉狭窄上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CT冠状动脉成像术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各节段;对大于50%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符合率为94.2%,其敏感度为78.0%、特异度为96.7%、阳性预测值为79.2%、阴性预测值为96.5%。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脉狭窄病变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其安全无创,可作为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初筛项目。
邾根栩
关键词: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疾病老年
二种引导法置鼻-空肠肠管作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2013年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行早期肠内营养目前已成为共识E川,经鼻一空肠肠管肠内营养因能够减少肠内胰腺分泌液,减少肠细菌移位,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并早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置管方法目前有盲置法、胃镜及x线引导法等,置管方法不同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也不一样。盲置法因导管置人位置不确切目前已基本不采用。胃镜和X线引导置人方法各有利弊。本文比较两种不同置管方法对其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影响。
宋勇罡王崇高邾根栩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急性胰腺炎引导法肠管空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X线引导下血管导丝法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2013年
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早期肠内营养目前已成为临床共识,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已成为营养支持的重要措施.笔者于2008年12月~2013年1月间,对本院收治的5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别采用X线引导下血管导丝法及胃镜引导法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邾根栩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X线引导导丝法急性胰腺炎经鼻空肠管
胃间质瘤的CT诊断和良恶性分析
2010年
邾根栩
关键词:胃间质瘤CT诊断消化道间叶性肿瘤良恶性分子生物学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