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叙永县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列琳
作品数:
16
被引量:75
H指数:5
供职机构:
苏州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张学光
苏州大学
张毅
苏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夏学鸣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刘征辉
苏州大学
王江方
苏州医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6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4篇
细胞
11篇
白血
11篇
白血病
9篇
急性
5篇
白细胞
5篇
白细胞介素
4篇
细胞性
4篇
免疫
4篇
急性白血
4篇
急性白血病
4篇
白血病患者
4篇
病患
3篇
亚群
3篇
髓细胞
3篇
髓细胞白血病
3篇
细胞亚群
3篇
急性白血病患...
3篇
白细胞介素6
3篇
T细胞
3篇
T细胞亚群
机构
15篇
苏州医学院
4篇
苏州医学院附...
2篇
苏州大学
1篇
苏州市第二人...
作者
16篇
郑列琳
15篇
张学光
7篇
张毅
5篇
王江方
5篇
刘征辉
5篇
夏学鸣
4篇
茅子均
4篇
谢炜
3篇
阮长耿
3篇
薛永权
2篇
刘蓓玲
2篇
钱黎
2篇
陆廷伟
2篇
朱学东
2篇
李明
2篇
周岱
2篇
周幽心
2篇
夏学鸣
2篇
鲍耀东
2篇
李新燕
传媒
7篇
中华血液学杂...
3篇
苏州医学院学...
2篇
标记免疫分析...
1篇
中国肿瘤生物...
1篇
中国免疫学杂...
1篇
中华内科杂志
1篇
肿瘤
年份
1篇
1998
3篇
1997
7篇
1996
2篇
1995
2篇
1994
1篇
1993
共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八种粘附分子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异常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分析了38名正常人和2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细胞表面CD11a、CD11b、CD54、CD44等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肿瘤细胞上表达的CD11b、CD18和CD54降低,CD44升高;CD11a在B-ALL和混合型ALL表达减弱,在T-ALL增强。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表面CD54、CDw49b表达亦降低。认为粘附分子可能参与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王江方
张学光
张毅
郑列琳
茅子均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急性
粘附分子
γδT 细胞在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抗白血病作用
被引量:2
1997年
γδT细胞在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抗白血病作用李新燕张学光谢炜刘征辉郑列琳夏学鸣朱学东γδT细胞是T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类。尽管其在外周血中仅占T淋巴细胞的1%~10%,但愈来愈多的实验证实,γδT淋巴细胞是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御屏障,能清除病原微生...
李新燕
张学光
谢炜
刘征辉
刘征辉
夏学鸣
郑列琳
关键词:
白血病
ΓΔT细胞
外周血
抗白血病
人浆细胞分化抗原SI_4和SI_6特性研究
1993年
研究人浆细胞分化抗原SI_4和SI_6的组织分布特征和分子特性的结果表明:SI_6主要表达在人正常和恶性浆细胞表面。SI_6抗原分子量为210kD(非还原状态)或180/32kD(还原状态)。该抗原从B淋巴母细胞阶段起弱表达,至浆细胞阶段显著增强。SI_4从静止B细胞阶段起弱表达,至浆细胞阶段亦显著增强。SI_4抗原分子量为180kD(还原状态)的单肽链结构。本文结果对于研究人正常和恶性浆细胞的分化、发育、生物学特性和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分类及生物学治疗具有意义。
张学光
张毅
郑列琳
李明
徐兴娣
陈荣珍
茅子均
关键词:
浆细胞分化
抗原
白细胞介素6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及其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和粘附行为的探讨
被引量:11
1996年
分析了58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和10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及其骨髓基质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白血病细胞上表达的CD11a、CD11b、CD18、CD34、CD44、CD49d和基质细胞上表达的CD54,CD49b均有显著性改变(明显下降或显著增高);同时,来自ALL的基质细胞在粘附分子表达和粘附行为上亦不同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认为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ALL的发病机制。
王江方
张学光
张毅
郑列琳
刘征辉
夏学鸣
茅子均
关键词:
白血病
粘附分子
骨髓基质细胞
ALL
小鼠静脉内注射白细胞介素8对动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8(rhIL8)动员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rhIL8单独或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给BALB/c小鼠静脉内注射,观察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增殖能力;并将PBMNC回输给经致死性照射(7.5Gy60Coγ射线照射)的BALB/c小鼠,观察其造血重建功能。结果:每只小鼠单独注射rhIL830μg15分钟后,外周血中混合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ix)数量达峰值[(194±61)×103/L],比对照组[(7±3)×103/L]明显升高;外周血中ckit+Sca1+细胞为(3186±517)×103/L,亦比对照组[(644±341)×103/L]明显升高;联合注射rhGCSF则可使外周血CFUMix和ckit+Sca1+细胞分别增高至(790±48)×103/L和(10729±2339)×103/L。单独注射rhIL8后动员的PBMNC回输给致死性照射的BALB/c小鼠,其外周血中骨髓造血重建活性(MRA)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联合rhGCSF组外周血中MRA细胞数可达(356.3±87.7)×1?
