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振军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宁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肇庆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出血
  • 4篇高血压
  • 4篇高血压脑出血
  • 4篇出血
  • 3篇血肿
  • 3篇重型
  • 3篇微创
  • 2篇血肿清除
  • 2篇治疗高血压脑...
  • 2篇手术
  • 2篇清除术
  • 2篇重型颅脑
  • 2篇重型颅脑损伤
  • 2篇外伤
  • 2篇小骨窗
  • 2篇颅脑
  • 2篇颅脑损伤
  • 2篇颅内
  • 2篇脑损伤
  • 2篇开颅

机构

  • 8篇广宁县人民医...

作者

  • 8篇高振军
  • 4篇陈智国
  • 3篇高丽凤
  • 2篇黄建冬
  • 1篇黄丽梅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颅内压水平、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天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高振军高丽凤陈智国黄建冬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
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价值探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联合尿激酶(u-PA)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价值。方法:选择广宁县人民医院2018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12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两组均在发病24 h内进行手术,对照组给予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u-PA)溶解治疗,术后1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统计两组的再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8.52%,高于对照组的7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Barthel评分高于术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为3.28%,术后肺部感染、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56%,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的13.11%、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联合u-PA溶解治疗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神经系统功能及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减少术后出现感染及再出血等情况。
高振军高丽凤
关键词:尿激酶溶解高血压脑出血
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体会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6~2010年行双侧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0例,其中80例行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A组);50例行分次双侧去骨瓣减压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时,按GOS评分评定预后。A组:良好29例(36.3%),中残20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14例(17.5%);B组:良好9例(18.0%),中残11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17例(34.0%)。A组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预见性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手术能达到彻底解除或减轻高颅内压,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冯裕修高沃光黄丽梅陈智国高振军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疗效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大骨瓣开颅组(42例)和小骨窗开颅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血肿清除率、再出血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1d患者生活能力评定(按ADL分级),小骨窗组明显优于大骨瓣组(P〈0.05);术后小骨窗组残留血肿量为(9±1)ml,明显少于大骨瓣开颅组的(15±3)ml(P〈0.05);术后12h小骨窗组有2例(4.76%)再出血,大骨瓣组有8例(19.05%)发生再出血,两组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降低再出血率。
冯裕修陈智国高振军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究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方法:收取本次研究重型脑外伤患者100例,时间为2011年10月—2016年9月,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以及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COS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重型脑外伤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型脑外伤患者COS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研究。
冯裕修高振军
关键词:重型脑外伤
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分析
2018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方法 100例颅内肿瘤患者,按照日期单双号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开展手术,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对比两组肿瘤切除情况和功能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肿瘤完全切除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66.00%,近全切除率6.00%和部分残留率2.00%低于对照组的20.00%、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功能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效果理想,有利于功能状态的恢复,值得实施。
冯裕修高振军
关键词:超声微创手术颅内肿瘤
联合用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研究
2020年
目的:依达拉奉结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宁县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HICH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依达拉奉结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及3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HICH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依达拉奉结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高振军
关键词:依达拉奉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血肿清除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肿清除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血肿清除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加强推广应用。
高振军高丽凤陈智国黄建冬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