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华
- 作品数:23 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骨丢失与肾虚证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妇女骨丢失与肾虚证的关系。方法:100例围绝经期女性连续3年测定骨密度,同时记录其肾虚证症状,并进行症状评分,分析骨密度与症状积分的关系。结果:100例受试者所测各部位骨密度均有进行性降低趋势,肾虚证症状积分逐年增高。结论:骨密度与肾虚证症状积分呈负相关。
- 陈训华郭振芳张万强
- 关键词:骨丢失肾虚证骨密度围绝经期原发性骨质疏松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影响骨量的因素可分为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两种:如营养、运动及生活习惯为可控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对骨量的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Morrison等认为,人群骨量差异7...
- 陈训华杨淑芹梁雅香张万强
- 文献传递
-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褚为靖安晓霞黄啸原陈训华李瑾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骨密度骨质疏松
- 围绝经期妇女骨丢失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为观察围绝经期妇女年骨矿丢失状况、雌激素 (E2 )水平的变化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受试对象为 45~ 50岁尚未绝经的妇女 1 0 0例 ,排除与骨代谢相关的各类疾病。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 (美国Lunnar公司 )测定受试人群的正位腰椎及髋部骨密度 ,并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排卵期血清雌激素含量。均为每年一次 ,连续 3年。结果 第二年各部位骨丢失率腰椎为 1 0 0 % ,股骨颈为 1 1 0 % ,Word s三角区为 1 46 % ,而股骨大转子为 1 2 7% ;第三年比第二年分别降低 1 35 %、1 33 %、1 36 %、1 2 9% ,各部位每年降低 1 0 0 %~ 1 46 % (除第二年股骨颈外 ) ,虽无统计学差异 ,但下降趋势非常明显 ;而血清雌激素水平 ,第二年较第一年大幅降低 31 2 9% ,第三年较第二年又反升2 7 2 8%。结论 围绝经期血清雌激素的水平变化与骨密度逐年下降的趋势无相关性 ,而骨密度下降是增龄、性激素下降以及遗传、运动等其它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雌激素在这一阶段对BMD未起主导作用。
- 陈训华
- 关键词:雌激素类更年期围绝经期妇女骨丢失
- 六味地黄丸防治骨质疏松症
- 2001年
- 六味地黄丸的浓缩水丸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这是陈训华大夫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此药使用方便,用量较小,便于长期应用,值得推荐。
- 陈训华
-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六味地黄丸动物实验水丸缩水
- 女性肾虚证患者腰椎骨密度分析比较被引量:9
- 1998年
- 女性肾虚证患者腰椎骨密度分析比较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100700)陈训华邢美荣主题词肾虚/放射性核素成像骨密度腰椎/放射性核素成像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已引起医学界和全社会的重视。衰老的发生与肾虚有关,“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即发...
- 陈训华邢美荣
- 关键词:肾虚骨密度腰椎放射性核素女性
- 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与骨密度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考察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在我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频率 ,分析VDR基因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技术检测 10 0例绝经前健康妇女VDR基因多态性。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受试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结果 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BB型 4 0 % ,Bb型 10 0 % ,bb型 86 0 % ;而三种基因型受试者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均表现出Bb >bb>BB ,经F检验腰椎骨密度 3基因型比较 ,P <0 0 5 ,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绝经前妇女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与西方及国内的一些报道不尽相同 ,且骨密度显示出Bb >bb >BB 。
- 陈训华杨淑芹梁雅香张万强
- 关键词:骨密度基因型腰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
- 肾虚骨痛胶囊防治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1997年
- 采用切除卵巢大鼠诱导骨质疏松模型,肾虚骨痛胶囊大剂量组对模型大鼠全身骨密度、股骨骨密度明显提高(P均<0.05),优于阳性对照药骨疏康,大剂量组对腰椎骨小梁体积有明显改善,骨灰分重量亦有大幅度提高,但小剂量组对上述指标无明显影响。
- 陈训华危剑安陈燕平丁继华周重光张万强高云邢美荣
- “骨宝丸”防治佝偻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本文观察了佝偻病大鼠在用中药“骨宝丸”治疗前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基维生素D3及骨组织形态学和骨计量学的变化,并与维生素D3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骨宝丸”防治佝偻病有效,特别是在提高血钙、血磷和降低血碱性磷酸酶以及促进类骨质矿化方面效果显著,但其作用机理与维生素D3不同。
- 陈燕平陈训华薛延龚翠红苗燕玲邱明才
-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维生素D缺乏中医药疗法
- 围绝经期妇女骨丢失与血清雌激素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 目的为观察围绝经期妇女年骨矿丢失状况、雌激素(E)水平的变化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受试对象为45-50岁尚未绝经的妇女,职业有工人、职员、医生、教师等,排除与骨代谢相
- 陈训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