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仰
- 作品数:15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克罗卡林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鼠不同脑区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背景与目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由于围产期缺氧窒息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 H...
- 陈晓仰
- 关键词:克罗卡林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保护
- 一种可促婴幼儿消化用的食物处理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促婴幼儿消化用的食物处理装置,包括装料框、两个支座、控量挤出装置、可拆框、活塞板和余量挤出装置,所述的装料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支座,装料框上均匀设有控量挤出装置,装料框的上端设有可拆框连,可拆框内部设有...
- 陈晓仰
- 文献传递
- 三联疗法、序贯疗法及反向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序贯疗法及反向序贯疗法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96例13C尿素呼气实验阳性的Hp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分别给予10 d序贯疗法(序贯疗法组、35例)、反向序贯疗法(反向序贯疗法组、28例)和标准三联疗法(常规三联疗法组、33例)治疗,分别记录3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序贯疗法组、反向序贯疗法组和标准三联疗法患儿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42%、89.29%和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4、P=0.034),其中序贯疗法组(χ^2=6.370、P=0.012)和反向序贯疗法组(χ^2=4.383、P=0.036)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序贯疗法组和反向序贯疗法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3、P=0.773)。3组患儿反酸、腹痛的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88、15.506,P均<0.001),但恶心(F=0.053、P=0.948)和嗳气(F=0.496、P=0.610)症状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贯疗法组(χ^2=3.994、P=0.045)和反向序贯疗法组(χ^2=4.462、P=0.035)患儿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序贯疗法组和反向序贯疗法组出现反酸(t=4.680、P<0.001,t=3.457、P=0.010)和腹痛(t=4.407、P<0.001,t=6.310、P<0.001)症状积分显著低于标准三联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1、P=0.848)。结论与标准三联疗法相比,反向序贯疗法和序贯疗法可有效改善Hp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和治疗有效率。
- 陈晓仰郑晓辉林桂茹杜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序贯疗法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5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西咪替丁,15 mg/kg,1次/d.两组均7d为1疗程.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3%)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4,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 陈晓仰
- 关键词:西咪替丁支气管肺炎
- 一种儿科专用口腔检查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儿科专用口腔检查器,包括上固定套、下固定套、执行机构和辅助机构,所述的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之间通过执行机构相连接,下固定套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的上固定套和下固定套为相同结构,解决了儿童进行...
- 陈晓仰
- 文献传递
- 一种幼童用餐后辅助消化锻炼器械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幼童用餐后辅助消化锻炼器械,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滑轨架、连接板、驱动架、两个角度可调块、两个控温腹摩块和两个联动滑块,所述的两个滑轨架之间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驱动架,滑轨架的外端安装有支撑架,滑轨架的...
- 陈晓仰
- 文献传递
- 1~12岁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调查及防治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调查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RRTI患儿(年龄1~12岁)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分别通过13C呼气试验及免疫比浊法测定Hp及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分析Hp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家族史、微量元素缺乏及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阳性率(4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观察组血清IgA、IgG水平分别为(0.61±0.22)、(6.18±1.8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0.86)、(8.23±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有无家族史、≥2种微量元素缺乏、免疫球蛋白缺乏与否、家居通风不良与否、家中餐具公用与否RRTI患儿Hp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是儿童发生RRTI的重要原因之一,且Hp感染与患儿年龄、家族史、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功能及居住环境等有关,为此需重视RRTI患儿Hp检测,特别是有家族史患儿,同时及时补充微量元素,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加强家中空气流通,尽可能不公用餐具。
- 陈晓仰
-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免疫功能
- 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的脑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细胞上存在两种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KATP)通道,一是位于细胞膜上的ATP敏感的钾通道;二是位于线粒体膜上的ATP敏感的钾通道。KATP通道广泛存在于各种脑区,若给予KATP开放剂则可以使其开放发挥对脑的保护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KATP通道在脑缺氧缺血等病理状态下被激活开放,使大量K+外流,细胞膜超极化,从而使Na+、Ca2+内流减少,避免或减轻钙超载、减少能耗、减轻兴奋性氨基酸及氧自由基释放,保护脑细胞。
- 陈晓仰林霓阳
- 关键词: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
- 8月龄内婴儿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发病特点及治疗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8月龄内婴儿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8月龄内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14)与观察组(n=16),对照组接受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丙种球蛋白佐治。比较两组疗效,统计咳嗽、憋喘、肺部体征消失时间,退烧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1)8月龄内婴儿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男性所占比例高于女性;发病月龄为2~8月,以5~7月多见,平均(7.2±2.3)月;地域分布以农村为主;有明确麻疹接触史者占50.00%;住院时间(7.3±2.4)d;喂养方式以母乳喂养为主;均可见不同程度皮疹、发热、咳嗽,并伴有黏膜斑、结膜炎、腹泻等表现;大部分可见胸片改变,实验室检查异常率高;麻疹病毒抗体检验阳性率100.00%。(2)在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发病影响因素中,以月龄≥4月、冬春季节、有呼吸系统疾病史患儿发病率较高为相关危险因素。(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均P<0.05)。(4)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8月龄内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临床发病率高,以发热、皮疹、咳嗽、黏膜斑、流涕、结膜炎、呼吸困难、腹泻为主要症状,伴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冬春季节常发、呼吸道感染史、麻疹疫苗滴度降低为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早期接受对症处理,辅以丙种球蛋白干预,可明显改善麻疹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症状,促进体征消失。
- 陈晓仰
- 关键词:麻疹支气管肺炎婴儿
- 一种可促婴幼儿消化用的食物处理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促婴幼儿消化用的食物处理装置,包括装料框、两个支座、控量挤出装置、可拆框、活塞板和余量挤出装置,所述的装料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两个支座,装料框上均匀设有控量挤出装置,装料框的上端设有可拆框连,可拆框内部设有...
- 陈晓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