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雯 作品数:15 被引量:70 H指数:5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肌肽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18年 衰老是生命体的自然规律,皮肤衰老在其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随着对皮肤衰老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抗衰老的各种方式也应运而生。肌肽(β-丙氨酸和L-组氨酸)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及脑部,其抗衰老机制如抗氧化、抑制端粒缩短、减少线粒体损伤、抗糖基化、抗肿瘤等逐渐被发掘,参与对细胞自噬、细胞凋亡及去乙酰化酶的调节作用也在不断研究中。该文针对肌肽抗衰老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钱雯 骆丹 周炳荣关键词:肌肽 抗衰老 抗肿瘤 抗氧化 端粒 皮肤屏障功能修复在湿疹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钱雯 骆丹紫外线及全反式维A酸对人皮肤及成纤维细胞中Hr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及全反式维A酸(ATRA)对人皮肤及成纤维细胞中Hrd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集12份人皮肤组织标本,30~40岁、60~70岁曝光及非曝光部位标本各3份,免疫组化检测各组Hrd1表达。将4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紫外线组、ATRA组及紫外线+ATRA组,其中紫外线组、紫外线+ATRA组每日照射UVA10J/cm^2和UVB30mJ/cm^2,紫外线+ATRA组(照光前给药)、ATRA组小鼠背部剃毛区域每日均匀涂抹1次0.1ml0.1%ATRA药膏,对照组既不涂药也不照射紫外线。14周后处死小鼠并取背部皮肤免疫组化观察Hrd1的表达。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紫外线组、ATRA组及紫外线+ATRA组,紫外线组和ATRA+紫外线组照光前用磷酸盐缓冲液覆盖细胞上层,照射10J/cm^2UVA或30mJ/cm^2UVB,ATRA+紫外线组(照光后给药)和ATRA组用含ATRA1μmol/L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Hrd1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40岁、60~70组曝光部位皮肤组织中Hrd1表达水平分别为0.307±0.256、0.486±0.579,均明显高于避光部位(0.196±0.330、0.199±0.375),t值分别为5.486、10.579,P<0.05。BALB/c小鼠体内实验中,对照组、紫外线组、ATRA组及紫外线+ATRA组小鼠皮肤中Hrd1表达水平分别为0.189±0.015、0.288±0.017、0.187±0.020、0.226±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53,P<0.001),紫外线组高于对照组(t=5.337,P=0.033)和ATRA+紫外线组(t=4.891,P=0.039)。体外实验中,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经UVA、UVB照射后,4组细胞Hrd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0.704、102.119,均P<0.001),UVA或UVB照射对Hrd1表达水平的影响基本一致,紫外线组Hrd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TRA+紫外线组(均P<0.05)。紫外线照射� 成仙叶 钱雯 金轶 李谢伦 苏东明 陈斌关键词:紫外线 维甲酸 成纤维细胞 皮肤衰老 紫外线及黄芪甲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J/cm^2UVA和30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Hrd1的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示:在适宜浓度下,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药物浓度为10、20、30mg/L时最为明显(P<0.001);荧光定量PCR结果示:UVA、UVB照射组成纤维细胞Hr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辐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表达(P<0.001);免疫组化结果示:UV照射(UVA或UVB)可增加Hrd1的蛋白表达,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照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蛋白表达。结论:UV辐射可以上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的表达,而黄芪甲苷对这一现象具有逆转作用。 钱雯 陈斌 蒋辉莉 苏东明关键词:紫外线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E3连接酶 黄芪甲苷 MRI动态增强定量分析联合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良性眼眶淋巴增生性疾病与淋巴瘤的价值 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联合DWI鉴别良性眼眶淋巴增生性疾病(OLPD)与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OLPD患者43例,包括良性OLPD 20例(良性组)和眼眶淋巴瘤23例(淋巴瘤组)。分析肿瘤的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和ADC值。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采用ROC分析各参数和联合诊断模型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淋巴瘤组平均ADC值为(0.674±0.126)×10^-3 mm^2/s、Kep值为(1.299±0.566)/min,良性组平均ADC值为(1.030±0.304)×10^-3mm^2/s,Kep为(0.787±0.311)/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间Ktrans值和Ve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37和0.023)。