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付兰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星状神经节
  • 1篇星状神经节阻...
  • 1篇性格
  • 1篇性格特点
  • 1篇性功能障碍
  • 1篇性功能障碍患...
  • 1篇饮食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疗
  • 1篇针刺疗法
  • 1篇肢体痉挛
  • 1篇治疗脑卒中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阻滞
  • 1篇生长激素
  • 1篇生长激素缺乏
  • 1篇生长激素缺乏...
  • 1篇排刺
  • 1篇排刺法

机构

  • 5篇邯郸市第一医...
  • 2篇邯郸市中医院

作者

  • 5篇闫付兰
  • 2篇张莉
  • 2篇王书秀
  • 2篇王建成
  • 1篇赵新建
  • 1篇马琳
  • 1篇安晓蕾
  • 1篇张珑
  • 1篇任淑芳
  • 1篇王伟
  • 1篇王琪
  • 1篇杨志红
  • 1篇邓林清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医学中的现代心身医学思想
本文依据《皇帝内经》,讨论了中医学理论中的心身观,中医认为人体本身的生理、心理活动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发病.最后讨论了人的性格特点与疾病发生的关系.
张莉王建成闫付兰李晶张晓宇
关键词:中医病理性格特点疾病预防
文献传递
自创排刺法治疗半身不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针刺作为治疗半身不遂的常用方法,疗效肯定,深受医务人员和患者欢迎。其具有调畅气血、疏通经络、调节神经系统、兴奋大脑皮层、平衡局部与全身机能的作用。究其实质是一种外周感觉的输入,既改善了周围循环状态,提高肢体、躯干肌力;又激活感觉系统,从而有效改善脑梗塞患者的平衡功能和运动、生活能力。
任淑芳安晓蕾王书秀马琳闫付兰
关键词:半身不遂偏瘫针刺疗法
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男性性功能障碍(S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SD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研究组在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基础上给予SGB治疗。比较2组血清性激素[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TT、FT、SHBG、NO、FMD、SOD、GSH-Px、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ET-1、IL-6、TNF-α、hs-CRP、MD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SGB能够显著提高SD患者机体性激素含量,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其机制与调节SIRT1表达,从而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王伟张珑荆文李银芳赵新建闫付兰邓林清
关键词:枸橼酸西地那非星状神经节阻滞性功能障碍
拮抗肌取穴法在治疗脑卒中与脑外伤后肢体痉挛方面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观察拮抗肌取穴法治疗脑卒中(CVD)与脑外伤引起的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拮抗肌取穴法、常规取穴法进行治疗。结果:拮抗肌取穴组总有效率57.78%,常规取穴组总有效率44.44%,拮抗肌取穴组与常规取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拮抗肌取穴法治疗脑卒中(CVD)与脑外伤引起的肢体痉挛有较好的疗效。
张莉王建成闫付兰
关键词:脑卒中脑外伤痉挛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护理干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运动、饮食、心理护理干预对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并随访的GHD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联合进行运动、生活饮食及心理的护理干预指导,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患儿的身高、体重、骨龄及生长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身高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重、骨龄、生长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GHD患儿进行运动、生活饮食及心理干预可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其信心,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定程度提高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杨志红王书秀王琪闫付兰
关键词:生长激素缺乏症生长激素饮食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