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郝玉金

郝玉金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诊治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手足口病患儿
  • 1篇迁延
  • 1篇重症
  • 1篇危重
  • 1篇危重症
  • 1篇小儿
  • 1篇小儿迁延性
  • 1篇慢性
  • 1篇慢性腹泻
  • 1篇慢性腹泻病
  • 1篇患儿
  • 1篇过敏原检测
  • 1篇儿童
  • 1篇腹泻
  • 1篇腹泻病
  • 1篇IGG检测

机构

  • 2篇新乡市中心医...

作者

  • 2篇娄莹
  • 2篇尚莹
  • 2篇可秋萍
  • 2篇郝玉金
  • 1篇王桂芳
  • 1篇张建华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食物特异性抗体IgG检测对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诊治的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食物特异性抗体IgG检测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就诊的36例病因未明确的诊断为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的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根据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G的实验结果,实验组采用饮食调整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原饮食方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升高以鸡蛋(66.67%)最多见,两组特异性抗体IgG升高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实验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6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定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G在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中有重要意义,结合其结果进行饮食调整对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效果明显。
娄莹尚莹可秋萍郝玉金
关键词:慢性腹泻
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预警指标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OI:10.3969/j.issn.)危重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寻找发生HFM;;DOI:10.3969/j.issn.危重症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对2010年3-9月新乡市中心医院73例HFM;;DOI:10.3969/j.issn.危重症患儿和新乡市传染病医院90例重症HFM;;DOI:10.3969/j.issn.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HFM;;DOI:10.3969/j.issn.诊断标准按照我国卫生部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的临床诊断标准。结果重症症HFM;;DOI:10.3969/j.issn.患儿发生危重症前表现出以下特点:持续高热(≥39℃)、精神萎靡或嗜睡、肢体抖动或震颤、血压持续高、心率快、血糖高、呼吸节律改变、末梢循环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双肺闻及啰音等。采用单因素行×列卡方及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血压持续高、心率增快、血糖升高、呼吸节律改变、末梢循环差、双肺闻及啰音是HFM;;DOI:10.3969/j.issn.危重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HFM;;DOI:10.3969/j.issn.危重症的早期预警指标。结论根据对重症HFM;;DOI:10.3969/j.issn.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血糖、末梢循环、双肺啰音的密切观察,能够对危重症的发生进行早期预警。
可秋萍娄莹刘传振张建华王桂芳尚莹郝玉金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