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杰
- 作品数:20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结肠癌患者CME术后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术后化疗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外科的82例Ⅲ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接受CME手术。单纯化疗组(n=42)采用Cape OX方案,给予6周期化疗;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组(联合治疗组,n=40)除采用Cape OX方案化疗外,同时给予负载自身肿瘤抗原的DC肿瘤疫苗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进行细胞免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EA的变化、细胞免疫指标(外周血CD3^+、CD4^+、CD8^+、CD19^+、CD56^+及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百分比)、治疗期间的药物毒副作用以及比较两组2年肿瘤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CEA数值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术后1年的CEA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化疗组术后2年的CEA数值与治疗后及与联合治疗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后CD8^+和Treg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CD19^+、CD3^+ CD56^+细胞的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Treg细胞的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外周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等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单纯化疗组的2年肿瘤复发率为23.81%,联合治疗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以提高结肠癌患者术后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并明显降低肿瘤2年的复发率。
- 王铁韩锦胜韩亚妹马新杰孙智广于景超蔡建辉
- 关键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结肠癌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手术方法改进预防胰瘘的体会
- 1994年
-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手术方法改进预防胰瘘的体会奚绍贤,马新杰,李滋源我院自1986年5月~1991年5月对25例壶腹周围恶性肿瘤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现将手术方法改进、选择、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5例病人中男16例,女9例。...
- 奚绍贤马新杰李滋源
- 关键词:腹部肿瘤十二指肠胰瘘
- 穴位注射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在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GP或PC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实施GP或PC方案方案的同时给予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实施3周期化疗后,参照WHO抗癌药物毒副作用评定标准作毒副作用并比较。结果 2组患者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液系统的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2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可有效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副反应。
- 张宝昕刘博孙金鹏李卫段胜刚白振霞张玉马新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穴位注射
- 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的作用,进而指导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行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操作方法。结果颈淋巴结转移率55.26%,甲状腺残癌率33.33%。患者恢复好,无上肢功能障碍,无复发。结论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中治疗作用确切,对侵及包膜,伴或不伴颈淋巴结肿大者应作多功能保留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复发者应再次手术。
- 刘晓玲徐燕春郭红月马新杰任重喜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
- 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8例,按病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生物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10分的为16例(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例(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安全,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刘杰鲁金乐李卫屈会云史晓熠王庆海马新杰何明
- 关键词:DC-CIK卡铂胸腔灌注化疗恶性胸腔积液
- 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低的疗效观察
- 张宝昕段胜刚李卫孙金鹏张玉王斯蓓马新杰
- 该研究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研究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低的现象,认为属中医“虚劳”范畴,当健脾补肾。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刺激足三里能健脾和胃、益气养血。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白细胞减低患者随机单盲分为两组,治疗组常规...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医理论
- 多点皮内缝合法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疗效研究
- 刘晓玲徐燕春郭红月马新杰张睿王双凤
- 该课题主要对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形成和预防进行研究。乳腺癌在中国妇女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而术后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处理不当常发展为皮瓣坏死。该研究利用多点皮内缝合的方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取...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癌并发症
- 可植入式胸腔港与中心静脉管在胸腔灌注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 2016年
- 目的观察白兔在接受胸腔港植入与中心静脉管植入的区别,以及药物注射后,胸腔内及全身的反应情况。方法将54只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8只。A组胸腔留置植入式胸腔港,灌注0.9%氯化钠溶液;B组胸腔留置中心静脉管,灌注0.9%氯化钠溶液;C组胸腔留置植入式胸腔港,灌注顺铂。3个月后,检查各组白兔的机体健康情况,最后取埋港侧的港周软组织、管周软组织、壁层胸膜、膈肌面组织、及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A组实验前后血气结果无明显变化。A组白兔的感染程度明显低于B组;与C组相比,A组白兔胸管周围无明显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植入式胸腔港本身不产生胸膜粘连,对肺功能无明显影响,其感染率低于中心静脉管,效果肯定,可用于长期的引流及给药。
- 刘杰鲁金乐李卫屈会云史晓熠王庆海马新杰何明
- 关键词:中心静脉管灌注化疗白兔
- 综合排石法治疗尿路结石286例
- 1997年
- 综合排石法治疗尿路结石286例奚绍贤崔东晖马新杰闫国强瑞新智薛丽沙孔令义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沧州061001)我院于1987年5月至1995年12月共治疗尿路结石411例。其中综合排石法排石(甲组)286例,速效救心丸排石(乙组)57例,推按运...
- 奚绍贤崔东晖马新杰闫国强瑞新智薛丽沙孔令义
- 关键词:泌尿道结石综合疗法排石法
- 多点皮内缝合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的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107例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患者,术毕,创面冲洗后,将皮瓣与胸壁或胸肌行多点经皮内的缝合,关闭切口,观察术后3d每天的引流量及总引流量,平均拔管时间及有无皮下积液。结果应用本方法后创面渗液(引流量)明显减少,且拔管时间提前3~4d,皮下积液的发生明显减少。结论乳腺癌术后多点皮内缝合法,能明显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 刘晓玲徐燕春郭红月马新杰
- 关键词:乳腺癌皮下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