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程媛
- 作品数:25 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急性腹泻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分子特征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急性腹泻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肠集聚性大肠埃希菌(EAEC)在携带毒力基因、耐药性及分子分型之间的差异。方法以PCR方法检测EAEC的7种毒力基因,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来自急性腹泻病患者的分离株中,毒力基因检出率最高为air,体检分离株为sat。48株EAEC对13种抗菌药物中的12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对亚胺培南完全敏感,急性腹泻病患者分离株耐药性较体检分离株强。PFGE分型共得到43种带型,均呈现高度多态性。结论不同来源EAEC携带的毒力基因差异不显著,PFGE带型呈高度多态性,来源于腹泻病患者的EAEC耐药性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员。
- 杜悦王红苏爱荣韦程媛李秀桂谭冬梅黄彦
- 关键词:耐药性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
- 广西自治区2016~2018年沙门氏菌监测数据的SSM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南宁市和贵港市的食源性和人源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监测数据,为科学防控沙门氏菌引起区域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6~2018年南宁市13个监测点和贵港市6个监测点收集的沙门氏菌监测数据,通过构建偏离-份额分析法模型,有效获取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区域增长份额、沙门氏菌构成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的数值。结果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总偏离量为2.47株,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的总偏离量为6.96株;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区位偏离份额为-6.54株,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的区位偏离份额为6.88株。结论在2016~2018年间,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增长迅速,均超过广西沙门氏菌的增长速度;南宁市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贵港市肠炎沙门氏菌具备种类优势。
- 蓝兰曾献莹韦程媛吕素玲李秀桂
- 关键词:沙门氏菌偏离-份额分析优势菌种
- 广西食源性鼠伤寒沙门菌血清型和分子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掌握广西食源性沙门菌优势血清型,建立广西食源性沙门菌优势血清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方法对2015年收集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用PFGE方法对优势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相关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从广西共收集到330株沙门菌,80株经血清学鉴定为鼠伤寒沙门菌,其中哨点医院病例中77株,食品中3株。80株鼠伤寒沙门菌经Xba I酶切分为67种型别,其中24株菌11种型别同源性分别达到100%,优势型别为JEX001.CN0056(3株)和JEX001.CN0062(3株)。36株菌26种型别同源性达到96%以上,JEX001.CN0015为食品分离株与腹泻病例株完全匹配型别。结论鼠伤寒沙门菌是2015年广西食源性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呈高度散发状态。食品分离株与临床株之间同源性不高,但大部分散发腹泻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
- 曾献莹吕素玲杜悦韦程媛瞿聪
- 关键词:食源性血清型鼠伤寒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 诺如病毒合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相关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病原体相关性研究,分析导致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真正病因,为类似事件的实验室检验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12月广西某市发生1起聚餐引起的疑似食源性疾病事件。采集参与聚餐的腹泻患者肛拭标本5人份,参照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以及本实验室建立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病原体的检测,将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诊断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等实验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该起食源性疾病的5份标本中诺如病毒阳性3份,其中GII型2份,GI/GII混合型1份;检出致泻大肠埃希菌2份,分离到的2份标本检出2株致泻大肠埃希菌uidA和eae基因阳性,均为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份,其毒力基因相同,均为tdh+、trh-、tlh+、ORF8+;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2株副溶血性弧菌具有100%相似度。结论该起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病因是由GI、GII型诺如病毒合并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感染引起。建议在处理类似事件过程中运用各种新的科学检测方法进行全局分析,才能有效地避免出现误诊和漏诊。
- 苏爱荣王红杜悦李秀桂谭冬梅瞿聪韦程媛黄彦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脉冲场凝胶电泳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
- 2011年广西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广西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菌株耐药情况,建立广西沙门菌血清型及耐药谱数据库。方法沙门菌血清分型依据GB 4789.4-2010,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结果 74株菌分布于7个群或亚群、21个血清型,以B群沙门菌为优势菌(32株,43.24%)。菌株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除23株(31.08%)对8种抗菌药无耐药外,其余51株(68.92%)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四环素、氯霉素、奈啶酸及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55.41%、45.94%、37.84%、33.78%。菌株的多重耐药较为严重,2重及以上耐药菌株有34株(45.95%);4重及以上耐药菌株有20株(27.03%)。不同来源菌株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2,P>0.05)。结论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态性,菌株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趋势,应引起重视。
- 吕素玲韦程媛李秀桂
