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庆
- 作品数:66 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多模式超前镇痛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25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超前镇痛Ⅰ组(P1组)、超前镇痛Ⅱ组(P2组)、超前镇痛Ⅲ组(P3组)、术后镇痛组(PO组)。C组术前后不给予药物;P1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P2组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术毕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P3组术前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PO组术毕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硬膜外腔注射芬太尼+氯胺酮。观察各组术前与术后第1天、第2天的皮质醇(Cor)、血糖(Glu)和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各组术前Cor、Glu和IL-6、TNF-α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天,P1、P2、P3、PO组的Cor、Glu和IL-6、TNF-α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而P2、P3组的Cor、Glu和IL-6、TNF-α浓度显著低于P1、PO组(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能有效抑制腹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抗炎效果显著。
- 陈建庆温来友缪建中胡永明吴震薛瑞萍
- 关键词:超前镇痛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应激反应炎性因子
-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前,SGB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左侧SGB,C组不做SGB作为对照。记录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即刻(T3)、1min(T4)和3min(T5)时的MAP、HR和SpO_2。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T3时,SGB组的HR和MAP均低于C组(P<0.01)。SGB组T2~T5时的血浆E浓度低于C组(P<0.05),T2、T3时的血浆NE浓度低于C组(P<0.05)。SGB组患者均成功完成SGB,无局部血肿或感染病例;6例患者观察到阻滞后出现声音撕哑,术毕即自行消失。结论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左侧SGB可以减少E和NE的分泌,降低气管插管反应,有效稳定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期的HR和MAP。
- 缪建中顾正峰陈建庆
-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应激反应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高血压老年
- 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抑制芬太尼咳嗽反射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抑制芬太尼咳嗽反射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LD组)、利多卡因组(L组)、地塞米松组(D组)和对照组(NS组)各80例。LD组在注射芬太尼前10 min静注利多卡因1 mg/kg及地塞米松5 mg,L组静注等容量的利多卡因1 mg/kg,D组静注等容量的地塞米松5 mg,NS组静注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4组患者注射芬太尼1 min后反射性咳嗽的发生率。结果LD组反射性咳嗽发生率9%,L组发生率21%,D组发生率22%,NS组发生率40%。LD组与NS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L、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能够有效地抑制芬太尼反射性咳嗽。
- 温来友陈建庆吴震缪建中胡永明吴文东
- 关键词: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芬太尼咳嗽反射
- 依托咪酯乳剂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
- 2010年
-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乳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时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8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乳剂组(A组)和异丙酚组(B组)。观察诱导前、诱导后1 min、插管后2 min血流动力学及血糖变化。结果麻醉诱导后1 min、插管后2 min B组的血流动力学抑制明显高于A组(P均<0.05),血糖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依托咪酯乳剂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 陈建庆温来友缪建中胡永明吴震吴文冬
- 关键词:依托咪酯乳剂老年高血压全麻诱导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
- 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 2009年
- 薛瑞萍温来友陈建庆苏春蕾乐伟
-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胸科手术
- 宫腔镜发生空气栓塞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女,39岁。因“发现宫腔占位2个月”于2015年11月21日入院。有乳腺纤维瘤摘除和剖宫产手术史。T 36.4℃,HR 126次/分,RR 18次/分,BP 116/72mmHg。B超提示子宫黏膜下肌瘤、胆囊多发结石和胰头包块。胸片未见异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血常规:白细胞4.96×10^9/L,Hb 61.9g/L,血小板计数337×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5.9%。
- 吴震李颖陈建庆胡永明
- 关键词:空气栓塞子宫黏膜下肌瘤凝血功能检查胆囊多发结石窦性心动过速膨宫压力
- 皮下注射氯胺酮外周镇痛的临床观察
- 1999年
- 为观察氯胺酮在人体外周是否有镇痛作用,随机将20例下肢短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Ⅰ组为生理盐水组;Ⅱ组为氯胺酮组。用改进的止血带法进行疼痛刺激,分别在注射氯胺酮前、后第5min两个时点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测定。结果患者在注射氯胺酮后第5min与注射前相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1。认为氯胺酮对人体的皮肤压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 陈建庆王杏娣
- 关键词:氯胺酮疼痛镇痛皮下注射
- 瑞芬太尼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替代肌松药在声带摘除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声带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罗库溴铵组(B组),每组30例,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即刻、术始、术毕时的HR、MAP变化,观察支撑喉镜置入后声带运动情况,记录手术时间、停药后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诱导后、插管即刻、术始、术毕时的A组HR、MAP显著比B组降低(P<0.05),与入室比较,A组MAP较B组稳定(P<0.05),A组HR明显降低(P<0.05),B组显著升高(P<0.05),与诱导前比较,诱导后两组HR、MAP均显著降低(P<0.05)。A组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替代肌松药应用于声带摘除术安全可靠,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短,提高手术效率。
- 温来友陈建庆缪建中胡永明吴震李以飞
- 关键词:瑞芬太尼肌松药声带息肉
- 小剂量罗库溴铵并司可林用于颅脑外伤并饱胃患者气管插管的探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库溴铵并司可林用于重型颅脑外伤并饱胃患者气管插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急诊重型颅脑外伤并饱胃患者58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罗库溴铵并司可林组(SR组)和罗库溴铵(R组),SR组麻醉诱导依次给予罗库溴铵5 mg、异丙酚1.5-2 mg/kg、利多卡因1.5 mg/kg、1%司可林1.5 mg/kg(注射时间大于10s);R组麻醉诱导依次给予异丙酚1.5-2 mg/kg、利多卡因1.5 mg/kg、罗库溴铵0.9 mg/kg,下颌松弛后行气管插管。观察2组患者麻醉诱导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气管插管条件,气管插管时间及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SR组与R组比较气管插管条件更优,气管插管时间更短,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且不增加麻醉风险。结论小剂量罗库溴铵并司可林用于颅高压并饱胃患者气管插管安全可行。
- 孔明健吴震陈建庆陈欢
- 关键词:小剂量罗库溴铵司可林颅脑外伤饱胃气管插管
-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乳癌根治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乳癌根治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择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乳癌根治术的乳癌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P组)与术后镇痛组(PO组),每组20例。P组术前1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即刻注射生理盐水2 mL;PO组术前10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术毕即刻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术后4,8,12,24 h疼痛强度(VAS评分),观察术后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P组术后4,8,12,24 h VAS评分较PO明显减少(P均〈0.05),镇静满意率明显高于PO组(P〈0.05),术后躁动程度显著轻于PO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够有效减轻乳癌根治术后疼痛。
- 黄兵温来友陈建庆吴震薛瑞萍乐伟
- 关键词:超前镇痛乳癌根治术术后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