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蓉妮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文物
  • 4篇伦理
  • 3篇盗掘
  • 3篇遗址
  • 3篇考古
  • 3篇公约
  • 2篇学术
  • 2篇学术伦理
  • 2篇遗址保护
  • 2篇文化财产
  • 2篇财产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规范
  • 1篇知识
  • 1篇知识产权
  • 1篇知识产权制度
  • 1篇知识创新
  • 1篇知识经济
  • 1篇知识扩散
  • 1篇知识生产

机构

  • 7篇北京科技大学
  • 7篇中南大学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0篇郑蓉妮
  • 6篇梅建军
  • 1篇古祖雪
  • 1篇蒋美仕
  • 1篇潜伟
  • 1篇冯粤

传媒

  • 2篇衡阳师范学院...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求索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70年UNESCO公约对文化财产非法流转的规制及其效力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使文化财产免于偷盗、非法挖掘和非法出口的危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0年制定通过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该公约在防止文化财产非法流转的效力上存在缺陷,体现在出口许可证制度、偷盗或非法出口文化财产的进口限制、对善意购买人的补偿机制、危机条款、对经销商的管制程度等方面。1995年UNIDROIT公约弥补了1970年UNESCO公约的某些不足。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扩展了偷盗物的范围,非法挖掘的文物被视为偷盗物,并且公约对是否是审慎购买人设置了一定标准。
郑蓉妮梅建军
美国公共考古教育的实践与启示被引量:5
2013年
考古遗址因盗掘而遭到破坏,使得人类了解自身历史的机会失去。对公众进行考古教育是解决此问题的长久之计。美国在公共考古教育领域做出了典范,建立了从联邦、州一级政府机构到专业组织和团体共同开展考古教育的机制。公众考古教育的形式包括教师培训、课程指南、田野学校、发掘计划、公共讲座、图书、教育网站、电视教育片、展览等。考古教育目的是与公众分享考古发现,提升公众对古学的认知水平和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郑蓉妮梅建军
关键词:盗掘遗址保护
知识产权制度:知识经济的法律制度被引量:1
2001年
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新时代的主导经济模式。知识产权也将上升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产权。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知识的不断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对于创新能力的发挥必将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古祖雪郑蓉妮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产权制度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扩散知识应用
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文化系统
2004年
文化系统的结构分化和科技自身独立发展的内在需求共同导致了科学文化的孕育、诞生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分离 ;这种结构分化与文化系统的要素整合又导致了两种文化相互吸引与排斥、同化与异化、竞争与合作、冲突与融合等互动关系的表现形式 ;并且这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 ,既是一个由上述两大类对立统一的互动形式不断反复地进行此消彼长的辩证否定过程 ,又是该两类互动形式交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动态演变过程。两种文化之间由此不仅形成了相克相分、互立互制 ,而且形成了相生相合、互渗互补。
蒋美仕郑蓉妮
关键词:文化科学文化人文文化
研究盗掘文物的学术伦理问题评析
2014年
研究盗掘或来历不明文物的现象在学界由来已久。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研究行为的正当性在欧美国家日益受到质疑、并成为广泛争议的问题。在赞成对盗掘文物开展学术研究的学者看来,对盗掘文物进行研究能获得某些历史信息,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而反对者则认为,这类文物由于失去了考古背景,其研究价值大打折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行为间接地鼓励了盗掘和文物非法贸易,从而加剧了对古代文化遗址的破坏。本文将简述欧美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论辩,并介绍美洲考古学会制定的相关伦理准则,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引起更多学界同仁对研究盗掘文物所涉及的学术伦理问题的关注。
郑蓉妮梅建军潜伟
关键词:考古遗址学术伦理
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重典《文化财产公约执行法案》
2013年
1983年,美国通过了《文化财产公约执行法案》,成为国际公约的成员国。依据该执行法案,当1970年公约其他成员国的考古或人种类材料因劫掠而面临危机时,美国将对此类文物实施进口限制。该法案体现了文物进口大国在打击劫掠与非法文物贸易问题上所作出的努力。本文同时考察分析了围绕该法案的制定和通过,美国社会以艺术品经销商和考古学者为代表的团体之间所存在的文物保护理念分歧,及其所折射出来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局面。
郑蓉妮梅建军
关键词:文物考古
守法与幸福的辩证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幸福不同于快乐,它不仅仅是个人主观的心理感受,更是为追求理想目标不懈奋斗的动态过程。在现代化的法制社会里,只有通过守法的基本途径,才能实现幸福这一人生的终极目的。但是在守法过程中,社会幸福和个体幸福有可能会发生冲突。这就更需要通过守法,尤其是通过积极守法,才能使二者达到平衡与和谐。
冯粤郑蓉妮
关键词:辩证关系社会幸福法学伦理学
文物鉴定所涉职业伦理问题评析
2014年
分析鉴定考古材料属于科学研究行为,关注和强调的是认知的客观性。但对来历不明或盗掘文物进行研究鉴定,可能使文物学术价值转化为市场商业价值。文物的商业化——为了个人利益文物作为商品被利用——将导致对考古遗址的破坏,摧毁增进人类知识的基础。公共利益原则是科学活动的基本伦理原则。西方学界已认识到文物鉴定事关考古学职业伦理,对科学行为与伦理责任之关系进行了反思并制定了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
郑蓉妮梅建军
关键词:文物鉴定伦理规范
使用劫掠文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学术伦理问题被引量:1
2011年
美国学者Christopher Donnan使用盗掘文物进行学术研究事件引发了学界讨论。赞成者认为,考古学家应该对劫掠文物开展研究,尽其所能从这些文物中拯救出某些信息以弥补由劫掠所带来的损失。反对者认为,从考古背景中脱离的劫掠文物已经失去学术研究价值,并且研究此类文物可能因增加其商业价值而带来新一轮劫掠。针对此问题,美国考古学会制订了新的期刊编辑原则并修改了学会的伦理规范。论文提出,欧美学界对使用劫掠文物进行学术研究所涉及的伦理问题的讨论,值得中国学界予以关注。
郑蓉妮梅建军
关键词:学术伦理
西方遏制盗掘与非法文物交易的历史研究
考古是通过对古代遗存的研究来了解人类历史的科学。考古不只是发现器物,还要记录其被发现的背景:地层情况、器物的原始出处、与其他一起发现的物品的排列关系等。这些互相联系着的信息构成了完整的考古背景信息,它们是考古学家解读历史...
郑蓉妮
关键词:国际公约道德规范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