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世彪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率
  • 3篇心率变异
  • 3篇自主神经
  • 2篇心肌
  • 2篇心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血压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自主神经系统
  • 2篇家兔
  • 1篇导联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损伤
  • 1篇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

机构

  • 7篇辽宁医学院附...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加州大学

作者

  • 7篇闫世彪
  • 6篇刘仁光
  • 4篇沈仲元
  • 2篇竺英祺
  • 1篇徐兆龙
  • 1篇陈洪波
  • 1篇王高频

传媒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实用心电学杂...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呼吸频率调节下切断家兔迷走神经对心率变异和血压即时变异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在呼吸频率调节下,观察家兔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前后、呼吸停止前后的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血压即时变异(blood pressure instant variability,BPIV)与呼吸的关系。方法选取10只标准实验家兔,建立兔机械通气模型,在麻醉下施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潮气量恒定10 mL/kg,呼吸频率70次/min。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前后和呼吸停止前后连续记录心电、呼吸和血压;分析呼吸频率变化与HRV、BPIV变化的关系。结果在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前,R-R间期、BP-BP与呼吸相呈同步周期性变化,趋势一致,HRV及BPIV的中心频率均与呼吸功率谱密度中心频率一致。在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R-R间期、BP-BP与呼吸同步周期性变化和趋势一致性被破坏,HRV及BPIV的中心频率基本消失,与呼吸功率谱密度中心频率不一致;呼吸停止后HRV及BPIV消失。结论呼吸调节下的HRV、BPIV符合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生理机制,是R-R间期变化的二次效应,反映了自主神经平衡调节的结果,符合肺牵引受体兴奋所引起的Hering-Breuer反射的机制。
沈仲元竺英祺闫世彪Shin Lin
关键词:心率变异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T-T改变伴肌钙蛋白升高被引量:3
2012年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较常见,多数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可伴有ST-T 改变.肌钙蛋白水平升高一般见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所致的微小心肌损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T-T 改变,同时伴肌钙蛋白升高较少讨论.通过本次教学查房我们共同学习和讨论.
王高频刘仁光闫世彪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肌钙蛋白无器质性心脏病微小心肌损伤教学查房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右胸导联ST段抬高1例
2012年
急性前壁并右室心肌梗死较少见。现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右胸导联(V3R、V4R)心电图ST抬高分析讨论如下。
闫世彪刘仁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
