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明军

作品数:45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7篇弓形虫
  • 14篇基因
  • 12篇克隆
  • 9篇抗原
  • 9篇弓形虫RH株
  • 8篇免疫
  • 7篇SARS
  • 6篇疫苗
  • 6篇真核
  • 6篇真核表达
  • 6篇质粒
  • 6篇核表达
  • 6篇SARS冠状...
  • 6篇纯化
  • 5篇蛋白
  • 5篇印迹
  • 5篇冠状
  • 5篇冠状病毒
  • 5篇DNA疫苗
  • 5篇病毒

机构

  • 41篇华中科技大学
  • 36篇深圳市疾病预...
  • 31篇华南农业大学
  • 20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深圳市卫生防...

作者

  • 45篇雷明军
  • 44篇吴少庭
  • 34篇潘晖榕
  • 33篇黄达娜
  • 31篇张仁利
  • 30篇高世同
  • 28篇袁仕善
  • 24篇林绮萍
  • 23篇秦莉
  • 19篇戴五星
  • 15篇温见翔
  • 13篇翁亚彪
  • 4篇龙彩虹
  • 4篇王西明
  • 3篇屈伸
  • 3篇林琦萍
  • 2篇潘辉榕
  • 2篇陈群
  • 1篇刘能保
  • 1篇甘燕

