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动脉
  • 11篇造影
  • 10篇血管
  • 10篇栓塞
  • 7篇动脉栓塞
  • 7篇血管造影
  • 7篇主动脉
  • 6篇介入
  • 5篇胸主动脉
  • 5篇胸主动脉夹层
  • 5篇肾动脉
  • 5篇主动脉夹层
  • 5篇夹层
  • 4篇带膜
  • 4篇动脉瘤
  • 4篇肾动脉栓塞
  • 4篇肾损
  • 4篇肾损伤
  • 4篇栓塞治疗
  • 4篇腔内

机构

  • 29篇昆明医学院第...
  • 3篇昆明医学院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韩正林
  • 31篇袁曙光
  • 27篇李迎春
  • 26篇王家平
  • 23篇闫东
  • 17篇普成荣
  • 9篇龚颖娜
  • 8篇童玉云
  • 7篇罗罡
  • 6篇杨青
  • 6篇阎东
  • 5篇郭立
  • 4篇杨达宽
  • 4篇张志田
  • 3篇方克伟
  • 3篇李常茂
  • 3篇杨绍军
  • 3篇黄加胜
  • 3篇吴起杰
  • 3篇龚丽娜

传媒

  • 8篇放射学实践
  • 5篇中国介入影像...
  • 4篇实用医学影像...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云南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第五届中国西...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恶性胆道梗阻的双介入治疗被引量:5
1996年
采用PTCD和肝动脉灌注化疗双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35例。PTCD后病人黄疽减轻,症状缓解,平均生存7个月;加肝动脉灌注化疗后肿块缩小,梗阻部分再通,平均生存10个月。认为双介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优于单一治疗,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李常茂袁曙光闫东孙勇范承经韩正林普成荣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PTCD灌注化疗
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疗效。方法 :89例咯血患者 ,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 49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 ,栓塞材料为钢圈或铜圈 (coil)和磁性微球 (Fe3O4 ) ,40例患者采用选择性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止血效果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选择性永久栓塞组治疗咯血优于单纯明胶海绵组。结论 :永久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咯血和顽固性咯血的有效方法 。
王家平闫东袁曙光李迎春顾亚律罗罡普成荣韩正林
关键词: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支气管动脉造影明胶海绵颗粒COIL
动脉造影诊断静脉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四例被引量:13
1999年
阎东袁曙光普成荣韩正林
关键词:静脉吸毒假性股动脉瘤动脉造影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2005年
韩正林王家平李迎春龚颖娜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支架置入治疗护理不当支架型人工血管带膜
肾损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评价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探讨肾损伤的有效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CT检查肾损伤 72例的影像学资料 ,据Sargent分类法将肾损伤分为 4类 ,其中Ⅰ类 3 4例 ,Ⅱ类 6例 ,Ⅲ类 3 0例 ,Ⅳ类 2例。此外 ,IVU检查 3 7例 ,B超 41例 ,肾动脉造影 2 4例。结果 :CT对肾损伤的分类及诊断准确率 10 0 %。结论 :CT具有无创、快速、安全、准确等优点 ,能准确确定肾损伤的程度、范围、分类 。
王家平方克伟阎东袁曙光李迎春罗罡普成荣韩正林
关键词:肾损伤影像学
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经导管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经DSA诊断的上消化道出血5例,4例采用立止血+明胶海绵栓塞,1例仅灌注立止血。下消化道出血14例,4例采用立止血+明胶海绵栓塞,10例仅灌注立止血。结果: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例,止血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灌注立止血的24h内止血率为80%,2例48h后再出血。结论:经动脉栓塞和灌注立止血治疗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无明显副作用,在无法行靶血管栓塞的情况下,局部注入立止血也是有效可行的方法。
黄加胜王家平李迎春闫东袁曙光朱建平龚丽娜韩正林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
血管造影对Moyamoya病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分析 8例Moyamoya病的血管造影表现 ,评价血管造影对Moyamoya病的临床价值。 方法  3例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 ,5例行DSA。结果  8例患者均显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烟雾血管及广泛侧枝血管。结论 血管造影可清晰显示烟雾病血管狭窄程度或闭塞的部位及侧枝循环情况 。
李迎春王家平袁曙光闫东普成荣韩正林龚颖娜
关键词:烟雾病
覆腹支架治疗外伤性锁骨下动静脉瘘一例
2002年
普成荣阎东袁曙光李迎春韩正林王家平罗罡
关键词:覆膜支架
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附29例报告)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介绍应用带膜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9例(男25例,女4例,年龄38-77岁)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采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或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前穿刺左肱动脉行升主动脉对比剂追踪了解破口的位置及撕裂的范围,所有的患者都在全麻下进行的,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带膜支架导人胸主动脉封闭夹层破口。结果29例均成功进行了胸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隔绝术,其中25例使用Talent支架,4例为国产支架。术后主动脉造影证实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无中转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9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1例行CT复查,8例行DSA复查,3例病人在术后2~8个月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结论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成功率和生存率高。
王家平杨达宽杨青袁曙光闫东杨绍军李迎春张志田吴起杰龚颖娜韩正林童玉云付建华
关键词: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夹层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及CT分析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CT表现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本组42例胆囊癌均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及CT扫描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结果胆囊癌的主要CT表现有:胆囊壁的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乳头状癌结节、胆囊呈等密度实质性肿块、直接侵犯肝脏、肝门及胰头部位淋巴结转移,增强后,囊壁和囊内的癌结节均被增强。结论胆囊癌的CT表现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王家平袁曙光孙锋童玉云李迎春普成荣韩正林
关键词:胆囊癌CT影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