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卫华

作品数:7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学成
  • 6篇化学成分
  • 6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白花蛇
  • 2篇白花蛇舌草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指纹图谱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芍药
  • 1篇芍药甘草
  • 1篇芍药甘草汤
  • 1篇石斛
  • 1篇石斛属
  • 1篇伍用

机构

  • 6篇中国药科大学
  • 5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黄卫华
  • 5篇李友宾
  • 2篇王峥涛
  • 2篇相宇
  • 2篇蒋建勤
  • 2篇张朝凤
  • 2篇姚楠
  • 2篇邵莉
  • 1篇周秋香
  • 1篇徐珞珊
  • 1篇陈梅
  • 1篇张勉
  • 1篇王磊
  • 1篇王磊

传媒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峡药学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兜唇石斛酚类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对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的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及反相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芳香族类成分,其中9个为类化合物:4,4′-二羟基-3,3′,5-二甲氧基联苄(1),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2),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4),3,5,4′-三羟基联苄(5),3,5-二甲氧基-4,4′-二羟基-联苄(6),2,5-二羟基-4-甲氧基菲(7),2,4,7-三羟基-9,10-二氢菲(8)和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hircinol,9)和2个苯乙烷类衍生物:对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10)和对羟基苯乙酸(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1为首次从石斛属分离得到。
张朝凤邵莉黄卫华王磊王峥涛徐珞珊
关键词:石斛属化学成分
兜唇石斛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研究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3个,分别为4′-甲氧基苜蓿素(1),苜蓿素(2),7,3′,5′-tri-O-methyltricetin(3);酚类化合物丁香酸(4);木脂素类化合物丁香脂素(5);其余化合物为阿洛醇(6),蔗糖(7)和icariside D_2(8)。结论:化合物1~3,6~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邵莉黄卫华张朝凤王磊张勉王峥涛
关键词:兰科化学成分
日本医蛭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动物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日本医蛭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菜油甾醇(campes...
李友宾相宇黄卫华
关键词: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日本医蛭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研究动物日本医蛭Hirudo nipponica Whitman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日本医蛭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菜油甾醇(campesterol)(1),十六烷基甘油醚(2),(2S,3S,4E)-4,5-二脱氢十八鞘氨醇二十五烷酸脂肪酰胺(3),1-O-β-D-吡喃葡萄糖基-2-N-(二十二酰基)-E-4,5-二脱氢-3-羟基十八脑苷脂(4),丁二酸(5),次黄嘌呤(6),丙胺酸(7),异亮氨酸(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动物中分离得到。
李友宾相宇黄卫华姚楠
关键词:化学成分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报道从白花蛇舌草全草中分离得到另外8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6-羟基豆甾-4,22-二烯-3-酮(1),3-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2),2-甲基-3-甲氧基蒽醌(3),2,6-二羟基-4-甲氧基-3-甲基蒽醌(4),异高山黄芩素(5),2,′4,′5,′5,7-五羟基黄酮(6),七叶内酯(7),丝石竹酸(8)。结论:除化合物4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黄卫华李友宾蒋建勤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
血清HPLC指纹图谱法研究芍药甘草汤伍用的合理性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通过血清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法考察芍药甘草汤伍用的合理性。方法:比较单味药与复方水煎液及单味药与复方含药血清HPLC指纹图谱,确定单味药和组成复方后入血成分数与量的变化。结果:白芍(S)单味药有8个入血成分,甘草(G)单味药有23个入血成分,伍用后有32个入血成分;其中白芍苷(SGT6)、芍药苷(SGT7)、新甘草苷(SGT10)、甘草苷(SGT11)、SGT14、SGT15、SGT16、SGT17、SGT18、SGT24、SGT25、SGT26、SGT27、SGT28、甘草酸(SGT29)、甘草次酸(SGT32)伍用后峰面积明显增加。结论:白芍、甘草配伍后,两者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存在相互协同作用。采用血清HPLC指纹图谱法证明了芍药甘草汤组方配伍的科学合理性,方法简便、准确、稳定。
陈梅姚楠周秋香黄卫华李友宾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血清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伍用
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5
2008年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化学成分。方法: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白花蛇舌草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反式对羟基桂皮酸十八酯(1),对甲氧基反式肉桂酸(2),阿魏酸(3),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4),丁二酸(5),N-(N′-benzoyl-S-phenylalanilyl)-S-phenylalaninol acetate(aurantiamide acetate,6),1,3-二羟基-2-甲基蒽醌(7),1,7-二羟基-6-甲氧基-2-甲基蒽醌(8)。结论:除化合物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黄卫华李友宾蒋建勤
关键词:白花蛇舌草化学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