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勇强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化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力衰竭
  • 2篇预后
  • 2篇衰竭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治疗
  • 1篇地高辛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肺透明...
  • 1篇心包
  • 1篇心包积液
  • 1篇心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清

机构

  • 8篇化州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陈勇强
  • 4篇谢树英
  • 4篇饶磊
  • 3篇王建
  • 2篇周勇
  • 1篇廖鸥飞
  • 1篇陈寿荣
  • 1篇吴博华
  • 1篇张月梅
  • 1篇毛冰凌
  • 1篇殷汉贤
  • 1篇颜华东
  • 1篇莫海亮
  • 1篇王志艺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医院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大剂量沐舒坦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比较大剂量沐舒坦联合鼻塞持续起到正压通气(NCPAP)与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患儿6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采用固尔苏联合NCPA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沐舒坦静脉滴注联合NCPAP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基础综合治疗,治疗后总结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6 h、12 h时固尔苏组各项指标优于沐舒坦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24 h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研究显示,两种方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效果均较优异,固尔苏组患儿各项指标改善更快,但是固尔苏治疗费用昂贵,可根据患儿的情况选择合理经济的治疗方式。
谢树英陈勇强
关键词:沐舒坦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固尔苏肺透明膜病
应用改良心包留置导管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应用经改良心包留置导管并观察治疗心包大量积液的效果。方法将30例心包大量积液患者列为观察组。经B超定位后使用改良的单腔静脉导管通过心包留置进行每天抽液治疗,常规组20例使用常规抽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和脏器创伤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提高,住院时间缩短,脏器创伤与并发症均未发生,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心包留置导管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疗效优于常规方法。
陈勇强谢树英
关键词:B超定位大量心包积液
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对肺心病的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与肺心病患者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测定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收治30例肺心病患者的血清CTnl、CKMB、MYO水平;比较分析各组患者死亡与存活、肺心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以及缺氧程度的CTnI水平。结果结果显示P02水平与CTnl呈显著性负相关。死亡组与存活组及肺心病代偿组与失代偿组的血清CTnI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nI的升高程度对判断肺心病心肌损伤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价预后有意义。
陈勇强谢树英
关键词:肺心病预后
337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33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过程中影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自1997年至2006年对收治的337例AMI患者进行静脉深栓的情况。按治疗时间、年龄、梗塞部位、糖尿病史、是否合并严重并发症进行分组,计算各组溶栓成功率并将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h内的溶栓成功率90.1%,6h内76.4%,6—12h内44.9%(P〈0.05)。非老年组(〈70岁)的溶栓成功率74.5%,老年组(≥70岁)57.5%(P〈0.05)。单一壁范围梗死溶栓成功率73.7%,复合壁47.5%(P〈0.05)。糖尿病组溶栓成功率52.3%,非糖尿病组74.1%(P(0.05),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溶栓成功率50.4%,未合并有严重并发症87.1%(P〈0.05)。结论患者就诊时间、高龄、多支血管病变、糖尿病史、合并有严重并发症是影响静脉溶栓成功率的关键。
饶磊陈勇强吴博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静脉溶栓
小剂量倍他乐克与地高辛合用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功能Ⅲ级~Ⅳ级NYHA病人经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治疗失效后 ,再合用小剂量倍他乐克的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0 0 1年 5月— 2 0 0 3年 5月的 12 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 ,每组 60例。对照组继续行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 ,观察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和肺部口罗音的消失情况。结果 经过 1年~ 2年的住院观察及出院随访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在总有效率、死亡率及住院率方面 ,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王建饶磊殷汉贤陈寿荣王志艺陈勇强张月梅毛冰凌
关键词:倍他乐克顽固性心力衰竭地高辛
Q-Td及J-Td变化对AMI预后的影响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和J-T间期离散度(J-Td)的变化及对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住院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63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进行Q-Td及J-Td对比测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Q-Td、J-Td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住院期间死亡组Q-Td、J-Td较存活组有显著增加。结论AMI时Q-Td、J-Td显著增加,死亡者较存活者增加更为显著,此可作为识别AMI后高危人群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王建饶磊周勇陈勇强颜华东
关键词:Q-T间期离散度J-TDQ-TD预后Q-T间期离散度住院资料
甲状腺激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短期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的疗效。方法将2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予慢性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连续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好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短期加用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陈勇强谢树英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慢性心力衰竭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
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观察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常规西药治疗相同 ,治疗组加用疏血通静脉输注 ,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输注 ,治疗 15d后进行疗效评估 ,观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 5 7例 ,有效 3 6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显效 3 2例 ,有效 43例 ,无效 15例 ,总有效率为 83 .3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后血液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明显下降 ,而红细胞比容下降不明显。结论 疏血通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 ,降低血脂水平 。
王建饶磊周勇陈勇强廖鸥飞莫海亮
关键词:疏血通心绞痛疗效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