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戎

作品数:23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戏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戏剧
  • 7篇表演
  • 5篇教学
  • 4篇艺术
  • 3篇学科
  • 3篇话剧
  • 2篇学科建设
  • 2篇演出
  • 2篇演艺
  • 2篇艺术院校
  • 2篇院校
  • 2篇人民
  • 2篇视学
  • 2篇土戏
  • 2篇曲艺
  • 2篇中外戏剧
  • 2篇文艺
  • 2篇戏剧艺术
  • 2篇教育
  • 2篇焦菊隐

机构

  • 23篇中央戏剧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人民政治...

作者

  • 23篇郝戎
  • 1篇周泉
  • 1篇周星
  • 1篇胡智锋
  • 1篇孙大庆

传媒

  • 8篇戏剧(中央戏...
  • 3篇艺术教育
  • 3篇艺术评论
  • 1篇新华文摘
  • 1篇中国戏剧
  • 1篇芒种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政协
  • 1篇中国文艺评论
  • 1篇山东艺术
  • 1篇现代青年
  • 1篇中国新闻发布...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07
  • 1篇200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之践行——中央戏剧学院《樱桃园》表演创作札记
2015年
2014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17位教师参加了由俄罗斯知名导演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彼得罗夫执导的契诃夫名剧《樱桃园》的排演。作为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示范演出,《樱桃园》的中青年教师身体力行,以扎实严谨的创作态度,为观众和学生奉献了一台充满诗意和学术活力的作品。作者以自己参与演出的实践经验,通过以实践促理论、以创作促教学、建立学术自信等方面阐述了对于《樱桃园》的表演创作探索。
郝戎
关键词:《樱桃园》表演创作文化差异
关于“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建设之破题与破局被引量:17
2020年
"新文科"建设需要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强调新技术的学科融入,强化学科间的跨越融通,实现价值共享,其目的是培育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及系统理论,并努力建成"中国学派"。而要想切实真正地破解其题旨内涵,还应将其放到学科与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逻辑及人才培育成长与时代创新规律的背景下考察,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要求具体分析和对位性建设,方能真正地"破题"与"破局",将"新文科"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落到实处。
郝戎孙大庆
关键词:人才成长规律
李默然——中国演剧体系的践行者
2023年
中国话剧自春柳社演剧始,百年间涌现多位戏剧大师,如欧阳予倩、田汉、焦菊隐、袁牧之、金山、黄佐临、赵丹、石挥等,他们在北京、上海等地追求建立“中国的表演体系”。东北黑土地之上,亦有一位“中国演剧体系”的践行者,即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李默然先生。
郝戎
关键词:表演体系戏剧大师践行者焦菊隐春柳社
发挥特色优势,推进文艺繁荣,建设教育强国被引量:1
2023年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学习领会、思考在先、谋划在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于高校来说,以下几个方面无疑是重点、要点,即推动高校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人才供需联动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校深化基础研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动高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
郝戎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强国现代产业体系优势学科自立自强
传承延安精神 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贡献中戏力量
2022年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作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继承者之一,中央戏剧学院继承光荣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秉持为民族复兴服务、为建设新中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创作了许多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作品。
郝戎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艺文艺人才延安精神《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人民服务民族复兴
表演工作室综述
2005年
郝戎
关键词:表演教学工作室
表演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被引量:3
2007年
一。完成”从生活中来”到“剧本制约”的过渡 四百年前,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就说过:“表演的目标,由古迄今,都是为了忠实地再现人类的本性。”
郝戎
关键词:表演教学《哈姆雷特》莎士比亚剧本本性忠实
关于教师版《樱桃园》排演的思考
2016年
2014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17位教师在俄罗斯知名导演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彼得罗夫的指导下,将《樱桃园》这部110年来经久不衰的契诃夫名作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次演出是中央戏剧学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组成部分,是学院对青年教师“既是舞台上神采飞扬的艺术家,同时又是知识渊博的教授学者”这一要求的践行。这也是在时隔30年后,中戏教师们再次集体登上戏剧舞台。2016年,中戏版《樱桃园》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首都剧场演出达40余场,广受好评。舞台上没有明星大腕,没有无聊炒作,让观众将焦点聚集在戏剧或者演出本身始终是我们的追求。
郝戎
关键词:《樱桃园》排演戏剧舞台国家大剧院演出本表演专业
“给予型”教学向“索取型”教学的转变——艺术院校表演专业高年级教学观念的思考
2007年
中央戏剧学院从建院到现在已经有58年的历史了。在这半个多世纪中表演系培养出了大批的演员、明星和表演艺术家,这与表演系一贯秉承“双管齐下”的教学原则分不开的:一方面,在教学中以现实主义为基础,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这一传统是必须保持并不断发扬的,如果连生活的基础都否定掉了,没有生活的表演所表现的东西必然都是杜撰的,虚假的,表演教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中央戏剧学院非常注重表演基础教学,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内部素质的培养和挖掘。通过台词、形体以及表演诸元素的训练,最大潜能地开掘学生的内、外部素质。开掘内部素质就是通过训练开掘演员的感受能力、适应能力、想象力、幽默感、爆发力等。开掘外部素质就是通过台词课、形体课等专业课来训练学生的咬宇、发声、以改善音质、培养气质等。
郝戎
关键词:表演专业教学观念艺术院校高年级表演艺术家
从当下戏剧现状看中国话剧对传统的传承与弘扬被引量:3
2017年
话剧艺术在中国走过的百年历程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精神财富,而中国话剧的优秀传统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被传承与弘扬,更值得我们反思。
郝戎
关键词:中国话剧传承戏剧精神财富话剧艺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