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辉清

作品数:14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颅脑
  • 5篇颅脑损伤
  • 5篇脑损伤
  • 4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脑伤
  • 3篇出血
  • 2篇血压
  • 2篇亚低温
  • 2篇亚低温治疗
  • 2篇预后
  • 2篇正常压力脑积...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外伤
  • 2篇颅骨
  • 2篇颅脑伤
  • 2篇颅内
  • 2篇脑出血

机构

  • 8篇深圳市宝安区...
  • 5篇深圳市西乡人...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陈辉清
  • 5篇周育瑾
  • 4篇黄振林
  • 4篇俞梦瑾
  • 3篇黄振林
  • 3篇吴江
  • 2篇林合麟
  • 2篇甄云
  • 2篇谢礼涵
  • 2篇林晓元
  • 2篇徐建民
  • 2篇黎国雄
  • 2篇黄志浩
  • 2篇吴江
  • 1篇龚言红
  • 1篇张升超
  • 1篇卢祖洵
  • 1篇刘锦
  • 1篇殷晓旭
  • 1篇徐建民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宁夏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伤患者血糖和糖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6
2001年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糖代谢相关激素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亚低温治疗组选择符合条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3~ 8分 )共 2 4例 ,于伤后 2 4h内行亚低温治疗 ,控制直肠温度 33~ 35℃ ,持续 3~ 5d ;对照组 2 1例 (GCS 3~ 8分 )。两组患者伤后急性期 (<48h)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标本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胰岛素、皮质醇及生长激素含量。 结果 对照组患者血糖值为 (10 .2 5± 4.18)mmol L ,皮质醇为 (4 2 4.6 7± 12 5 .85 )ng L ;亚低温组患者血糖值为 (8.40± 3.75 )mmo L ,皮质醇为 (2 90 .71± 110 .5 0 )ng L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两组患者胰岛素和生长激素无明显变化。 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够减轻糖代谢相关激素紊乱 ,降低高血糖 。
吴江林晓元徐建民周育瑾林合麟黎国雄陈辉清黄振林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血糖糖代谢亚低温治疗
颅脑外伤脑氧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氧摄取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基本原因。方法:根据GCS评分选取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8例,于手术后6h至术后第7天内经颈内静脉球部及颈动脉同步抽取血样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出脑氧摄取率。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24h内脑氧摄取率均有明显升高(t=0.45±0.12),2~3d后开始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死亡组在5~7d左右下降幅度尤为突出,与成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氧摄取率可做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监测指标。
陈辉清陈东乐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氧摄取率GCS评分
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老年人正常压力脑积水15例报告被引量:1
2005年
陈辉清谢礼涵
关键词: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正常压力脑积水老年人
8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8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探讨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方案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全组80例,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Ⅴ级分别为10.0%、30.0%、26.3%、10.0%、23.8%。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
甄云陈辉清黄振林黄志浩
关键词:颅内血肿高血压手术治疗
不同材料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材料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01/2007-12在西乡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加网硅胶材料、自体颅骨、三维钛网及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补额颞顶部颅骨缺损病例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结果:加网硅胶组并发症发生率50%,塑形满意度27.8%;自体颅骨组分别为12.1%,90.9%;三维钛网组分别为27.3%,45.5%;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组分别为5.6%,100%。数字化三维钛网组与自体颅骨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在塑形满意度上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三维钛网及自体颅骨修补颅骨缺损并发症少、塑性满意高。
俞梦瑾陈辉清黄振林
关键词:颅骨修补硅胶自体颅骨三维钛网数字化三维重建
基于深圳市西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的SWOT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社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改革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介绍西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并分析该模式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得出以下结论:独立构架、财务和人事自主以及医院联动是该模式的核心;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及提高风险抵抗力是该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抓住机遇,争取政府支持,加强监管和审查以及提高下辖社康中心服务水平是该模式持续发展的关键。
吴江张升超陈辉清周育瑾龚言红殷晓旭卢祖洵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SWOT分析
外伤性脑室出血22例临床分析
2003年
为提高外伤性脑室出血诊治水平 ,对外伤性脑室出血 2 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好 8例 ,中残 2例 ,重残 3例 ,死亡 9例。认为外伤性脑室出血病病死率高 ,预后差 ,治疗重点在于合并的脑损伤。
徐建民吴江陈辉清黄振林黄志浩
关键词:外伤性脑室出血CT病死率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血栓调节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血栓调节蛋白(TM)浓度的测定,探讨CRP及TM在临床检测中的意义,便于有效地预防和诊断脑梗死。方法:选择55例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用免疫酶标法检测TM,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结果:脑梗死患者的TM和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升高幅度与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TM和CRP的检测为判断脑梗死患者的严重程度提供了依据,对指导临床有重要的价值。
甄云黄振林陈辉清
关键词:脑梗死C-反应蛋白血栓调节蛋白
重型脑伤患者亚低温治疗后脑组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的变化被引量:34
2002年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 ( 3 3~ 3 5℃ )治疗后的脑组织氧分压 (PtiO2 )、二氧化碳分压 (PtiCO2 )和pH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重型脑伤患者 (GCS 3~ 8分 ) 4 1例 ,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 2 1例 ,常温对照组 2 0例。动态监测伤后急性期脑组织PtiO2 、PtiCO2 和pH值 ,观察两组各个指标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亚低温治疗 2 4h后 ,脑组织PtiO2 和pH值逐渐上升 ,PtiCO2 逐渐下降 ,并趋于正常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持续性PtiO2 <1.3 3kPa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PtiO2 ≥ 1.3 3kPa的患者 (P <0 .0 5 )。 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减轻脑伤患者的脑组织氧代谢紊乱 ,改善预后 ,且需尽早进行。脑组织PtiO2 、PtiCO2 和pH值动态监测技术安全可靠 ,对临床判断病情。
吴江徐建民黄振林陈辉清林晓元周育瑾林合麟俞梦瑾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脑组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气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的治疗及预后——附86例报告
2005年
目的总结86例重型颅脑损伤双侧瞳孔散大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方法对我科1998年1月~2003年6月收治的86例双侧瞳孔散大的重型颅脑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86例双侧瞳孔散大的重型颅脑伤病人存活43例(50%),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23例(26.7%),重残11例(12.8%),植物生存9例(10.5%),死亡43例(50%)。结论针对不同的CT扫描、临床表现、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脑干损伤及年龄等决定治疗方法,注意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手术要点的掌握,防止各种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关键。
黎国雄吴江周育瑾陈辉清
关键词:双侧瞳孔散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重型颅脑伤存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