-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型耐药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16—2018年沙门菌血清种类的区位熵模型和偏离-份额分析法模型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通过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食源性和人源沙门菌的空间分布和增长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沙门菌引起的疾病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北部湾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016—2018年的沙门菌血清种类数据,通过构建区位熵(LQ)模型和偏离-份额分析法(SSM)模型,有效获取沙门菌的区位熵和区域增长份额、沙门菌构成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的数值。结果根据LQ模型,北部湾经济区沙门菌的区位熵大于1的种类有两种:鼠伤寒沙门菌(区位熵为1.05)和肠炎沙门菌(区位熵为1.19)。根据SSM模型,北部湾经济区鼠伤寒沙门菌的总偏离量为23.50株,肠炎沙门菌的总偏离量为4.18株,增长速度均快于广西沙门菌总体的增长速度。结论北部湾经济区沙门菌区域集聚水平比较高的种类是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北部湾经济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具备种类优势且具有很强的增长趋势。
- 蓝兰曾献莹韦程媛吕素玲李秀桂
- 关键词:沙门菌血清
- 广西食源性与禽源性沙门氏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了解广西食源性与禽源性沙门氏菌的菌型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农贸市场生鸡肉和大型养鸡场鸡肛拭标本,按照GB4789.4-2010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血清分型,药敏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MIC)。结果 158份生鸡肉样本沙门氏菌检出率为22.78%,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氏菌为主;194份鸡肛拭样本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3.92%,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分离自鸡肛拭和生鸡肉中沙门氏菌对四环素、萘啶酸、氯霉素、氨苄青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4.07%(58.33%)、85.18%(72.22%)、80.76%(63.89%)、55.56%(47.22%),5重耐药株分别占40.74%(38.89%)。结论广西食源性和与禽源性沙门氏菌菌型不同,均有高耐药和多重耐药。应当限制抗生素在食源性动物饲养过程中的应用,确保食品安全。
- 诸葛石养韦程媛李秀桂
- 关键词: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
- 广西西江经济带人源性沙门菌数据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 2021年
- 目的通过动态分析2015-2019年的广西西江经济带人源性沙门菌的增长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沙门菌引起的疾病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模型,获取人源性沙门菌的区域增长份额、构成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结果从2015-2019年的合计数看,西江经济带的肠炎沙门菌的总偏离量(+6.943株)、伦敦沙门菌的总偏离量(+0.725株)、火鸡沙门菌的总偏离量(+0.575)均为正值,总偏离量符号为“+”表明该沙门菌属血清型的增长速度快于广西沙门菌总体的增长速度;西江经济带的鼠伤寒沙门菌的总偏离量(-42.794株)、斯坦利沙门菌的总偏离量(-3.401株)、德尔卑沙门菌的总偏离量(-7.552株)、阿贡纳沙门菌的总偏离量(-6.127株)、韦太夫雷登沙门菌的总偏离量(-0.425株)、科特布斯沙门菌的总偏离量(-6.275株)均为负值,总偏离量符号为“-”表明该沙门菌属血清型的增长速度慢于广西沙门菌总体的增长速度。从时间序列看,西江经济带的鼠伤寒沙门菌、斯坦利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的总偏离量经历先下降然后上升最后再下降的过程,西江经济带的肠炎沙门菌、韦太夫雷登沙门菌、科特布斯沙门菌的总偏离量经历先上升然后下降最后再上升的过程,西江经济带的伦敦沙门菌、火鸡沙门菌的总偏离量经历先连续上升最后下降的过程。结论西江经济带的肠炎沙门菌、伦敦沙门菌、火鸡沙门菌是具有增长优势的沙门菌属血清型。
- 蓝兰曾献莹诸葛石养韦程媛李秀桂
- 关键词:人源性沙门菌份额
- 2014-2019年南宁市人源性沙门菌监测数据的S-SSM和D-SSM模型分析
- 2021年
- 目的通过分析2014-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源性沙门菌监测数据,了解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的增长趋势,为公共卫生动态监管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南宁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建立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模型,计算得出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的区域增长份额、构成偏离份额和区位偏离份额。结果根据静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模型,南宁市鼠伤寒沙门菌的总偏离量为-9.14株,其增长速度慢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沙门菌总体的增长速度;肠炎沙门菌的总偏离量为+6.93株,其增长速度快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沙门菌总体的增长速度。根据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模型,南宁市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各年份的区域增长份额均为正值,均经历先下降最后再上升的过程;在2016年、2017年、 2019年南宁市鼠伤寒沙门菌总偏离量为负值,在2015年、2018年、2019年南宁市肠炎沙门菌总偏离量为正值。结论南宁市肠炎沙门菌具有增长优势,而鼠伤寒沙门菌没有增长优势。
- 蓝兰曾献莹韦程媛李秀桂
- 关键词:沙门菌监测数据
- 2011-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售婴幼儿食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婴幼儿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和趋势,为有效开展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1-2016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市采集婴幼儿食品,按照GB 4789系列标准和《2014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规定方法分别进行4种致病菌检验。结果共检测7956份样品,其中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阳性率为6.1%(249/4084),婴幼儿配方食品阳性率为4.7%(183/3872)。不同年度监测结果显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阪崎肠杆菌阳性率范围为2.7%~5.6%,蜡样芽胞杆菌为2.3%~8.4%(除2011和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0%~0.4%;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阪崎肠杆菌阳性率范围为0.2%~1.8%,蜡样芽胞杆菌为10.2%~12.4%(除2011和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为0.0%~0.3%;沙门菌检出1份,产地为内蒙古自治区。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国内阳性率为6.1%(248/4077),7份国外样品检出1份阳性样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国内阳性率为4.7%(177/3758),国外为5.3%(6/114)。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售婴幼儿食品中阪崎肠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持续存在,对婴幼儿食品安全造成威胁,应加强对国内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管。
- 姚雪婷赵鹏蒋玉艳李秀桂韦程媛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婴幼儿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