张毅
朱剑昆
张雁云
刘继明
刘继明
李新燕
邱玉华
谢炜
李新燕
冯丽瑾
刘蓓岭
朱学东
谢炜
张学光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8
G-CSF
造血干细胞
去脑垂体大鼠免疫耐受性诱导及产生机制探讨
1996年
为控制垂体移植免疫排斥.利用供体Wistar大鼠活化脾细胞(ASC)和(或)环磷酰胺(CP)对去垂体SD大鼠进行免疫耐受诱导,同时检测受体T细胞业群、细胞因子及MLR。结果ASC5×107/0.5ml/周2次或ASC联合CP20mg/kg·d2周,使移植皮片MST明显延长。致耐受体CD+3、CD+4、CD+8细胞以及IL—2、IL——6和TNF显著低于排斥组。MLR显示,受体对特异抗原产生反应。表明ASC和(或)CP能诱导去垂体大鼠的免疫耐受,其机制与T细胞业群对特定抗原的免疫无反应性及参予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水平下降有关。导师.P<0.01定[12]rIL一6标准品(法国Klein博士赠),四甲基偶素华盐(MTT,瑞士)。1.7.3TNF的检测:按TNF敏感细胞株L929增殖法[13]。TNF标准品(法国Klein博士赠)。1.8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取正常、去脑垂体及诱导耐受皮肤移植后的SD大鼠脾,制成脾细胞4×108/L作为反应细胞。取Wistar大鼠和BAbl/c小鼠的经丝裂霉素处理的脾细胞8X10/L作为刺激细胞。各组用含5%正常大鼠血清,100mg/L庆大霉素,25mmolHEPS。
周幽心
周岱
朱风清
鲍耀东
张学光
郑列琳
关键词:
免疫耐受性
T细胞亚群
垂体切除术
垂体移植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可溶性白介素6受体含量测定
1995年
采用生物学方法和ELISA,分别检测了2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20名正常人血清中IL-6和sIL-6R80kD水平。正常人血清IL-6水平低于5kU/L,sIL-6R80kD平均为5.00±4.64μg/L。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L-6、sIL-6R80kD水平明显增加(P<0.01),提示IL-6和sIL-6R80kD协同作用可能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朱娟
王江方
谢炜
刘蓓玲
钱黎
郑列琳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6
受体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检测
被引量:13
1997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唐晓文邵景章张学光张毅李建勇郑列琳谢炜王爱青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造血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等临床及实验室结果均支持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再障发病中所起的作用,然而对T细胞...
唐晓文
邵景章
张学光
张毅
李建勇
郑列琳
谢炜
王爱青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细胞亚群
外周血
诱导免疫耐受控制垂体移植免疫排斥Ⅰ.去脑垂体大鼠免疫耐受性的诱导
1996年
在立体定各仪经耳去除交系SD大鼠脑垂体基础上,用不同剂量近交新生的Wistar大鼠制成活化脾细胞和环磷酰胺进行诱导免疫耐受性的研究。结果:活化脾细胞5×10^7/0.5ml/W或5×10&6/0.5ml/W联合环磷酰胺20mg/kg/d持续2周后,去脑垂体大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自下而上时间分别为MST〉33.5天和MST〉47.8天。
周幽心
鲍耀东
周岱
朱凤清
陈忠平
张学光
郑列琳
关键词:
垂体
免疫耐受
免疫排斥
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血TirA^+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初步观察
1994年
5例正常人骨髓血TirA+细胞占2.1%~9.0%,急性白血病患者中,3/4病例T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3/4例急性杂合性白血病骨髓血TirA+细胞>10%,显著高于正常人和急性非T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骨髓血中TirA+细胞的表达均<10%。大部分患者骨髓血CD_4/CD_比值显著倒置。
张毅
张学光
陆廷伟
郑列琳
李明
茅子均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血液恶性肿瘤
T细胞
全文增补中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