传媒

  • 13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国人兽共患...
  • 6篇中国热带医学
  • 3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全国新出现传...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中华医学会热...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湖北省暨武汉...
  • 1篇全国人畜共患...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10篇2005
  • 27篇2004
  • 3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弓形虫RH株SAG2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纯化与鉴定
目的克隆弓形虫RH株膜表面抗原2(SAG2)编码基因,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3a-SAG2,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及纯化SAG2蛋白。方法PCR扩增503bp的SAG2编码基因目的片段,胶回收纯化...
雷明军吴少庭戴五星潘晖榕林绮萍温见翔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
关键词:弓形虫克隆基因表达纯化免疫印迹
文献传递
SARS冠状病毒S蛋白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目的构建 SARS 冠状病毒棘突糖蛋白(S 蛋白)的两个片段 S1和 S2的真核表达质粒 pVAC -S1和 pVAC-S2,检测它们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并观察它们在小鼠中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采用 PCR ...
秦莉王西明雷明军潘晖榕屈伸吴少庭袁仕善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林绮萍温见翔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
文献传递
SARS病毒N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2004年
  构建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N)的真核表达质粒,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采用PCR方法体外扩增SARS病毒N蛋白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C,构建pVAC-N重组质粒;大量制备该重组质粒,经基因枪腹部皮内注射免疫BALB/c小鼠三次,间接ELISA法测定免疫鼠IgG抗体效价.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VAC-N,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出特异性的IgG抗体.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C-N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为SARS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袁仕善高世同秦莉雷明军潘晖榕张仁利黄达娜温见翔
SARS冠状病毒M蛋白全长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2004年
  克隆SARS冠状病毒M蛋白基因编码序列,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3a-M,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纯化.表达产物用WesternBlot检测其抗原性.RT-PCR扩增M编码基因目的片段,胶回收纯化,插入克隆载体pMD-18T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
雷明军吴少庭戴五星秦莉潘晖榕袁仕善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林绮萍
SARS冠状病毒S蛋白部分序列2的克隆与表达
2004年
  构建SARS冠状病毒棘突蛋白部分序列2(S2)的原核表达质粒,分析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状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从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出编码S蛋白的第2170到2814位碱基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目的片段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JM109,PCR和双酶切鉴定转化菌落.将阳性菌落经IPTG诱导,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靶蛋白的表达.RT-PCR扩增出S2特异片段,经测序与GenBank比对存在1处碱基突变.S2基因片段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并在JM109中表达了S2融合蛋白.成功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S2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S2融合蛋白.……
秦莉吴少庭王西明袁仕善雷明军潘辉榕黄达娜高世同张仁利屈伸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4的原核细胞表达与纯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4(GRA4)的pET原核细胞表达系统,并对其表达产物进行纯化及其免疫学活性测定。方法利用PCR扩增弓形虫GRA4基因片段,定向亚克隆入原核细胞表达载体pET-23a(+),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 DE3),以组氨酸结合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对其进行抗原活性分析。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用ELISA检测其特异性抗体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弓形虫pET-GRA4原核细胞表达系统,其表达产物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40 00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能被人工感染弓形虫RH株速殖子的兔血清识别。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IgG抗体。结论利用pET原核细胞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和纯化了弓形虫GRA4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学活性。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雷明军潘晖榕袁仕善温见翔秦莉黄达娜张仁利高世同
关键词:弓形虫原核细胞基因表达蛋白纯化
弓形虫SAG2/GST融合蛋白在E.coli中的表达条件的研究与纯化
目的提高弓形虫SAG2/GST融合蛋白在在E.coli中的表达水平并纯化。方法对诱导温度、诱导物浓度与诱导时间等条件与目的蛋白在细菌裂解上清中的表达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表达条件优化后,大量制备目的蛋白利用Glutath...
雷明军吴少庭戴五星龙彩虹潘晖榕袁仕善黄达娜林绮萍
文献传递
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 DNA疫苗的构建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 pVAX1-SAG1,并探讨其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DNA中扩增截短型的SAG1基因片断 ,并克隆至载体pMD18-T ,经菌落PCR鉴定和测序分析后 ,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 pVAX1,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AG1,并予菌落PCR和双酶切鉴定。以此为疫苗候选分子免疫小鼠 ,检测其诱导产生的抗体。结果 PCR扩增出SAG1基因的截短型片段 ,其大小约 780bp ;测序的阳性TA克隆除两处发生同义突变外 ,其余序列与原序列一致 ;TA克隆的插入片段被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 pVAX1,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VAX1-SAG1;该质粒诱导小鼠产生了抗弓形虫抗原的抗体。 结论 成功构建了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的DNA疫苗。
黄达娜吴少庭袁仕善高世同张仁利雷明军潘晖榕林琦萍秦莉
关键词:弓形虫表面抗原SAG1DNA疫苗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重组SARS病毒M蛋白的免疫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检测SARS冠状病毒重组M蛋白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能力。方法PCR扩增M蛋白基因,构建至原核表达质粒pET-23a,pET-23a-M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宿主菌,诱导表达蛋白经SDS-PAGE、免疫印迹分析和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3次免疫后测定免疫功能,进行免疫效果评价。结果成功构建pET-23a-M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后诱导表达27 ku M蛋白。检测M蛋白免疫鼠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产生,抗体效价达1∶104;脾脏CD8+比例升高,CD4+/CD8+比值下降;免疫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SARS病毒重组M蛋白疫苗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甘燕吴少庭秦莉雷明军戴五星袁仕善黄达娜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M蛋白免疫效应
弓形虫GRA4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的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用pVACGRA4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观察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对弓形虫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量制备pVACGRA4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经基因枪腹部皮内注射免疫BALB/c小鼠3次,以pVAC空质粒及不经任何处理的空白组为对照。于末次免疫4周后作免疫指标测定(包括MTT法测定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双夹心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IFNγ及IL4含量、间接ELISA法测定IgG抗体滴度),并观察攻毒试验后小鼠存活情况。结果脾淋巴细胞增殖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VACGRA4组CD4+T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变化(P>0.05),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与pVAC对照组比较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CD4+/CD8+比值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pVACGRA4免疫组IFNγA值比对照组略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IL4A值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pVACGRA4组可诱导产生特异性IgG抗体,但滴度不高;pVACGRA4免疫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两对照组,死亡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延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用pVACGRA4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应答及对弓形虫攻击感染的部分保护作用。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高世同张仁利黄达娜袁仕善雷明军温见翔潘晖榕秦莉
关键词:弓形虫DNA免疫小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