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陈寅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疗法
  • 2篇疗法
  • 1篇血清
  • 1篇血液
  • 1篇医院感染
  • 1篇抑菌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乳果糖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反流
  • 1篇手术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抑菌
  • 1篇替加色罗
  • 1篇氢离子

机构

  • 8篇湘潭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陈寅
  • 5篇王恩湘
  • 5篇李斌华
  • 3篇彭秀兰
  • 2篇胡艳娟
  • 1篇李剑鸿
  • 1篇卢美容
  • 1篇谢凯祥
  • 1篇殷成

传媒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内镜下微波加药物治疗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应用
1998年
王恩湘李斌华陈寅卢美容谢凯祥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微波治疗药物疗法内镜
床旁紧急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
1999年
李斌华陈寅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及对胃感觉功能的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胃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106例符合罗马Ⅱ标准的F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对照组53例,试验为期2周,试验组服用替加色罗6 mg,每日2次,对照组服用谷维素20 mg,每日3次。对患者全部FD症状,有效率及饮水负荷试验进行总体评估。【结果】治疗期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初饱饮水量及最大饮水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替加色罗是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彭秀兰王恩湘胡艳娟陈寅
湘潭制槟榔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关系调查被引量:9
2000年
王恩湘李斌华殷成陈寅李剑鸿张佩华冯秋红陈维顺陈铮铮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体外抑菌
非糜烂性反流病24小时PH值监测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彭秀兰陈寅王恩湘
关键词:氢离子浓度胃食管反流
胃镜室的微生物监测与预防医院感染对策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胃镜室微生物状况及清洗消毒情况,以指导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胃镜室空气、医护人员手、电脑键盘和胃镜进行动态细菌检测分析。结果消毒、检查同处一室期间空气污染严重,将清洗消毒与-+检查分室后,消毒室空气污染明显降低;传统胃镜插入部浸泡消毒质量明显低于全胃镜浸泡法;胃镜室医护人员的手及电脑键盘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细菌污染,定时洗手和消毒电脑键盘,可提高合格率。结论加强管理及消毒,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检查室、消毒室、设备储藏室的用房落实,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及消毒方法,重视洗手及电脑键盘消毒,加强检测监督,均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陈寅李斌华
关键词:微生物学技术胃镜检查
贝飞达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后血清内毒素TNFα、IL-6的变化及预防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应用贝飞达联合乳果糖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TNFα、IL-6水平的变化以及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生率,寻找一种能够更有效降低SBP发生的方法。【方法】1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治疗组(B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贝飞达+乳果糖联用,疗程3个月。【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及TNFα、IL-6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及TNFα、IL-6明显下降,SBP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贝飞达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患者可有效的降低血浆中内毒素及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SBP发生率。
彭秀兰陈寅胡艳娟王恩湘
残胃与残胃癌
1998年
该院从1991年四月~1996年8月,行胄次全切除术后接受胃镜检查86例,发现残胃癌16例,发生率为18.6%,本文通过分析讨论认为胃手术后的胃镜复查,是早发现、早诊断残胃癌的关键。
李斌华陈寅
关键词:胃肿瘤残胃癌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