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永军

作品数:33 被引量:61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蛋白
  • 6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病例
  • 4篇中毒
  • 4篇猪链球菌
  • 4篇朊蛋白
  • 4篇卫生事件
  • 4篇链球菌
  • 4篇公共卫生
  • 4篇公共卫生事件
  • 4篇腹泻
  • 3篇疫情
  • 3篇突发公共
  • 3篇突发公共卫生
  • 3篇突发公共卫生...
  • 3篇农村
  • 3篇其他感染性腹...
  • 3篇球菌
  • 3篇球菌病

机构

  • 32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四川省疾病预...
  • 3篇浙江省疾病预...
  • 3篇象山县疾病预...
  • 2篇北京地坛医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省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鞍山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哈尔滨市疾病...
  • 1篇济南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市疾病预...
  • 1篇贵阳市疾病预...
  • 1篇江西省疾病预...

作者

  • 32篇高永军
  • 9篇向妮娟
  • 9篇董小平
  • 8篇石琦
  • 8篇高晨
  • 7篇李群
  • 7篇韩俊
  • 7篇孟玲
  • 6篇陈建明
  • 6篇丁凡
  • 6篇张宝云
  • 6篇王锐
  • 5篇周伟
  • 4篇冯燎
  • 4篇周兴余
  • 4篇王子军
  • 4篇黄婷
  • 4篇祝小平
  • 4篇袁珩
  • 4篇吕强