在呼吸调节下阻断家兔自主神经对心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变化对心率的影响。方法建立兔机械通气模型,通过呼吸机调节呼吸参数,在全身麻醉下行呼吸机机械通气。参数调节:潮气量恒定10 m L/kg,呼吸频率40、50、60次/min;呼吸频率恒定50次/min,潮气量8、10、12 m L/kg。动物分组:健康日本大耳白兔72只,其中药物阻滞组30只,分为单纯呼吸组、阿托品组和艾司洛尔组,每组10只;手术切断组42只,分为迷走神经组和交感神经组,每组21只。结果 1药物阻滞组中,3个组在呼吸频率40次/min时的心率,要低于呼吸频率50、60次/min时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手术切断组中,迷走组和交感组无论在自主神经分离前还是在切断自主神经后,呼吸频率40次/min时的心率,要低于呼吸频率50、60次/min时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药物阻滞组中,3个组在潮气量8 m L/kg时的心率,要低于10、12 m L/kg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手术切断组中,迷走组和交感组无论在自主神经分离前还是在切断自主神经后,在潮气量8 m L/kg时的心率,要低于10、12m L/kg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减慢呼吸频率时与心率减慢一致,与HRV频谱成分理论意义相符。无论在正常情况下还是自主神经被阻滞或切断,减少通气量时与心率减慢一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竺英祺沈仲元Shin Lin闫世彪陈洪波刘仁光
关键词:自主神经系统
如何选投SCI收录心血管杂志——《SCI》收录的主要心血管期刊
2011年
介绍SCI数据库所收录的主要心血管期刊,以便于研究人员及临床工作者投稿参考。通过网络及数据库引擎搜索,查找2009年度《期刊引证报告》中被SCI收录的前20种心血管期刊及主要收录心电生理的杂志,并对每个期刊进行分类说明。
闫世彪刘仁光徐兆龙
关键词:SCIENCECITATIONINDEX心血管
呼吸频率对兔心率变异频谱成分影响和校正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呼吸频率对兔心率变异(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频谱成分的影响和排除方法。方法:建立兔控制呼吸模型,用SKY-A4生理记录仪记录不同呼吸频率(40、50、60次/min)时心电、呼吸波形,使用HRV&BRS2.0分析软件,分析呼吸频率对高频峰位置的影响,使用传统HRV(traditional heart rate variability,tHRV)和校正HRV(enhanced heart rate variability,eHRV)2种方法分析呼吸频率对HRV频谱成分的影响,比较不同方法分析结果。结果:(1)50次/min呼吸时呼吸峰在低频(low frequency,LF)与高频(high frequency,HF)交界处,减低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峰左移至低频段,加快呼吸频率(60次/min)呼吸峰右移完全在高频段;(2)tHRV分析示:呼吸频率对总功率(total power,TP)无明显影响,对LF、LFnorm、HF、HFnorm影响具有显著性,两两比较,与基础呼吸频率50次/min相比,60次/min使HF增大(P=0.179),HFnorm增大(P=0.011),LF减小(P=0.04),LFnorm减小(P=0.001),LF/HF减小(P=0.028);40次/min使HF、HFnorm减小,LF、LFnorm增大、LF/HF增大;(3)eHRV分析示:与呼吸频率50次/min相比,40次/min与60次/min呼吸时,LF、LFnorm、HF、HFnorm、LF/HF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呼吸频率减慢可使高频峰移至低频段致HF减小,LF增大,LF/HF增大的假象,用eHRV分析方法可排除此影响。
闫世彪刘仁光沈仲元
关键词:心率变异自主神经
呼吸频率对兔心率变异和血压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呼吸频率对兔心率变异(HRV)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建立兔控制呼吸模型,用呼吸机控制呼吸频率(40,50,60次/分)和潮气量(10 ml/kg),用生理记录仪记录呼吸、心电、血压波形。观察呼吸运动对RR间期(RRI)及血压的影响;呼吸频率对RRI及血压波动幅度的影响;呼吸频率对HRV、血压变异(BPV)、呼吸峰中心频率的影响;呼吸频率对HRV影响采用传统HRV和eHRV(enhanced HRV)方法分析并对两结果加以比较。结果①RRI、血压波动周期与呼吸周期呈同步变化;②与呼吸频率50次/分相比,40次/分使RRI及血压的波动幅度增大,60次/分使RRI及血压波动幅度减小;③HRV和BPV的呼吸峰中心频率相同,50次/分时高频峰在低频与高频交界处,与呼吸频率50次/分相比,40次/分使呼吸峰中心频率左移至低频段,60次/分使呼吸峰中心频率右移,完全在高频段;④传统HRV分析结果示:随呼吸频率增加LF、LFnorm逐渐减小,HF、HFnorm逐渐增大;eHRV分析结果示:与呼吸频率50次/分相比,40次/分使HFnorm(高频标化值)减小,LFnorm(低频标化值)和LF/HF增大;60次/分使HFnorm增大,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RRI及血压的波动周期与呼吸周期相同,减慢呼吸频率使RRI及血压波动幅度增加,HRV、BPV呼吸峰中心频率左移,加快呼吸频率使RRI及血压波动幅度减小,HRV、BPV呼吸峰中心频率右移,但一定程度内的呼吸频率波动对eHRV分析结果无显著影响。
闫世彪刘仁光沈仲元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率变异血压血压变异自主神经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