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电图
  • 6篇心电
  • 6篇心电图
  • 3篇心肌
  • 3篇血管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糖尿病
  • 2篇病变
  • 1篇动态心电图诊...
  • 1篇心病
  • 1篇心电图变化
  • 1篇心电图诊断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事件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死亡

机构

  • 8篇漯河市第三人...
  • 1篇漯河医学高等...

作者

  • 8篇韩晓慧
  • 2篇宋素华
  • 1篇门楠楠
  • 1篇宋彬彬
  • 1篇吴哲兵
  • 1篇王玉中

传媒

  • 2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诊断临床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在无症状心肌缺血诊断中的阳性率及准确性进行分析,证实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间诊治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6例。一组根据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为对照组;一组适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为观察组。并以心肌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标准,对2组研究对象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对检查的阳性率及准确性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中阳性33例,阳性率为91.7%高于对照组72.2%的阳性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 P<0.05);察组诊断准确34例,漏诊1例,误诊1例,准确率为94.4%,均高于对照组83.3%的诊断准确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具有灵敏、准确、无创、操作简单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韩晓慧
关键词: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致心脏损害的心电图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致心脏损害的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8月50例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50例2型糖尿病未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出率与心电图异常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为88%(44/50),较对照组的34%(17/50)明显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T-T改变、心律失常及其他心电图异常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造成的心脏损害,在糖尿病心肌病与糖尿病并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应予以重视。。
韩晓慧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心电图
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对心电图检查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诊治的144例疑似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两个研究组,每组72例。一组进行心电图检查,为观察组;一组进行肺血管造影,为对照组;以病理诊断标准,对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就诊断准确率、不良反应及检查依从性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0.3%,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91.7%,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检查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中心电图检查具有准确率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高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韩晓慧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肺血管造影准确率依从性
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风险评估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因素,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提供借鉴。方法对586例接受全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肠镜未发现病变154例(对照组),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共81例(病例组),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肠息肉病等共35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癌症家族史、喜食腌制食品、喜食白肉、喜食煎炸炙烤食品、喜食蔬菜果品粗粮、精神创伤、经常体育锻炼、胆囊手术史及胆结石与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选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变量是年龄(OR=3.521、8.642、9.026、15.366、19.775)、恶性肿瘤家族史(OR=8.135)、喜食白肉(OR=3.197)、喜食腌制食品(OR=2.981)、喜食煎炸炙烤食品(OR=2.922)、胆囊手术史和胆囊炎(OR=2.702)、精神创伤(OR=2.249)、BMI(OR=2.241)、喜食蔬菜果品粗粮(OR=0.415)和经常体育锻炼(OR=0.478)。结论年龄、恶性肿瘤家族史、喜食白肉、喜食腌制食品、喜食煎炸炙烤食品、胆囊手术史及胆囊炎、精神创伤和BMI可能为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喜食蔬菜果品粗粮和经常体育锻炼可能为保护因素。
门楠楠王玉中宋素华宋彬彬韩晓慧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癌前病变结肠镜检查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碎裂QRS(fragmented QRS,f 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87例AMI患者,根据心电图是否存在f QRS波分为fQRS组和无f QRS组,采集相关临床资料。随访1~36个月的心源性死亡和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再梗死、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用Kaplan 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生存率、发生率和风险度。结果 1 fQRS组与无fQRS组3年内非致死性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是28.9%和12.2%(χ2=13.303,P=0.000)。在校正了年龄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f QRS组患者发生非致死性心脏事件的风险度(HR)为2.642,Wald=11.593,P=0.001。2 f QRS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3.1%、91.4%和88.6%,无f QRS组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8.2%、97.0%和95.7%(χ2=5.276,P=0.022)。在调整了患者年龄等因素的作用后,f QRS组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HR为2.674,Wald=4.371,P=0.037。结论 fQRS波是评估AMI后患者预后的一项新的无创心电指标。
韩晓慧宋素华吴哲兵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碎裂QRS波心源性死亡心血管事件
肥厚性心肌病的心电图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收治肥厚性心肌病患者52例,行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分析异常心电图。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100%。P波切迹、双峰时限增宽35例(67.3%);R波电压增高48例(92.3%);S-T段异常改变45例(86.5%);T波异常43例(82.7%);异常Q波8例(15.4%);心律失常46例(88.5%)。结论:同时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肥厚性心肌病具有重要价值,可大大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与漏诊。
韩晓慧
关键词: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运动平板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对24 h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诊断的86例冠心病疑似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图进行诊断,以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为标准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诊断准确性进行评价,并对诊断的阳性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阳性率为81.4%,对照组为62.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准确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运动平板心电图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准确性高、阳性率高、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及无创等优势,具有重要价值,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韩晓慧
关键词:24H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冠心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心电图改变特点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晚期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妊娠糖尿病病例纳入该次研究,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0名为该次对照组,两组均接受产前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变化特点,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最为常见分别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和短PR间期。结论妊娠晚期女性有较高几率出现心电图异常,并与妊娠期并发症和病情严重性存在关联性,因此产科临床应做好心电图常规检查。
韩晓慧
关键词:妊娠期合并症糖尿病心电图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