平均ADC值诊断眼眶淋巴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以0.809×10^-3 mm^2/s为阈值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和80.0%。Kep诊断眼眶淋巴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848,以0.863/min为阈值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和75.0%。联合平均ADC值和Kep鉴别诊断良性OLPD与淋巴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和90.0%。结论平均ADC值和Kep是鉴别良性OLPD与淋巴瘤的重要定量参数。联合DWI和DCE-MRI可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钱雯 胡昊 马高 苏国义 许晓泉 刘虎 施海彬 吴飞云关键词:眼眶 淋巴瘤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红外线和热对皮肤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4年 在日光直射下,吸收的红外线转换成热能,使人体皮肤温度升高。近年来,红外线辐射和热对人体皮肤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其作用下,弹性纤维组装失衡并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生成;减少胶原合成、增强胶原降解;纤连蛋白、硫酸软骨素等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这些既能诱导光老化,又存在保护效应。该文就红外线辐射和热对皮肤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钱雯 陈斌关键词:皮肤老化 细胞外基质 点阵CO_(2)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稳定期白癜风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观察点阵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得宝松及多药物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术后即刻涂抹得宝松溶液,联合吡美莫司、他卡西醇、卤米松乳膏外用;对照组:26例,仅外用吡美莫司、他卡西醇及卤米松乳膏。患者每月随访,6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色素积分。结果:6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白斑治疗情况,治疗组有效率80.00%,对照组53.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色素积分(2.23±0.69)分,较对照组色素积分(1.64±0.48)分显著增高(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点阵CO_(2)激光联合得宝松及外用吡美莫司、他卡西醇、卤米松乳膏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钱雯 司晨琛 陈奕鹤 骆丹关键词:白癜风 临床疗效 CT、MRI在头颈部孤立性纤维瘤中的诊断价值 钱雯 胡昊 马高 苏国义 许晓泉 施海彬 吴飞云MR动态增强定量分析联合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眼眶良恶性淋巴增生性疾病的价值 钱雯 胡昊 马高 苏国义 许晓泉 刘虎 施海彬 吴飞云心脏磁共振组织特征追踪技术评估左心衰合并肺高压的临床价值 2024年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定量分析左心衰合并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due to left heart failure,PH-LHF)患者的心肌应变参数并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在评估PH-L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215例确诊为左心衰(left heart failure,LHF)患者的临床和CMR参数,根据心脏超声测量的收缩期肺动脉压将患者分为两组,即LHF组(n=129)和PH-LHF组(n=86)。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CMR参数包括心血管形态参数、心室容积功能参数以及心室心房应变参数。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MR参数中PH-LHF的独立预测因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CMR参数的诊断价值。结果PH-LHF患者组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右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室间隔角、左心房最大直径及面积、初始T1值均高于LHF组,而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每搏输出量指数、右心室心脏指数低于LHF组。PH-LHF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整体周向应变以及应变率、右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左心房主动应变、被动应变、总应变均不同程度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MR参数中右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整体周向应变,左心房主动应变和左心房最大直径是PH-LHF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模型、CMR模型、联合模型诊断PH-LHF的AUC值分别为0.773、0.777、0.828,并且DeLong检验显示当加入CMR参数后,临床模型诊断效能提升(0.773 vs.0.828,P<0.05)。结论基于CMR-FT技术的心肌应变参数可以定量评估心室心房应变,反映PH-LHF患者的心肌功能以及运动情况,多参数CMR在诊断评估LHF是否合并PH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增益价值。 贾涵 钱雯 朱晓梅 周艳丽 徐怡 祝因苏关键词:左心衰 肺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