传媒

  • 7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病毒学报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河口水体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监测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珠江河口水体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菌型特征,探讨环境水体监测的方法和疫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在珠江河口选择24个水样采集点,每月采集一次,进行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分离培养,并利用实时PCR监测样品增菌液中的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采样同时测定气温、水温等气象资料。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型分析。结果监测期间共采样862份,霍乱弧菌分离阳性率7.77%,实时PCR阳性率为26.33%。按月的水样检测阳性率与水温变化趋势相似;城区监测点阳性率高于其他区域,在一家海产品批发市场排水口下游检测到产毒O139群菌株;菌株的菌型构成中,分离菌株主要为非产毒株;O1群E1 Tor小川和稻叶型以及O139群菌株的分离无季节变化趋势;PFGE分析75株分离株被分为49种带型,相似性为57.4%~100%,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结论霍乱弧菌在珠江河口水体中广泛存在,并呈现多样性。水体监测提供产毒菌株的指示,可作为环境危险评价的指标,且能在霍乱弧菌的监测和霍乱疫情预警中发挥作用。
王多春王晓梅钟豪杰张静谭海玲陈经雕李柏生郑慧贞崔志刚柯昌文邓小玲高永军王子军阚飙
关键词:霍乱弧菌河口水体分子生物学特征
中国2004—2011年毒蕈中毒事件分析被引量:72
2014年
目的了解中国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毒蕈中毒的预警及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全国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全国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444起,累计报告中毒病例2 856例,死亡606例。毒蕈中毒事件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6—9月是毒蕈中毒事件的高发期。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是毒蕈中毒的高发省份。通过监测报告发现的毒蕈种类有22种,其中导致毒蕈中毒事件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为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致命白毒伞、毒鹅膏菌、角鳞灰鹅膏菌等6种毒蕈。家庭是毒蕈中毒的主要发生场所,占事件总数的85.1%。误将野生毒蕈当做可食用蕈是中毒的主要原因,占事件总数的96.8%。结论毒蕈中毒引起的死亡是造成食物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对高发季节和高发省份进行重点监测和管理,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能力。
王锐高永军丁凡谢荣恒王霄晔李群
关键词:毒蕈食物中毒流行病学
朊蛋白(PrP^C)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2005年
朊蛋白是主要分布在神经系统的一种糖蛋白,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已逐渐成为Prion病研究领域内的另一 个热点。朊蛋白可以作为受体与配体结合,传递胞内或胞外信号,它还可能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抗细胞凋亡的特性。
高永军董小平
关键词:朊蛋白生理功能PRION病抗细胞凋亡神经系统糖蛋白
2013年10月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关注的传染病风险评估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估2013年10月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需要关注的传染病风险。方法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重点传染病监测等各种监测资料和部门通报信息,采用专家会商法进行评估。结果既往监测显示,10月仍是全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数较高的月份之一,全国总报告事件数和病例数将与9月相当;登革热继续面临境外输入和本地暴发扩散的双重压力,南方重点省份疫情发生风险较高,存在局部暴发的可能;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存在发生病例的可能;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将出现季节性升高;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生风险仍较高;手足口病疫情仍处于秋季次高峰流行期;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目前尚未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10月麦加朝觐期间,我国前往沙特的公民数量增多,中东呼吸综合征传入我国的风险增加;我国北方地区将逐步进入燃煤取暖季节,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将有所增加;此外,国庆节长假期间,各地卫生部门应加强节日期间的卫生监管和应急值守工作。结论 2013年10月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发生态势与往年相似,处于全年较高水平;需重点关注登革热、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中东呼吸综合征。
孟玲向妮娟李昱汪立杰常昭瑞高永军涂文校雷苏文彭质斌洪志恒金连梅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
2006年1至8月份我国克雅病监测病例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了解我国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发病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对2006年1至8月份我国克雅病监测网络获得的可疑CJD病例的l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脑脊液及血液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方法对脑脊液中14—3—3蛋白进行检测;利用PCR及测序方法对脚基因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共发现CJD临床诊断病例10例,疑似诊断病例8例。均为散发型CJD病例,病例的地理分布及职业没有明显的聚集性。发病年龄平均为60岁,男女比例接近1:1。首发症状中以快速进行性痴呆所占比例最多,占44%。临床诊断病例比疑似诊断病例出现更多的典型临床表现。结论我国监测到的CJD病例主要以散发型为主,地理、职业、男女比例以及平均年龄均符合散发型CJD的分布特点。
高晨韩俊周伟陈建明石琦张宝云向妮娟高永军董小平
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潜伏期初探被引量:4
2006年
向妮娟钟文君孟玲高永军祖荣强刘学成刘伦光祝小平袁珩欧阳兵吕强黄燕黄婷周兴余冯燎庞启迪王世文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潜伏期疫情
中国2008年克雅氏病监测病例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了解中国克雅氏病(CJD)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方法对2008年中国克雅氏病监测网络获得的可疑CJD病例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收集患者脑脊液及血液样品,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脊液中是否含有14—3—3蛋白,提取全血基因组DNA并利用PCR及测序方法对PRNP基因进行129位多态性及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共发现散发型CJD临床诊断病例31例,疑似诊断病例11例,2例家族性CJD和1例格-斯-斯综合征。病例的地理分布及职业无明显聚集性;临床诊断病例发病平均年龄56.7岁,男女比例8:9;疑似诊断病例发病平均年龄为57.4岁,男女比例5:6。快速进行性痴呆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全部诊断病例的33.3%。临床诊断病例比疑似诊断病例出现更多的典型临床表现。结论2008年中国监测到的CJD病例以散发型为主,病例的地理分布、职业、性别比例以及平均年龄均符合散发型CJD的分布特点。
田婵高晨石琦韩俊周伟张宝云高永军董小平
关键词:克雅氏病
农村居民腹泻病例就诊模式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了解农村居民腹泻病例的就诊率和就诊机构,为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西周镇、新桥镇的6个行政村,采用WHO对腹泻病例的定义,分别在2006年12月和2007年3月、6月、9月对调查点的农村居民进行腹泻病发病和就诊情况的调查.结果石浦、西周、新桥3个镇的农村人群,平均两周腹泻病发病率为0.65%,60岁以上年龄组的两周腹泻病发病率1.11%,高于其他年龄组.两周腹泻病就诊率为47.83%,10岁以下儿奄就诊率最高(100.00%),不同季节、不同年龄组就诊率有所不同.我县农村居民腹泻病患者到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就诊率为69.70%.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腹泻就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季节、文化程度和是否发热对选择就诊有影响.结论 农村居民腹泻病例多数就近选择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应加强对乡村医生医疗服务质量的培训.
高丽杨存军秦淑文高永军吕华坤
关键词:腹泻就诊率流行病学调查
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半数致死量(LD_(50))的测定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测定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后的LD50。方法将感染羊瘙痒因子263K的仓鼠脑组织用生理盐水制成10%(w/v)脑组织匀浆,梯度稀释后感染仓鼠,观察仓鼠的发病情况。以Reed-Muench公式计算LD50,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观察期结束后发病及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脾组织中抵抗蛋白酶K的PrPSc。结果当颅内接种稀释度由低到高变化时,仓鼠发病的潜伏期及病程同时也由短到长发生变化。发病仓鼠脑组织中可以检测到PrPSc,但是PrPSc的量在不同的组之间无太大差别。观察期结束后,仍存活的仓鼠脑组织中未检测到具有PK抗性的PrP信号。结论本实验室保存的羊瘙痒因子263K经颅内注射感染仓鼠的LD50为9.2-log10LD50i.c.units/0.001g brain,即当对仓鼠颅内接种10μl羊瘙痒因子263K的10-9.2稀释液时,50%的仓鼠会死亡。
石琦张宝云高晨韩俊高永军周玉玲董小平
关键词:半数致死量
2004—2014年全国毒鼠强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2004—2014年全国毒鼠强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4年全国共报告毒鼠强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7起,发病366例,死亡71例,病死率为19.40%。其中一般事件8起(14.04%),较大事件39起(68.42%),未分级事件10起(17.54%)。每年均有中毒事件发生,2006年最高(10起)。全国共有16个省份进行了报告,排在前3位的省份分别为云南20起(35.09%)、广西8起(14.04%)、湖南4起(7.02%)。结论 2004—2014年全国毒鼠强中毒事件报告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其后果严重事件,应继续加强在生产、销售、购买意愿、宣传教育、联合执法等各个环节的干预,防止毒鼠强事件发生。
张新岩高永军高永军刘慧慧
关键词:毒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