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锋
- 作品数:30 被引量:20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方法:2013年我院CSSD在传统质量控制基础上实行改良质量监控,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2012、2013年的灭菌效果和感染控制情况。结果:2013年手术器械清洁度抽验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卫生学检查合格率分别为99.43%、85.71%、96.15%明显高于2012年的95.57%、73.68%、87.50%(P<0.05);2013年因消毒供应工作失误院内感染率为2.27%,明显低于2012年的8.18%(P<0.05)。结论:对CSSD进行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医院感染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 李翠娟钟振锋梁爱群
-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
- 广东省265所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管理状况与指标调查
- 2024年
- 目的评估广东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管理和指标状况,为推动区域内病原学送检质量改进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系统报送方式,调查广东省21个地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管理状况,信息系统功能以及病原学送检率指标信息。分别于2023年7月15日—8月8日对哨点监测医疗机构进行基线调查,11月7—30日启动非哨点监测医疗机构基线调查,2024年1月15—30日完成所有医疗机构指标信息调查。结果共调查265所医疗机构,三级医疗机构在成立专项工作小组(83.98%)、制定专项行动改进方案(79.01%)、建立病原学送检率管理制度(91.71%)、制定管理考核方案(76.80%)的比率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级医疗机构在具备各项信息系统功能的比例上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均P<0.05)。三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61.07%)及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88.00%)均高于二级医疗机构(均P<0.05)。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中,妇幼保健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高于其他类型医疗机构,其他专科医院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最高,中医院联合使用重点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级医疗机构在管理策略及信息化建设方面比二级医疗机构更具有优势,二级医疗机构需要更多指导与支持。专项行动应加强对不同等级及类型医疗机构病原学送检率指标的监测与分析,更有效提升质量改进水平。
- 陈家劲钟振锋王诗韵黄婷陈淑贤朱晨李轶男彭莉利莫元春陈敏珊林伟青曲秀娟于芳李致兴孙树梅
- 关键词:抗菌药物
- 中山市某医院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监测分析某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感染的分布动态和变化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以及评价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综合性教学医院2002-2006年具有明确医院感染的659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61,P<0.01),2003年以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医院感染主要分布部位为呼吸道,其中又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8.95%,其次为泌尿道,占10.89%。中医康复科,神经外科,血液内科的医院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各年度检出菌株数排在前2位的病原菌分别是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真菌所占的比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连续动态的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可以把握医院感染的变化趋势。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和高危人群的专项监测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曾伟英聂绍发萧帼穗王宏钟振锋王莉
- 关键词:医院感染感染率病原菌
- 某医院手卫生调查分析
- 洗手是阻断因医务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对降低医院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表明,保持洗手的习惯,良好的依从性可使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率降低。可见注意手部卫生可降低手上的细菌量尤其是致病菌,从而降低通过手传播疾病的可...
- 萧帼穗钟振锋
- 关键词: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手部卫生
- 文献传递
- 体外膜肺氧合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了解接受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03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ECMO辅助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15例(34.88%),24例次(55.8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12例次,50.00%)为主;其次是血液系统(6例次,25.00%)、皮肤和软组织(5例次,20.83%)等。分离病原体2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9株(67.86%),革兰阳性球菌7株(25.00%),真菌2株(7.14%);主要分离自痰标本(12株,42.86%),其次为血标本(9株,32.14%)和伤口分泌物标本(6株,21.43%)等。ECMO治疗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ECMO辅助时间、并发症、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尿管有关。结论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应针对相关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ECMO术后医院感染的发生。
- 曾伟英萧帼穗钟振锋荣丽娟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医院感染病原菌
- 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院感问题及对策
-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逐年提高,从硬件建设到日常服务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开展了院感监测、消毒隔离、手卫生管理、手术室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监管等工作.
- 钟振锋
-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
- 中山市口腔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行为及教育依从性调查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中山市口腔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个人防护及教育依从性,为完善职业防护策略及教育平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口腔科工作性质、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方式和自身防护的要求,设计了调查表,对中山市28所医疗机构口腔科14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资料,工作情况,过去一年中锐器伤及报告、预防用药情况,教育情况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0名口腔医护人员中,戴口罩、穿工作服、接诊前后洗手及干手后戴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已经普及;但正确洗手、干手、治疗每个病人使用新防护口罩等防护措施,各级口腔医疗机构存在差异,民营及一级医院口腔医护人员个人防护行为及教育依从性比二级、三级医院低。结论各级口腔医疗机构要重视感染控制及继续教育问题,每一级别人员都应进行继续教育。
- 胡玲钟振锋荣丽娟胡杰恩贾金玲
- 关键词:口腔教育依从性
- 老年科医用织物污染情况调查与抗菌织物抑菌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老年科医用织物的污染情况,并对抗菌织物的抑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自2016年12月1日-2017年6月30日以广东省3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的老年科为基础,选取老年科常用的7类织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床单、上衣、裤子、医护服、被套、枕套和布样共247份。将上述纺织物分为抗菌处理和非抗菌处理组,非抗菌处理的织物又进一步分为洗涤后使用与未使用组,采用3M PetrifilmTM测试片法进行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计数。结果纳入247份医院用织物品进行分析,抗菌和未抗菌处理的织物分别为59份(23.89%)和188份(76.11%)。洗涤后使用和未使用的织物分别为178份(72.06%)和69份(27.94%)。对医用织物使用情况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发现,使用过的织物(除医、护服外)细菌培养结果均高于未使用组(P<0.05),枕套、床单和上衣菌落计数最高为90(21,108)CFU/ml、63(30,127)CFU/ml、61(17,106)CFU/ml。真菌培养结果显示,使用过的枕套的真菌菌落数为7(1,10)CFU/ml高于未使用组(P=0.001),其余种类织物的培养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于抗菌效果评价发现,抗菌处理织物的细菌培养中位菌落数和最大菌落数均显著低于未抗菌处理织物(P<0.001)。两组织物的真菌菌落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抗菌织物最大计数值仅为15 CFU/ml,未抗菌处理组为49 CFU/ml。结论枕套、床单和上衣是老年科最容易污染的织物,使用抗菌处理的织物可减少细菌的定植。
- 李正康钟振锋王箭陈淑贤周霓邓启文杨宇侯铁英
- 关键词:抗菌织物老年科污染
- 临床感染标本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医院细菌谱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6月-2003年5月临床分离的1624株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70.1%,革兰阳性球菌占29.9%,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主,耐药性菌株占29.1%;耐笨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 5%,药敏试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出现;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一、二、三代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30%,亚胺培南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仍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结论 近年来临床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形势已十分严峻,必须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增强临床用药的针对性。
- 萧帼穗王宏钟振锋
- 关键词:细菌谱耐药性
- 医院感染的病原学调查与临床耐药性探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若干特点,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00年1月~12月住院并上报送检确认为医院感染的294例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 (1)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相对集中,骨、关节、生殖系统发生感染机会少,以下呼吸道、伤口、泌尿道为主。(2)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群以革兰氏阴性菌群为主(55%),其次革兰氏阳性菌群(34%)。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11.5%。(3)有限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抗生素依次为亚安培南、头孢噻甲羟肟、头孢三嗪,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效抗生素依次为万古霉素、亚安培南、丁胺卡那。结论 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菌株耐药现象较严重。
- 陈继红王宏钟振锋
- 关键词:医院感染致病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