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曼
- 作品数:6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的骨不连被引量:28
- 2011年
- 背景:骨折的愈合除了与骨折类型、骨折局部血运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内固定物的选择、使用及规范操作有着很大的关系。目的:分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后出现骨不连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及合适的内固定物选择方案。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2000-01/2010-05有关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及治疗骨不连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骨折,内固定,骨不连"。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25篇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与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的发生率除了与骨折类型、骨折断端血运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之外,还与操作技术,尤其是内固定物选择以及内固定的使用方式有直接关系。对于许多骨折,如何针对骨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以及准确的操作技术是维持内固定物长久有效性、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虽然由于受伤机制的不同,四肢骨折会有许多复杂的类型,并对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对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骨折有着越来越多针对性的固定方式。内固定物的选择及使用方式的准确与否,对于骨折内固定后的愈合有着很大的影响。
- 王成伟艾尔肯.阿木冬李璐兵阿曼帕尔哈提舒莉王雪
- 关键词:四肢骨折植入物内固定骨不连
- MRI评价半月板损伤:基于SCI数据库10年的文献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背景:磁共振成像为非侵入性直接成像评价半月板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已成为学科界的共识。目的:利用SCI数据库文献检索和深度分析功能,对于MRI评价半月板的10年文献资料趋势进行多因素探讨。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以英文"meniscus(半月板),damage或injury(损伤),MRI(磁共振成像)"为关键词,检索SCI数据库2001-01/2010-12的相关文献。分析检索结果,并将分析结果及资料导出,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描述。纳入标准:收集与磁共振诊断半月板损伤类型、治疗、效果和影像学表现相关的文献。文献类型包括研究原著、综述、技术研究及会议录。排除未发表的文章及会议摘要,以及需要手工检索分析和电话追踪的文献。主要数据的判定指标:以文献的国家分布、机构信息、基金资助情况、文献发表年份、学科分布情况、被引频次、发表较多文献作者和文献学科分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检索文献总量448篇,其中美国发表数最多,占文献量的43%,基金资助项目较分散,文献发表数量以及被引频次总体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来源于SCI数据库关于MRI评价半月板损伤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为了解该领域的概貌、现状和研究者进一步确定热点难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王成伟李虹霖赵博李璐兵帕尔哈提王雪郑辉阿曼于建华
- 关键词:半月板影像学文献计量学
- 跟骨粉碎骨折手术整复的选择策略
- 目的 分析对于粉碎跟骨骨折手术恢复关节面的程度对结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8例跟骨粉碎骨折患者,其中2010年以前41例,手术中都尽可能恢复了距下关节面和跟骰关节面,基本维持了正常...
- 王成伟郑辉李璐兵阿曼帕尔哈提王雪
- 前外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单纯紧缩术治疗中老年踝节外侧不稳
- 目的:探讨前外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单纯紧缩术治疗中老年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分析.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采用前外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单纯紧缩术治疗中老年踝关节外侧不稳8例.结果:8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3年6个月...
- 王雪王成伟郑辉李璐兵阿曼帕尔哈提
- 关键词: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治疗方法选择及疗效评价被引量:2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采用臭氧髓核消融术、腰椎融合术二种方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并且分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1年3月临床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共8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2岁(22~58岁),病程平均9.3个月(6周~8年)。病例均为单节段:L3、4椎间盘6例,L4、5椎间盘42例,L5S1椎间盘38例。治疗分为二组:A组使用臭氧髓核消融术49例。B组采用腰椎融合术37例。二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和按改良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患者对治疗主观满意度。[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大出血、死亡病例。术后随防18~36个月,平均25.1个月。二组病例术后VAS和ODI评分进行对照:二种治疗方法术后VAS评分依次降低为(3.8±1.2),(6.5±1.5);(t=9.27,P=0.000);A和B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ODI评分依次降低为(12.4±3.6),(27.5±4.8);(t=16.68,P=0.000);A和B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A组73.5%,B组91.2%。[结论]二种治疗方法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均为有效治疗。腰椎融合术与臭氧髓核消融术相比较,前者在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手术创伤大,治疗过程复杂,应做为本病终末治疗手段。而臭氧髓核消融术属微创治疗,简单安全,可作为此病的初期或中期治疗。
- 胡永胜阿曼周刚田慧中郑君涛黄卫民刘伟
-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臭氧髓核消融术腰椎融合术
- 前外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单纯紧缩术治疗中老年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 目的 探讨前外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单纯紧缩术治疗中老年踝关节外侧不稳的疗效分析.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采用前外侧关节囊韧带复合体单纯紧缩术治疗中老年踝关节外侧不稳8例.结果 8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5...
- 王雪王成伟郑辉李璐兵阿曼帕尔哈提
- 关键词:踝关节关节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