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容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从《大学》“新民”看朱子“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之统一被引量:2
- 2011年
-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是经典诠释中两种态度不同的诠释方法,"我注六经"采用以文本为主体,力图恢复文本原意的诠释取向;"六经注我"则是一种哲学创构活动,是诠释者构建哲学思想的取向。朱子的《大学》很好地融合了这两种诠释方法,其改"亲民"为"新民",对"新民"进行重新阐释,并赋予它以新的内涵,一方面是"我注六经"的回归圣人本意的主观意愿;另一方面,借"新民"重构《大学》的形态与理论框架,为理学方法论修养论的阐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 陈美容
- 关键词:《大学章句》
- 朱熹《大学》思想研究
- 《四书》是中国儒学重要的经典,一直是后人修身治学的准则。其中《大学》所蕴含的生命哲理与经学致用的理论,值得后人加以深入研究、探讨。朱子以《大学》为《四书》之首,确立了《大学》不可磨灭的价值与地位。 朱子通过对《大学》的重...
- 陈美容
- 关键词:理学
- 文献传递
- 朱熹《大学》与王阳明《大学》的比较探微
- 2010年
- 朱熹与王阳明作为宋明两代的大儒,其在理学的发展过程中都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朱熹以《大学》为"为学纲目",阳明更是以《大学》为其思想的阐发点,两位大儒都选择《大学》作为其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本文通过对两位大儒所作《大学》的目的、对象、方法上的比较,进一步探究其在《大学》中所阐明的两种不同的哲学体系。
- 陈美容
- 朱熹《大学》思想研究——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
- 《四书》是中国儒学重要的经典,一直是后人修身治学的准则。其中《大学》所蕴含的生命哲理与经学致用的理论,值得后人加以深入研究、探讨。朱子以《大学》为《四书》之首,确立了《大学》不可磨灭的价值与地位。
朱子通过对《大学...
- 陈美容
- 关键词:理学思想生命哲理
- 从生态翻译学论杨宪益和戴乃迭英译《呐喊》
- 几十年来,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突出,但纵观相关研究,微观探究居多,宏观视角不显,对译者的研究远远少于对原文或译文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性,但这方面研究很不深入。因此,胡庚...
- 陈美容
-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呐喊》
- 文献传递
- 新文化运动、“文化热”与“国学热”——从文化整合中的三种现象看文化转型规律被引量:3
- 2010年
- 20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诉求引发了三次文化高潮,其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于外源性文化危机,是以少数知识精英为主体的一场文化革命;80年代"文化热"源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而近年来的"国学热"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分子与普通大众的共同选择。从新文化运动到"文化热",再到"国学热",三种文化现象显示了在文化转型过程中文化主体正从少数知识精英扩展到普通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断整合过程中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 陈美容
- 关键词:文化热国学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